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由 孤形文史 發表于 運動2022-12-08

簡介十二月乙丑,遷鄴廟神主於洛京廟,祭祀髙皇帝、大(太)皇帝、武皇帝、文皇帝四祖,“共為一廟,猶為四室而已”魏明帝景初元年六月,曹魏終於確立了七廟之制:武皇帝曹操為魏太祖、文皇帝曹丕為魏高祖、尚居帝位的明帝為魏烈祖,三祖廟為一祖二枷,萬世不毀,

洛陽申請過直轄嗎

東漢末年,由於黃巾起義的衝擊,天下析分為三,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據有中原、並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秉承漢文化正統的,實屬魏國。禮制方面,同樣如此。從文獻記載可以看出,蜀、吳兩國在宗廟、郊祀方面,制度簡略,事多殘闕。只有魏國才承襲了東漢以來的禮制傳統,真正作到了

“崇高天地,虔敬鬼神

東漢延康元年,漢獻帝禪位於魏王曹丕。曹丕設壇於繁陽,告祭天地,正式以魏代漢。魏景元元年,魏滅蜀。晉泰始元年,晉武帝司馬炎受魏禪,建立西晉。晉太康元年,西晉軍隊攻下建鄴,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西晉王朝繼續以洛陽為都,因為西晉取代曹魏,是以

禪讓

”的和平方式實現的(其方式可以看作是魏受漢禪的翻版),

洛陽宮室壇廟,基本上沒有受到戰爭的破壞,西晉一概加以繼承。所以我們在討論禮制建築時,將曹魏、西晉放到一起來討論。

曹魏洛陽城禮制建築

曹魏政權號稱有五都:長安、譙、許昌、鄴、洛陽魏文帝曹丕黃初元年十二月,開始營建洛陽宮,戊午,幸洛陽

自此以後,曹魏政權主要以洛陽宮為政權中心。曹魏時期的都城禮制建築,也多在洛陽。需要說明的是,曹魏政權在東漢建安年,即在鄴城建立了宗廟,以就

天子七廟,諸侯五廟

”之禮

在鄴城南郊立泮宮,以合乎

天子曰辟雍,諸侯日泮宮

”的身份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曹魏政權繼續了東漢以來的簡化禮制的改革程序。曹魏洛陽的禮制設施,多沿用、重修東漢時期的建築,我們這裡不再一一備述,只是將曹魏時期的禮制建築的特點,概述如下:

—、國家祀典的頒佈

會捻頒佈了國家祀典,規定只有列入祀典的祭祀內容才可以舉行祭祀,凡不在祀典者,概不祭祀:這一祭祀制度的改革,意義非常重大。它使得戰國、秦漢以來淫祀成風的現象得到有效控制。透過國家祀典的頒佈,使祭祀成為

“昭孝事祖

、鞏固皇權的有效手段。

二、郊祀

曹魏祭祀制度方面另一個重要的改革措施就是將郊祀與明堂合於同一天舉行,這是對祭祀儀式進一步簡化。曹魏祭天的作法是:郊祀以太祖配天,大享明堂以嚴父配上帝:

我們知道,漢代南郊祭天與明堂祭天地祖宗不是在同一日進行的,曹魏將二者合在一起行事,這是對漢代祭祀制度的變更

於是時,二漢如裡之制具存,魏所損益可知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曹魏初期可能沿用東漢南郊壇,到了魏明帝景初元年,終於決定在洛陽城南的委粟山修建圜丘

據肖淮雁先生介紹,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漢魏城隊曾實地踏査,找到了景初元年園丘的痕跡。中國古代,園丘的修建,一般是封土為壇,曹魏景初元年營建的圜丘,卻是因山為壇,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特例。這不禁使人聯想的到南朝宋孝建武帝築地壇於鐘山的作法來

魏明帝景初年間,曹魏有南北郊祭天地之禮,但正始以後,就不再有郊祀活動。

除了祭天地的南北郊以外,迎時氣的五郊,曹魏也承襲漢明帝永平年間的作法(實則釆西漢平帝元始中故事)

魏明帝景初元年改太和歷為景初歷,特別規定郊祀、迎時氣、頒佈時令,

“皆以正歲鬥建為歷數之序

。可見,迎時氣的五郊同祭天地的南北郊一樣,當時是並存於洛陽城郊的。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三、宗廟

漢獻帝建安十八年五月,封曹操為魏公

同年七月,曹操在鄴城建立了曹氏宗廟,後世稱

鄴廟

”。曹操當時的身份為

公侯

,所以比照

天子七廟、諸候五廟

”的制度,以諸侯禮立曹氏五廟虯後來曹操進爵為魏王,曹丕又嗣為魏王,但都沒有諧越

諸侯

身份,仍舊保持五廟的制度。黃初元年,漢獻帝禪位於魏文帝曹丕,次年六月甲辰,曹丕祭祀皇考武皇帝曹操,因為洛陽宗廟未成,行禮於建始殿鄴廟後來只設立兩座廟宇,即將文帝之髙祖處士、曾祖高皇帝、祖大皇帝合於一廟,作為親廟;太祖武皇帝因為是開創世業的奠基之主,所以特設一廟,以為太廟,百世不毀

洛陽曹氏宗廟的修建始於魏明帝太和元年四月甲申,完工於太和三年十一月,廟成之後,稱

洛京廟

”。十二月乙丑,遷鄴廟神主於洛京廟,祭祀髙皇帝、大(太)皇帝、武皇帝、文皇帝四祖,

共為一廟,猶為四室而已

魏明帝景初元年六月,曹魏終於確立了七廟之制:武皇帝曹操為魏太祖、文皇帝曹丕為魏高祖、尚居帝位的明帝為魏烈祖,三祖廟為一祖二枷

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毀。這種宗廟制度,與周代以後稷、文王、武王為一祖二顏啲作法,頗為一致。當時有司曾奏請恢復天子七廟、一帝一廟的舊制,在太祖廟之北另起二桃廟,左為高祖文帝廟,居昭位;右為烈祖明帝廟,居穆位。但這一建議事實上並未被魏明帝釆納,他繼續沿用了東漢以來

“七廟共一堂

的作法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值得注意的是,曹魏宗廟,出現了兩種現象:一、魏明帝太和元年二月辛巳,在鄴城修建了文昭甄皇后廟

景初元年十二月,廢鄴都文昭皇后廟,又於洛陽修建文昭皇后廟按照曹魏禮制,文昭皇后廟享有與祖廟相同的地位,並

永著不毀之典

”。

二、曹魏時期將功臣配享正式付諸實施(實際兩漢時期即有類似的作法)。

正始五年春二月,詔先代功臣曹真等二十人配享於太祖廟庭。同年十二月,補荀攸配享太祖廟庭

景元三年,補郭嘉配享太祖廟庭

嘉平三年十一月,又以司馬懿配享太祖廟庭,且以功髙,位次居最上氣當時司馬師專權,以司馬懿配享魏太祖廟庭,位次居最上,預示了司馬氏必將取曹魏而代之

這一作法,後來為武則天所效仿,她以其父武士義配享唐室宗廟,抬髙自己的家世,並最終以周代唐。

曹魏宗廟的確切位置,文獻記載中一付闕如。考古工作,也沒有任何線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曹魏洛陽城在建城之初,並沒有將左祖右社納入規劃,因為黃初元年曹丕即已遷入洛陽,曹氏宗廟卻遲至太和三年才建成,時間上相距有九年之久。所以黃初年間,曹丕權且以建始殿祭祀皇考曹操,魏徵譏之

曹魏時期,時局不穩,邊境上同蜀、吳以及遼東公孫淵的戰爭連綿不斷,祭祀自然不及戎事迫切,所以禮制方面,多有延誤遺闕。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四、明堂、辟雍、靈臺與太學

曹魏沿用東漢的明堂、辟雍、靈臺與太學。

曹魏的明堂,是在東漢明堂舊址上重修的,除了將明堂於南郊祭天合於同一天行事之外,魏明帝時明堂大禮還有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朔堂祭天,以皇考文帝曹丕配。這種

嚴父配天

”於明堂的作法,同西漢晚期明堂

以太祖配天

”的作法大相異趣,但卻為後世所繼承

曹魏沿用東漢辟雍,正始年間,齊王芳於闢充宣講《論語》、《尚書》、《禮記》,遣太常釋奠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顏回)配祀。兩漢雖然修建了闢鼠但沒有釋奠先聖先師的制度,所以魏徵說

“漢世雖立學,斯禮無聞”

曹魏釋奠孔子於辟雍,是禮制上的一大新舉措,後世多有效仿,迄於明清

曹魏對孔子尊崇有加,魏文帝黃初五年夏四月,恢復東漢以來的太學。正始年間,立

正始石經

”於太學。明堂、辟雍與太學的位置。

五、朝日夕月

東郊朝日、西郊夕月是曹魏都城禮制活動中重要的一項。漢武帝郊甘泉泰畤,這是漢唐時期

“朝日夕月”之禮的源起。魏文帝認為朝日夕月應該在東西郊行事,對漢武帝的作法提出批評巴黃初二年正月乙亥,魏文帝始朝日於東郊吒但他的作法,因為不是在春分、秋分日行事,同樣受到後世的批評

曹魏時期,洛陽城禮制建築都有哪些?

魏明帝太和元年春二月丁亥,朝日於東郊;秋八月己丑,夕月於西郊。魏明帝的作法,基本符合春秋朝日夕月的要求,人稱

始得古禮

曹魏朝日於東郊、夕月於西郊的作法,為後世所仿效,其影響遠及於元明清北京城的日壇、月壇的設定。

六、其他

曹魏的社稷制度,基本沿襲東漢的作法。

天子耕籍田、勸農事的禮制活動,曹魏三祖都效法漢文帝,躬行其事

行禮的地點,在洛陽城的東郊。不過,後世耕籍田同時祀享先農的作法,終曹魏之世不曾施行。

依周禮,王后有帥內外命婦蠶親蠶事的作法。漢代皇后親桑於東郊苑中,並於蠶室祭祀蠶神

“苑寇婦人”、“寓氏公主

”。

魏文帝黃初七年正月,曾命中宮(皇后)親行蠶事,但地點不在東郊,而是在北郊

在京都郊區望祀五嶽四瀆百神的作法,曹魏也曾實行,但地點無考

魏明帝時曾對六宗的祭祀產生懷疑,但還是沒有作出改動,所以仍舊沿用東漢的制度。其他諸如靈星、高媒、老人星、龜、心星等,率皆沿用舊制,且多在南郊設柯壇行事的

Tags:曹魏作法禮制魏明帝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