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由 鐵永雲說 發表于 運動2023-01-27

簡介儒家教育講人格培養,它的特點並不在具體的做人規格和目標,而是教人自覺追求人格完全的精神境界

喰的讀音是什麼

儒家人學思想在中國教育思想中的突出體現,就是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從古到今,教育家們各有各的教育觀點和思路,中國教育思想歷經變化,然而,這一教育理想卻是一以貫之。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主題:儒家提出了“以修身為本”的思想。認為“修身”是人生的根本,也是治國的根本。所謂修身,就是修養人格,就是追求人之為“人”的境界與品格。因此,如何透過“教”與“學”培養理想的完全人格,是儒家教育思想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人格境界:在中國教育思想體系中,人格是一個精神統一體。儒家教育講人格培養,它的特點並不在具體的做人規格和目標,而是教人自覺追求人格完全的精神境界。那麼,儒家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的完全人格有些什麼特點呢?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追求“仁”與“禮”的統一。“禮”是社會關係的基本準則、規範和儀節,“仁”是這些準則、規範和儀節所包含的基本精神,即“愛人”。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一個人能剋制自己的欲求,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合於禮就是仁了。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這就是說,一個完全的人格,是“禮”和“仁”統一的體現。不過,禮儀一方面是為了人際關係的和睦,一方面也是為了區別各種人的尊卑貴賤,使等級分明。禮與仁的統一,“仁者”的愛人就有了等級的差別。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追求個人與社會的和諧。早在古代教育名篇《大學》中,就明確提出過“修身”的最終目標,在於達到“至善”的境界。所謂“至善”,就是能自覺發揚德性,履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敬,朋友有信的倫理準則;能“修己治人”,“修己安人”。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也就是說,要以社會作為人生座標的參照系,人格修養是在為社會和國家服務中實現的;人格修養不以個人得道、獨善其身為限,而是追求“仁義與事功合一”,追求個人與家庭、國家、社會的和諧,造成天下太平的盛世。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追求“仁”與“智”的統一。中國教育思想的主流,都以仁智統一為理想人格(聖人)的主要特徵。仁就是“愛人”,就是完美崇高的道德境界。智就是“知人”,就是認識人之所以為人的道理,認識人和人之間應當有的倫理關係和準則。

自覺修養完全人格的教育理想

智就是理性和智慧,具有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提高人的理性和智慧,就能使人自覺為善。仁智統一,體現了人格修養中的人道原則與理性原則的統一。

Tags:人格教育追求修養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