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由 鈦媒體APP 發表于 運動2023-01-12

簡介“時辰”本質上也是同樣的路線,只不過丹·布朗熱衷於用符號的力量,而馬親王則是用的大仲馬那般在歷史主線下虛構一條冒險武俠故事的路數

3d怎麼把線變成欄杆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文|張書樂

看了兩三集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長安十二時辰》後,總覺得追劇太累,便找來馬伯庸的原著,熬了個通宵,看完收工。

隨後恍然大悟,馬親王(馬伯庸暱稱)這一出爆款,還真是非一般的山寨。

可怎麼就火了呢?總不至於大家沒看過《達芬奇密碼》吧。

但火的就是那麼名正言順,那麼讓人驚歎於腦洞與奇葩。

坦誠自己要高仿的馬親王

然則,馬親王自己都在後記裡自爆了高仿的梗。只不過指向了另一處——《刺客信條》,主角在城市裡穿梭,執行刺殺任務的全球大爆款遊戲。

他坦言小說最初的想法來自一則知乎提問:如果你個《刺客信條》寫劇情,會把背景放在哪裡?而馬親王自稱腦海中浮現的就是長安城,還是唐代的。

於是,這麼個《長安十二時辰》就出爐了。

高度復刻唐代長安城,就好像《刺客信條》每一代遊戲,都會對某個時代的某個歷史名城進行高度還原一般。

這不,就在4月間巴黎聖母院失火,結果輿論就熱議起了《刺客信條》來。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由於巴黎聖母院結構複雜,重建工作相當具有難度。不少玩家就支招說,修復聖母院,一定要找遊戲出品方育碧公司。

當年在創作《刺客信條·大革命》時,遊戲設計師就曾花了兩年時間在遊戲中1:1還原了巴黎聖母院,其中製作遊戲時的3D影象資料或許能夠為巴黎聖母院的修復提供幫助。

還不僅如此,整個遊戲對大革命時期巴黎的復刻程度,堪稱神還原。

以至於許多《刺客信條》的玩家,都曾經自誇過對巴黎的熟悉。

一位女網友就在知乎上吐槽,自己的老公明明是第一次去巴黎遊玩,可對那個語言不通的城市卻是門清,總是一路小跑的奔赴各個景點,來去自如,“他說,坐在塞納河邊時,情不自禁的眼淚往下流,彷彿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

馬親王的腦洞也由此而來,復刻、高畫質級的深度神還原一個長安給你看。

於是,這個創意的火爆點也就來了——在眾多古裝劇沉迷於宮鬥、迷失於離譜、錯亂於裝束、動輒就穿越和玄幻的當下影視圈和網文圈,“時辰”就成了一股清流。

儘管,“時辰”本身並非網文。

但考據的功力卻細緻非常,按照馬親王的說法,為了搞清楚唐代天寶年間的穿著打扮、吃喝拉撒,甚至下水道的走向、隔水的欄杆樣式,他一頭扎進了故紙堆裡,把論文和考古報告都翻爛。

至少,光一個長安108坊(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有坊牆這檔事)的全景圖,就足夠讓考據者死掉一堆腦細胞。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此處還要感謝迪斯尼真人版《花木蘭》適時放出預告片,達成了友情助攻:一個北魏故事出現福建土樓的梗,就足以讓更多人想要看看真正高仿的“時辰”。

高仿了《刺客信條》的“時辰”,也就順便完成了對唐長安的高仿。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把密室變成十二個時辰的腦洞

懸疑的節奏感把握,是“時辰”成功的關鍵。畢竟高仿的長安城,更多的是讓人驚豔,卻未必能夠讓人親近。

自然,此處必須要有一個導遊,陰謀就是最佳的導遊。

馬親王玩的梗並不新鮮,丹·布朗在《達芬奇密碼》《天使與魔鬼》《地獄》等一眾暢銷書中,就是透過各種陰謀論,將巴黎、羅馬、梵蒂岡等一眾名勝古蹟串聯在了一起,陰謀論若隱若現的線索,讓受眾更深度的和眾多或許只是知道或看過的文化與遺蹟發生了親密接觸。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時辰”本質上也是同樣的路線,只不過丹·布朗熱衷於用符號的力量,而馬親王則是用的大仲馬那般在歷史主線下虛構一條冒險武俠故事的路數。

至於用“韻”這個唐詩至美的東西搭建的望樓,不過是用來解決高度壓縮的“時辰”裡,沒有手機和微信而無法真正達成快速資訊傳遞的奇技淫巧道具罷了。

至於真實功效,不過是烽火臺與旗語的效果,聊勝於無。

但巧妙就巧妙在於此,在懸疑中一個最常用的套路是密室殺人。

而“時辰”也好,丹·布朗的“符號”也罷,則都似乎是在一個開放的大系統下,上演的公路片。誠然,登場角色眾多、移步換景頻繁之餘,唐長安108坊又何嘗不是一個空間高度壓縮的密室所在。

於是,看膩了各種虎頭蛇尾懸疑劇、看淡了名偵探動輒在密室裡解析巧妙殺人手法的本格偵探的受眾們,眼前一亮,被從小密室中釋放出來,並投放到了一個更為宏大的密室之中,一個不一定看得見卻隱約有點感觸的“楚門的世界”。

“時辰”就成了幫助這個龐大無比的“圍城”,壓縮成一個密室的關鍵。這樣的設定在丹·布朗的故事裡,也是慣用套路,一個隱藏在文化線索之下的暗線。就好像聖鬥士在12時辰裡闖過黃道十二宮去救援雅典娜一樣,不斷有個鼓點在催促著情節,別讓讀者掉隊……

於是乎,馬親王想要達成的“一個古代反恐題材的快節奏孤膽英雄戲”出爐,亦如其所設定,如美劇《24小時》那樣,半個時辰(1小時)為一章,改變的影視劇也保持如此節奏。儘管篇幅依然有些冗長,但且不至於讓受眾膩煩。

於是乎,有一個高仿被無意中暴露出來——高仿美劇《24小時》;也同時,整出了“時辰”火爆的另一個算不上腦洞的爆點——比起動輒拖沓劇情而冗長的各類宮鬥、玄幻或穿越劇,高度壓縮下的“時辰”不說形成高壓爆破,至少讓受眾對何時收工有了明確預期。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中國的受眾,受動輒百萬字、百十集卻只是講了個邏輯混亂、前後不搭故事的文字和影視之荼毒久矣。於是,高仿貨“時辰”,這才有了爆燃的乾草垛。

創意的顛覆,本就該如此精細

或許從“時辰”中,真正的底色是顛覆了我們對創意的一個偏見。

長期浸淫在一些傳統文化中的國人,尤其是創意產業從業者,哪怕並不熱衷於國學,但都難免沾染上諸葛亮的蓋世奇謀、趙普的半部論語治天下。

結果,我們很多創意腦洞,真的就走進了腦洞,甚至進入到了蟲洞。求新求變求搏擊眼球,卻若飄萍、浮於表面、毫無根基。

“時辰”其實從創意的角度來說,並沒太多特別。

如果一定要給一個高帽子,無外乎將類似金庸這般大歷史下的武俠、柯南道爾模式的懸疑和丹·布朗的陰謀論風格,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跨界組合。

但這樣的跨界不可謂不多,且意義也頗一般。

同時,在“時辰”中各種突兀的草蛇灰線,也相對粗糙。

比如故布迷陣而讓最不像嫌犯的賀知章(劇中為何監),最終擊敗傳統歷史框架中的突厥可汗、口蜜腹劍之李林甫和專職壞蛋安祿山,而成為終極Boss,而且結局依然是疑似。

《長安十二時辰》走的是高仿路線

真正值得誇耀的依然是精細,由精細帶來的驚喜。

單一個108坊就很能說明問題:見識過西安現在的古城牆的不可謂不多,但知道唐長安卻是用坊在圍城中進行劃分的就少之又少了。而知有坊卻不知坊卻有牆,形成城中之城的,往往僅限於研究者和歷史愛好者。

結果,僅僅是一個坊牆的粗淺知識,就精細成了最終故事線索中,各小區(坊)保安、巡警以及望樓而構建成一個強大無比卻又漏洞百出的防禦體系的大框架,亦點名了非上元節這種一年中獨一的夜不閉戶、不關坊門的日子,成為十二時辰的選定日子的由來。

更多的精細,就如同考古一般,帶個受眾以知之、卻不甚瞭然之感。

若下水道潛入中,管道中有鐵欄杆,並不超越常識。但鐵欄杆構建為龍鱗分水柱,以鱗片狀凸起而形成卡住進入者的防盜效果,則是考據和精細。儘管只是個小障礙,且被銼刀解決,但若沒有如此細說,則也就失真且流俗,更無法體現出主角之膽大心細於細節之中。

於是乎,創意也好、設定也罷,精細而考究則成為了成敗的關鍵。

有腦洞而無精細會如何?

那就是《羋月傳》,一時榮耀卻被人詬病多多。

有精細而無腦洞會如何?

不過是掉書袋的李敖和他想笑傲江湖卻讓方家笑掉大牙的《北京法源寺》。

有腦洞且精細會如何?

或許如筆法並不太考究的歷史大家黃仁宇的《汴京殘夢》那般,以清明上河圖做引,處處考究可讀之乏味。

又或如馬親王這般,用快節奏掩蓋了各種小漏洞後,讓人發現,原來爆米花的口味還可以這般凝重,儘管還是爆米花。

【鈦媒體作者介紹: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Tags:時辰高仿精細親王腦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