首頁 > 旅遊

【吃遍大連】恬莊古街有什麼特產,張家港人對甜有多寵溺?影片載入

由 張家港釋出 發表于 旅遊2021-07-05

簡介SWEET甜香軟糯,叫醒每一個早晨甜,是人間煙火裡的溫暖每當新米剛上市,張家港人就心心念念要吃餈團了

恬莊古街有什麼特產

張家港,去冰多糖!

張家港人對甜有多寵溺?

影片載入中。。。

就在一條恬莊古街上,拖爐餅、梅花糕、菊花酒、桃膠羹……無一不是甜的。

再放眼整座城市,元宵節的水晶糰子、二月二的撐腰糕、端午的蘸糖白粽、九月九的重陽糕……平日吃的餈團、酒釀……“蜜汁”的生活方式,傳遞著江南地區米香味甜的飲食特徵。

SWEET

張家港,就是“糕”啊

甜,是漫長歲月裡的儀式感

張家港為何嗜甜?大抵與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有關。張家港靠江近海,水網密佈,土地豐饒,氣候溼潤,所產的稻米量多質好,品種也多,“紅蓮稻”“鴨血糯”“香粳米”……充足的糧食供應,孕育了張家港以稻米為主的飲食結構。

再加上交通商貿發達,出產豐足,生活無虞,張家港就有條件、也有閒情搞點花樣,一個小小的糕團就能生出許多“花頭精”。

張家港,去冰多糖!

在重要時日,張家港人必定拿出一份“糕點選單”,這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儀式感。

張家港,去冰多糖!

學前的“定勝糕”,寓意著“一定勝利”的美好願景,甜香口感中飽含著長輩們甜蜜的陪伴;每逢重陽,家家戶戶都會買上一點重陽糕,以吃糕代替登高,表示步步升高。

張家港,去冰多糖!

張家港人之所以熱愛糕團,不止於糕的好吃,也不止於糕諧音“高”,包含著那種“年年高”“節節高”的祝福。

老法頭裡,小孩週歲要發滿紀糰子,造房子上樑時要拋撒發糕,結婚當天親戚鄰里會圍在一起搓團圓……

在糕團來往之間,人們互贈祝福,那軟軟糯糯的糕團,無形中促進了家庭、親朋、鄰里間的溫情互動。

張家港,去冰多糖!

歲時節令、時光流轉,對於張家港人來說,很多滋味都融在了一塊塊糕裡。

SWEET

甜香軟糯,叫醒每一個早晨

甜,是人間煙火裡的溫暖

每當新米剛上市,張家港人就心心念念要吃餈團了。

細膩的糯米里將黑白芝麻包裹在裡面,輕輕咬一口,芝麻的焦香滋味瞬間侵入顆顆米粒中,慢慢咀嚼,清甜的口感在唇齒間蔓延,幸福感油然而生。

張家港,去冰多糖!

不過,張家港方言變幻莫測,也有人會喊餈團為

“齷齪糰子”

,這名字聽著糙,細想卻也言之有理,黑芝麻和糯米飯的結合體,遠看可不就是髒髒的糰子嗎?再轉念一想,也是跟上了美食界的潮流,看來這“齷齪糰子”不就是

港城髒髒包

了。

張家港,去冰多糖!

張家港人吃餅也愛甜口。麻尖,一種菱形的脆餅,其中包裹著豬油、糖桂花、玫瑰花、芝麻等原料,口感醇香。

張家港,去冰多糖!

黑白芝麻均勻灑滿的表皮被烤得香香脆脆,內裡軟糯Q彈,細細咀嚼,微微的甜味蔓延開來,保證你連連叫好。

張家港,去冰多糖!

“來兩個餈團,一杯豆漿!”

“老闆,幫我油條炸好了包在麻尖裡!”

……

清晨的菜市場最能捕捉到這些煙火氣,去湊個熱鬧吧,甜食的攝入會讓大腦興奮,營造強烈的精神快感。

SWEET

治癒系的“港”式甜品

甜,是江南水鄉的優雅

日子富足,食物除了滿足味蕾,也要養生。張家港的甜品也開啟“進階”之路。

鳳凰水蜜桃,有著上百年種植歷史,被譽為蘇州第一桃。每年7至8月,蜜桃掛滿枝頭,而樹上也孕育了一種晶瑩剔透的產物——桃膠。

古籍記載,桃膠具有抗皺嫩膚、美容養顏、清血降脂和緩解壓力的功效。

張家港,去冰多糖!

“春雲暖雨桃膠香”。鳳凰鎮的萬畝桃園內,顆顆如琥珀般晶瑩的桃膠宛若淚滴點綴在棵棵桃樹上,蜜桃的香氣與桃膠清香融為一體,初秋季節,將桃膠採集起來,泡發後煮開,加入紅棗、枸杞、葡萄乾、椰奶等調味品,

一碗“平民燕窩”就此誕生!

張家港,去冰多糖!

游完山景,休息片刻後到恬莊老街走一走,穿過長長的石板迴廊,就能偶遇一家賣桃膠的茶館,閒談賞景之間,江南的優雅也能被一口吃進肚裡。

有研究說:“喜歡吃甜食的人,的確會展示出更多的善意。”這為江南地區人們婉約柔和的人文性格提供了最好的註解。兩者互聯互通,彼此共鳴,滋養了江南的人文情懷。

夕陽餘暉、清靜小院,擺一張方桌,吃一口糕團或是飲一口酒釀,伴著吳儂軟語、鄉音嫋嫋,此時風吹過來,也是甜的。

融媒編輯丨王怡心

部分素材來源 | 風物中國志·張家港

責任編審丨顧珊珊 繆宇歡

Tags:張家港桃膠糰子餈團sw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