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由 左耳的歷史觀 發表于 運動2023-01-11

簡介《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時期七夕節上的風俗活動:“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勞動節和婦女節都是大月嗎

引言

在我國,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氣溫暖,瓜果飄香,大姑娘小媳婦們會在院子裡擺上供桌,陳列供品,在月光下穿針引線,向天上的織女星乞巧求福,這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節同時也被稱為“乞巧節”、“女兒節”。

七夕節也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故事而成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節日之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七夕的歷史吧。

一、北朝之七夕風俗

隨著國人文化意識的覺醒,尤其是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運動的開展,這一自晚晴以來逐漸淡出中國人生活的的傳統節日又重新回到了國人的視野。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在響應政府對民族節日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和建設的號召下,七夕節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幾年,七夕節在“中國的情人節”的名號下,越來越引起青年一代的熱衷,也越過越熱鬧。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史前農耕社會,中國傳統節日即已隨著觀象授時習俗的產生而萌芽,乞巧風俗和牛郎織女的故事早在見史書記載以前既已流傳很久。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有關七夕節確立的時間,有學者根據史書記載,推斷七夕節早在西漢初期就已確立。

《西京雜記》雲:“漢綵女嘗以七月七日穿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妻說在宮內時。……七月七日臨百子池,作于闐樂。樂畢,以五色縷相羈,謂為相連愛”。

隋人杜公瞻在《荊楚歲時記》注中引述一本叫《世王傳》的佚書之文,亦言及漢初七夕之俗:“竇後少小頭秀,不為家人所齒。七月七日夜,人皆看織女,獨不許後出。有光照室,為後之瑞。”

此外,還有據說出自東漢史學家、《漢書》作者班固的《漢武帝內傳》西王母在七月七之夜降臨,向好道求仙的漢武帝傳授道術和長生術的故事。

這些記載常被學者引用證明七夕節在西漢就已經存在了。但是,劉宗迪先生根據對曆法制度變遷的研究,指出以上這些記載,皆為後人假託,不足為憑。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七夕節節期的確立,實際上在東漢魏晉之際,隨著干支紀日法被按月紀日法所代替,才被真正確立下來。乞巧節的時間就被定在了七月初七,從此以後,才有了所謂的七夕節。

北朝以前,隨著牛郎織女神話傳說流傳的日益廣泛,七夕乞巧節的風俗也蔚然成風。七夕節拜祀牽牛織女,及向他們祈求福利已成為七夕節日風俗中必不可少的活動。

周處所作《風土記》雲:“七月七日,其夜灑掃於庭,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河鼓、織女,言此二星神當會。守夜者鹹懷私願,或雲:見天漢中有突突正白氣,有耀五色,以此為徵應,見者便拜而願,乞富乞壽,無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乃得言之,頗有受其作者。”

七夕乞巧之外,“乞富”、乞壽”、“乞子”之俗也成為當時七夕風俗的一部分。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七夕節穿針乞巧的傳統風俗早在漢代既已形成,魏晉時期風靡一時的七夕曝衣風俗也興起於漢代。宋卜子所著的《楊園苑疏》記載了漢武帝時期,漢代宮廷有專門用來曝衣的爆衣閣,每至七月七日,宮裡的宮女們便拿出衣物,登上曝衣閣暴曬自己的衣物。

至魏晉時期,七夕曝衣習俗廣為流傳的同時,曬書風俗也逐漸流行幵來。魏晉文獻中有關七夕曝衣、曬書風俗的名人鐵事,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世說新語任誕篇》有一段對“竹林七賢”之一的阮咸曝揮的故事:“阮仲容,鹹也,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接,鼻揮於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復爾耳。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竹林七賢論曰:“諸阮前世皆儒,學善居室,唯鹹一家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鹹時總角乃豎長竿掛接鼻揮也”。

晉人王隱在《晉書》(原書已佚,《太平御覽》卷三十一引)中記載:“魏武帝避高祖,高祖以漢作將終,不欲屈節於曹氏,辭以風瘦不能起居。魏武帝遣親信令史微服於高祖門下,樹蔭下息,時七月七日,高祖方曝書。令史偶知,遣具以告。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乃重闢之下,動行者曰:‘若復不動,便可收之!’高祖懼而從命。”

當時文士們好虛榮,多以曬書來顯示自己的學識淵博,遂相習成風。位高權重,偽裝風痺的司馬宣王七月七日從俗曬書,為迎合世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我國的七夕風俗文化發展至魏晉時期已基本定型,七夕主要風俗如觀星、乞巧、穿針、祈福等風俗習慣已經形成,以後歷朝歷代七夕風俗也在此基礎上有所變遷、豐富。

二、同時代的南朝七夕

公元年劉裕篡東晉建立南朝宋,與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由於西晉滅亡導致的晉室偏安,中原地區的門閥,即“僑姓”大量南遷,與吳地原有的豪門“吳姓”,共同組成了南朝門閥士族的主力,南朝統治者也是出自南方的門閥士族。

南朝時期,其領土較大範圍在中國南方地區,因地理環境的影響,南朝地區水上交通便利,這為南朝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南朝地主階級擁有自己的莊園,富庶的生活條件,使南朝上層社會形成了好歌舞,奢侈浪費的社會風氣。南朝社會在思想文化領域較為開放,玄學思想和佛道宗教影響甚廣。與南朝不同的是,北朝統治者是來自北方的五胡民族,社會結構的不同導致南北朝社會風氣及民俗之間的差異。在七夕風俗方面,南朝七夕風俗基本沿襲前朝的風俗,但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變化南朝時期,不但穿針的風俗,順沿著前朝,而且也新添了一個後來很流行的花樣,那就是陳瓜果於庭中乞巧,而以喜子(即喜蛛)的粘網為占驗。

有關這一習俗南朝史籍中記載的較多,且在過節形式上與前朝大同小異。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荊楚歲時記》記載了南朝時期七夕節上的風俗活動:“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婦人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褕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南朝將喜子網結於瓜果之上作為乞巧的占驗方式之一,喜子,是卿蛛的一種,其身呈紅色,形體小巧,細腿長腳,古人又將之稱為賺蛸,

《詩經豳風東山》:“伊威在室,螺蛸在戶。”

蠨蛸喜歡在人家室內牆角壁縫築巢結網,故《詩經》有此說。

螺蛸居於室內,為平常人家兒女所習見,又因為它善結網,因此七夕之夜見它結網於瓜果之上,就被乞巧的婦女們視為自己得到織女眷顧的徵應。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南朝七夕風俗不僅流行於民間,在南朝宮廷也頗為盛行,《輿地志》雲:“齊武帝起居城觀,人多登之穿針,世謂之穿針樓。”

齊武帝為後宮嬪妃觀星乞巧專起樓觀,足以看出當時皇宮生活的奢華,同時也說明當時的皇宮貴族對七夕之事十分重視。

南朝時期,宮體詩盛行,而七夕以牛郎織女愛情為主線的悲情故事也正好迎合了南朝文人的賦詩趣味,文人墨客紛紛以其生花之筆吟詠七夕之俗。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七夕穿針風俗自漢代形成以來,流傳至南朝時期,已經定型,成為七夕乞巧風。俗中婦女占驗是否得巧的占驗方式之一。在南朝時期,七夕節不僅在民間流行,在南朝宮廷,七夕節也成為統治者宴飲群臣、歌舞賦詩的日子。

南朝陳後主生活奢侈,不問政事,每逢七夕佳節,陳後主帶領群臣把酒賦詩,伴以歌姬舞姬歌舞助興,排場甚為隆重,

“這種排場後來還被載入朝廷典章,成為宮廷歲時行事的定製,此後都有宮中乞巧的慣例”。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南朝與北朝處於中國同一歷史階段,但因為南朝與北朝社會構成和文化背景的差異,使南朝與北朝七夕文化南轅北轍,各具千秋。

南朝社會以漢族為主的民族構成,繼承和儲存了華夏文化傳統,但與前朝七夕風俗相比,南朝門閥士族腐朽墮落、驕奢淫逸的社會風氣使南朝七夕盡染奢靡浮華之風。

相比之下,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北朝社會,胡漢文化雜糅並呈,與西域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使北朝七夕文化有別於歷代,呈現出與

三、北朝七夕風俗與西域文化影響

北朝人善騎射,但為何偏偏要在七夕這天進行大規模的講武馳射活動?縱觀

前朝及同時代的南朝七夕,都沒有出現過七夕這天舉行騎馬射獵的風俗,那麼這一風俗究竟從何而來?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在《隋書西域傳》中有韋節奉命出使西域的記載:“場帝時,遣侍御史韋節、司隸從事杜行滿,使於西蕃諸國。至扇賓,得碼碯杯,王舍城得佛經,史國得十舞女、師子皮、火鼠毛而還。”

這段文字中提到的扇賓、王舍城、史國等地,屬中亞地區國家。

杜佑引自《西蕃記》的這段文字提到:康國人善於經商,男子年滿五歲便學習寫字,待年齡稍長,便開始學習經商,得利多的人被視為優秀者。

康國人善於聲樂,以每年的六月一日為新年。到了新年這天,國王及普通百姓都穿上新衣,修剪鬚髮,精心打扮一番後,來到國城的東林下,舉行大規模的七日馬射活動。

到活動結束那天,在箭上放置一枚金錢,射中的人便能做一日的王者。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按照當地的傳說,天神之子云神兒死於七月,因此,一到七月初,當地的男男女女身穿黑色喪服,赤著腳丫,來到草原上,哀聲痛哭,撿拾枯骨,認為那是死去的雲神兒的遺骨,這種活動舉行七天便終止。

康國人以每年的六月一日為歲首,在歲首節上要舉行大規模的騎馬射箭活動。

到了七月初是雲神兒的祭日,康國人又要為盛年夭折的雲神兒舉行悼念儀式,這一節日實為中亞七月“哭神兒”節。

有關“哭神兒”節的來歷,在劉宗迪先生《七夕》中有詳細的論述。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在古老的西亞地區,如埃及、巴比倫、敘利亞、以色列、希臘等地,流行一種象徵著年輕的神靈死而復生的祭祀儀式即塔穆茲祭,這種風俗起源於旨在祈求和促進農作物豐收的增值巫術及神話。

塔穆茲為少年之神,他的死而復活象徵著一年四季的節律更替。

塔穆茲在冬去春來之時復活,大地也因他的迴歸而萬物復甦,農民們也開始開犁播種;到夏至之末,五穀成熟、萬物盛極而衰,此時則是年輕的神靈塔穆茲離去的時候,塔穆茲的死亡是即將到來的萬物凋零的秋冬季節的象徵。

西亞地區的人們要為死去的塔穆茲舉行一場隆重的葬禮,其風俗儀式與韋節所述中亞“哭神兒”節如出一轍。在節日上所陳設的節日風物,有木偶或泥塑偶像,還有婦女們自己親手栽培的種在瓦盆中的穀物和蔬菜。

家家乞巧盼秋月,所謂七七乞巧從何而來?

即所謂“阿多尼斯花園”,這些節日風物都是塔穆茲的象徵。在我國的宋代,七夕節日風俗中湧現的眾多前所未有的新鮮節日風物如摩喉羅、水上浮、谷板、種生等等,都是脫胎於西亞塔穆茲祭風俗。

風俗活動是一個地區人們的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社會道德等各方面的綜合體現,而節日風俗又是風俗活動中最具代表性的行為習慣。中國與西域各國的正式友好往來始於漢代,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外交流使中國先進技術、文化等遠播四海,域外文明也隨著中外交流匯入華夏中土。

結語

七夕是中國傳統節日,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上古時期,縱觀中國七夕風俗史,七夕風俗的演化和充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這一點透過北朝時期特殊的七夕風俗文化便可以窺見。

中外文化交流,不僅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同時也豐富了中華傳統文化,瞭解傳統文化,助力我們更好的理解世界。

Tags:七夕風俗南朝七夕節乞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