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臺積電擴產成熟製程為了擠兌大陸晶圓製造廠?想多了

由 飛鯨投研 發表于 運動2023-01-02

簡介且國內兩家制造廠在建的覆蓋28nm的產能早於、遠高於臺積電南京廠此番擴產的4萬片每月的產能,因此臺積電在南京廠擴產成熟製程,對本土晶圓製造廠的衝擊,並沒有我們想當然的那麼嚴重,也不會上升到政治問題

製程品質是什麼意思

好像中芯國際與臺積電的動態一直在牽動著社會的心,熱搜體質下一則“臺積電擬上調南京廠28nm擴產目標,計劃由原每月4萬片產能上修至10萬片,增幅高達1。5倍,為近七年在成熟製程上

最大手筆的擴充案

。”的公告引起了國人的廣泛關注。

包括在我之內,看到一些言論說“臺積電利用大陸的政策、資源、水電、低成本的人才,大量生產製程落後的晶片,在大陸地價傾銷,擠垮中國新型晶片製造企業。”我總覺得似乎有那麼點道理,但是好像又哪裡不對,查閱了各種資料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

首先呢我是覺得這種觀點流於表象,並未深入研究晶片製造的行業以及28nm的產品差異,那就從臺積電的角度聊聊吧。

1.臺積電為什麼突然要在南京擴產28nm產能?

“缺芯潮”、“全球缺芯”、“缺芯停工潮”這些字眼對於持續關注半導體行業的友友們都快看膩了吧。其實我們日常關注度的什麼7nm、5nm、3nm這些你追我趕的先進製程突破,大多數應用於手機和電腦裡。但是這輪缺芯潮主要缺的是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產能,主要應用於車,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車的晶片用量大幅增加,產能缺失疊加新能源電車的景氣又進一步加大了對

成熟制晶片

的需求。

其表現就在眾多車廠紛紛減產甚至被迫停產上,市場研究機構英國埃信華邁公司預測,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將有100萬輛汽車因“缺芯”推遲交付。全年全球汽車產業銷售額將減少600億美元。從

馬斯克

直接點名供應商名字,能看出車廠飽受缺芯之苦。

臺積電擴產成熟製程為了擠兌大陸晶圓製造廠?想多了

之前一些歐美廠商還透過政府渠道,向臺積電施壓增加車用晶片的供用,這也是臺積電“超級急件”模式推出的原因,但是這個方法作用有限,還會影響其他客戶的訂單,因此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產能問題。

其實除了汽車晶片外,顯示驅動晶片、電源管理IC、MCU、CIS晶片等基於成熟製程的晶片也極為緊缺,價格也持續暴漲,價格上漲也拿不到貨,老闆給供貨商下跪求貨的新聞我都看了好幾條。現狀就是上游晶圓代工產能持續緊張,下游晶片設計廠商拿不到產能,終端企業斷貨的斷貨,停產的停產。

而臺積電計劃投入28。8億元資本支出,計劃在南京廠擴充28nm成熟之產能,給出的理由也是“為滿足結構性需求的增加,並應對從車用晶片短缺開始擴及整個全球晶片供應的挑戰”,且結合前段時間臺媒訊息,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臺積電的28nm產線一直處於100%滿載狀態,擴充產能的舉動再合理不過。

擴產成熟製程的原因知道了,那為什麼臺積電要在南京擴廠呢?媒體上下列偏激的言論是否在理呢?其實在2020年11月份,臺積電就已經決定啟動南京廠的第二期專案擴建,不同的是修正原先計劃的7nm,切入28nm製程而已,在南京建廠並沒有針對如中芯國際的晶圓製造廠。

臺積電擴產成熟製程為了擠兌大陸晶圓製造廠?想多了

除此,晶圓廠的投資大部分成本都在半導體裝置的採購商,特別是5nm先進製程的光刻機(一臺EUV光刻機售價高達1。2億美元),因此在美投資花銷多的90億美元,並不能說明南京建廠成本上有強大優勢。

2.臺積電的擴產對大陸晶圓製造會形成擠兌嗎?

首先從

時間

上來說:晶圓製造廠從開工到量產,再到產能爬坡至滿產,通常需要三年多的時間,週期相當之久。當初臺積電南京廠,2015年臺積電決定在南京投資建廠,之後用了15個月進行評估與前期籌備工作,2016年7月7日動土,2018年10月末舉辦開幕典禮,2020年上半年才達到每月2萬片滿產狀態。類似的,即使臺積電現在準備擴產,至少要等到兩年後的2023年才能量產,要實現滿產恐怕要等到2024年。

那國內的晶圓製造廠有什麼舉動嗎?國內晶圓製造廠是以中芯國際與華虹半導體為代表的,且國內28nm製程只有這兩家制造廠可以提供。

中芯國際

在2020年年底,宣佈攜手大基金二期和亦莊國投訂立合資合同以共同成立合資企業——中芯京城積體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芯京城”),計劃總投資497億元,建設一座12吋晶圓廠,聚焦28nm等成熟工藝。專案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專案計劃於2024年完工,建成後將達成每月約10萬片12英寸晶圓產能。除此2021年3月17日,中芯國際還宣佈和深圳政府擬以建議出資的方式,擬投資23。5億美元,經由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深圳)有限公司進行專案發展和營運,重點生產28nm及以上的積體電路並提供技術服務,旨在實現最終每月約4萬片12吋晶圓的產能。預期將於

2022年

開始生產,其時間上與臺積電相比有優勢。

其次我看細看一下這三家晶圓製造廠的產品與客戶群。

①臺積電:

臺積電作為全球第一的晶圓代工大廠,一直在極力發展先進製程工藝,成熟製程的營收佔比越來越小,且今年的資本支出也絕大部分投入先進製程。

從臺積電一季度營收分佈來看,28nm支撐的營收佔比只有11%,28nm及以上的成熟製程產能總佔比也只有37%,且隨著時間推移,先進製程的產能釋放其佔比會持續減少。

臺積電擴產成熟製程為了擠兌大陸晶圓製造廠?想多了

臺積電在一季度的法說會上,其決定提高2021年全年資本開出,金額由原本預期的250-280億美元,提高到300億美元,其中8成用於3nm、5nm、7nm製程,從資本支出也能看出臺積電更關注先進製程,擴產28nm製程只是因為供不應求,營收與發展重點依舊在先進製程上面。

臺積電在2011年就開始量產28nm晶片,到如今28nm晶片依舊廣泛應用在很多領域,且臺積電28nm產線的折舊早已完成,具有更好的成本優勢,但是臺積電的代工費用一直因為其良好的信譽,更高的品質,它的代工費一直高於同行業(其28nm代工費比中芯國際的28nm高出了25%-30%),利潤率一直在50%以上,也沒有也不需要打價格戰。

在產品上,臺積電南京廠擴產的晶片主要面向CIS晶片與車用晶片,主要客戶是索尼、豪威等高階CIS影象感測器設計公司以及一些車用晶片公司,且在南京廠擴產前就已經鎖定了不少原有客戶的需求。

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聚焦的是各類成熟製程的邏輯晶片、電源IC、DDIC、eNVM、NVM、Mixed Signal&RF等特殊工藝晶片,客戶以國內客戶為主,2020年中芯國際64%的銷售收入來自於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主要營收來自於0。18um與55/65nm,佔比分別為33%和30%,28/14nm佔比僅為9%。

臺積電擴產成熟製程為了擠兌大陸晶圓製造廠?想多了

華虹集團:

華虹集團主要聚焦於特色工藝,主要面向的產品有嵌入式儲存、功率器件、MCU、NOR Flash、BCD、RF、CIS等,主要客戶國內外均有,但是與中芯國際和臺積電的客戶群有很大不同。

3.總結

晶片代工業是根據使用者需求生產產品,再給客戶去賣,並不是批次的去生產然後去市場上賣。裝置可以調控引數進行製程轉換,去生產客戶需要的其他製程的產品,不存在生產出來東西沒人要,沒有需求的產品可以直接停產(10nm、20nm就停產了),把精力轉向其他更具價值的製程節點。

除此臺積電、中芯國際、華虹集團這三家制造廠聚焦的產品,以及現有的客戶群有著較大的差異,相互之間存在的競爭並不大。且國內兩家制造廠在建的覆蓋28nm的產能早於、遠高於臺積電南京廠此番擴產的4萬片每月的產能,因此臺積電在南京廠擴產成熟製程,對本土晶圓製造廠的衝擊,並沒有我們想當然的那麼嚴重,也不會上升到政治問題。以後遇到讓我們大腦發熱的言論與事件的時候,多去挖一挖背後的支撐,去看看在產品與產能上企業是否形成競爭,雖然都是28nm成熟製程的擴產,但是半導體成熟製程的產品五花八門。

Tags:臺積製程28nm晶片晶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