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由 詠卿先生 發表于 人文2023-01-11

簡介羅洛·梅認為個體要有健康的人格,必須同時處於上述三種環境中,如果只重視其中的一種或兩種,人的存在就會受到破壞,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人本原則包含幾個原則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B5 人本主義學派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一、 理論觀點

(一)人性觀

羅洛·梅認為文化是由人創造的,所以,文化中的善與惡都是人類本性的真實反映。他認為人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潛能束,有善、惡兩種潛能,這種潛能既可以是建設性的,也可以是破壞性的。原始生命力是人性的基本潛能。

(二)存在主義理論/簡述羅洛·梅的存在主義理論

1。存在的含義

羅洛·梅把人對存在的體驗稱為“存在感”,存在感與自我意識聯絡在一起。一個人的存在感越強烈,他的自我意識越深刻,就越能夠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他進行自由選擇的範圍也就越大,對個人命運的控制能力越強。

2。存在於世界上的三種方式

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存在有三種形式:自然界、社會和自我。羅洛·梅認為個體要有健康的人格,必須同時處於上述三種環境中,如果只重視其中的一種或兩種,人的存在就會受到破壞,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羅洛·梅把這三個世界稱為個體存在於世界上的三種方式。

(1)人與環境的世界

羅洛·梅將人與環境的關係方式稱為人與環境的世界。個體生存於這一環境中,會碰到各種自然現象,遇到各種自然力量,個體必須努力處理好與自然界的關係,做到適應環境。

(2)人與人的世界

人不是封閉的、完全的自我生活,而是處於社會中。個體免不了要和社會發生聯絡,群體與個體是相互影響的。沒有個體的參與,也就沒有社會這一概念。在社會里,個體不僅僅是進行適應,被動地處於社會的影響之下,而且是自主自發,努力與別人建立創造性關係,主動進行社會整合,主動融入社會當中。

(3)人與自我的世界

羅洛·梅將人與自我的關係方式稱為人與自我的世界,個體只有充分認識自我,清醒地把握內心需求,較完整地瞭解內心世界,才能理解周圍的世界的意義,與周圍的環境和人的關係,現在和將來的行動等。

(三)人格定義

1。人是自由的

2。個體性和社會整合

(1)個體性,指一個人自我的獨特性。

(2)社會整合,指一個人保持個體獨立性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生活,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

3。宗教緊張感

宗教緊張感指人格中的緊張和不平衡的狀態。

(四)人格結構/簡述羅洛·梅的人格結構理論

羅洛·梅透過臨床心理治療來研究分析人格結構,得出結論:人格有六大特徵,他把這六種特徵視為存在的六種本體論特點。

1。自我中心

存在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每一個存在著的人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獨特個體,誰也不能佔有別人的自我。

2。自我肯定

自我肯定是指人保持自我中心的勇氣,人的自我中心必須是在不斷的鼓勵和督促中才得以發展、成熟的。羅洛·梅認為,個體有了自我肯定的勇氣,才能在自我選擇的過程中實現自己、實現潛能。他把這種自我肯定的勇氣分為四種:

(1)身體勇氣:指人對自己身體力量的肯定。

(2)道德勇氣:指與同情心有關的勇氣。

(3)社會勇氣:指與人交往,建立親密人際關係的勇氣。

(4)創造勇氣:也稱為藝術勇氣,指促使人不斷髮展、變化的勇氣。

3。參與

雖然個體必須保持自我中心,但個體不是與世隔絕的,如果沒有參與,自我不能單獨存在於世界。個體必須融入周圍的環境,和周圍環境發生聯絡,在各種各樣的聯絡中,分享世界,發展自我。

4。覺知

指人與外界接觸時,發現外在威脅的能力,是人關於感覺、願望、身體需要以及慾望的體驗,這種對人的存在的體驗比自我意識更加直接,是人與外界接觸時一種更直接的感受,它可以轉變為自我意識。

5。自我意識

是自我觀察的能力,自我意識是人所特有的能力,它可以覺知外部的危險,也可以對自我進行認知。

6。焦慮

指人的存在面臨威脅時所產生的一種痛苦的情緒體驗, 是個體對威脅本身的存在的反應。

(五)人格發展

1。天真的人格(兩三歲以前) ;

2。內在力量的反抗(兩三歲和青少年時) ;

3。尋求發展的自我意識(嬰兒期到青少年後期) ;

4。創造的輝煌。

二、研究主題

(一)愛與意志

1。愛

羅洛·梅認為,愛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力,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他把愛分為四種,凡是真正的愛都包含這四種愛:(1) 性愛;(2) 愛慾;(3) 菲利亞(友誼之情或兄弟之愛) ;(4) 博愛。

2。意志與意向性

羅洛。梅認為,意志是人類存在的一種基本意向性,是一種獨立的、完全自我中心的活動,是個體的自我在與世界複雜的象徵關係中的基本結構性認識。

意向性是人類意志的核心成分,是一種存在的傾向,是人類向自然界中的事物施加意義的傾向。

(二)焦慮

羅洛·梅認為焦慮是一個人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受到威脅時的反應,是一種無依無靠、孤獨、不確定的感覺。他認為有兩種不同的焦慮:

1。正常焦慮

羅洛·梅認為,正常焦慮是個體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

2。神經性焦慮

神經症焦慮是一種與威脅不相稱的反應,它包含著壓抑和其他形式的內部心理衝突,並受到各種活動的意識障礙的控制。

三、理論評價

(一)理論貢獻

1。羅洛·梅建立了美國存在心理學,他的理論打破了精神分析和存在主義的桎梏,建構了一個龐大的存在心理學理論體系,開闢了人本主義心理學中的新取向,壯大了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實力。

2。他的理論促進了現代人格心理學的發展,豐富了人格概念,開拓了新的視角。

3。他開創了美國存在心理治療理論,重視心理治療中的人性和理解,確立心理治療的原則和標準。

4。他的暢銷著作《愛與意志》探討意向性與個人責任,指出現代人生活的危機,影響頗為深遠。

(三)理論缺陷

1。理論結構不很清晰,其著作體系也較雜亂,主要理論存在不確定性。

2。他的學說具有明顯的非理性特徵。

3。他的著作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4。羅洛·梅對精神病成因的討論較模糊,缺乏創造力。

5。他的理論只是概括的陳述,缺乏資料,故被認為缺乏科學的嚴謹性。

6。他假設人類有自由意志,動搖了以決定論為假設的大多數心理學家的理論基礎。他否定動物心理學研究的價值,忽略了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

7。他和弗洛伊德一樣強烈地批評社會,認為社會造成了病態的心理,因此帶有一定的反社會傾向。

8。從方法論上說,他反對割裂整體心理,堅持從整體出發研究心理,避免對人格做零碎機械的分析,但矯枉過正,過分注重整體綜合而缺乏深入分析,這使他的論述顯得膚淺和缺乏系統性。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一、理論特色

(一)人的責任

人本主義人格理論與其他理論的最大區別就在於人本心理學家認為,人可以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有能力決定自己的行為和命運,也就是說,有自由的意志。

(二)此時此地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強調目前和現在,他們反對對過去窮追不捨。

(三)人的成長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強調人有積極成長的能力,多數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惡是在不好的環境下派生的。注重人性中積極的一面,關注“健康人格”,認為人格的發展是無限的。

(四)個體的現象學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人是統一的整體,是不可分割的。他們重視人的主觀經驗,對人的主觀。世界有強烈興趣。

一、理論貢獻

1。關注積極方面

人本主義人格理論把許多人格研究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健康人格的方面,擴大了對於人的切身問題有關的研究領域。

2。應用廣泛

人本主義心理學廣泛應用於心理治療、管理和教育改革等方面。

三、主要缺陷

1。概念模糊,缺少實證的研究。

2。過分強調人的天賦潛能,忽視了社會與教育的力量。

筆記|《人格》B5 人本主義學派 之 C3 羅洛·梅的人格理論 & C4 對人本主義理論的總體評價

Tags:羅洛自我個體人本主義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