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由 遷安資訊港 發表于 運動2022-12-02

簡介產生原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有缺失對於“離家出走”事件,表面上是與父母之間產生爭執等問題,實質是親子關係在互動溝通上、情感連結上的質量差而導致的,也是矛盾的積累導致的爆發

小孩為什麼會出現走家

2021年7月24日晚,家住遷安君和廣場一名15歲男孩走失2天,後經本平臺釋出尋人資訊後,一熱心市民在網咖看到孩子,並及時與其家人取得聯絡,最終將離家的孩子成功尋回。

無獨有偶,2021年8月23日下午,家住遷安夏官營的一名15歲男孩,從村裡騎摩托車來市區找兩個小夥伴玩耍,十餘天未歸,家人找遍城區仍然杳無音信。

據瞭解,該名男孩平時是個十分聽話的孩子,因與家人拌了幾句嘴而離家。孩子的母親終日以淚洗面,所幸最後安全尋回。

另外,2021年8月23日17時許,唐山豐南一名13歲男孩與家人失聯4個多小時,獨自無目的遊走於長寧道附近。當民警詢問男孩家庭住址及家人情況時,孩子情緒憤怒,拒絕透露相關資訊。最後,民警轉變思路,與其聊天談心,拉近彼此心理距離,男孩才開始吐露實情。原來男孩當日與家人到市區辦事,途中發生爭執,男孩負氣下車離開,因環境不熟悉致使其迷路。瞭解情況後民警這才聯絡上了孩子的母親。

以上三起孩子出走事件,相信已經引起市民的廣泛關注。今年以來就在我們周邊各地,都發生過少男少女和家長髮生矛盾而離家出走的案例。這些案例中的孩子,因家長責罵而負氣出走,有的甚至故意躲避家長的尋找。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為什麼家長與孩子間發生矛盾後無法調和?為什麼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今天,小編就此話題與遷安各位網友一起探討,希望為家長與孩子之間架起一道溝通的橋樑。

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是家長的關心重點,這一階段的孩子在生理上、心理上都會出現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一系列變化,若家長和學校不注意此問題,可能會破壞彼此間的關係,嚴重的可導致孩子負氣離家出走。

產生影響:“孩子出走”帶來諸多“隱患”

孩子負氣離家出走,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隱患”。首先是安全問題,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對社會的認知度是非常不清晰的,對人的辨識度也十分缺乏,若在出走期間遇到壞人,很容易就讓他們處在危險境地裡,因為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不法分子,就專門盯著這些跟家長鬧了矛盾離家在外的小孩,有的故意裝成提供幫助的大哥大姐,一旦涉世未深的孩子相信了他們,那後面的人生就不知會如何改寫了。

此外,因沒有經濟來源,當吃住成問題時,孩子會產生失望心理。離家出走後,孩子若遭遇了打擊,那麼會給他們的心理造成陰影。今後孩子對人、對世界會產生不信任感,或者會產生一些偏激的認知,嚴重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現在的孩子怎麼了?動不動就“離家出走”?

產生原因: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有缺失

對於“離家出走”事件,表面上是與父母之間產生爭執等問題,實質是親子關係在互動溝通上、情感連結上的質量差而導致的,也是矛盾的積累導致的爆發。這代表了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他們的家庭是缺少溫暖的,缺少吸引力的。小編上網查閱了相關資料,據資深心理諮詢師王穎表示,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連結有缺失,即父母給到孩子們的愛的質量是有問題的,但父母沒有理解到,或並沒有看到這種愛的缺失。

如何去應對或防止此類事情?

父母要有一個父母意識的覺醒,要學會思考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要及時去轉換角色。同時要調整和孩子溝通的方式,一定要多瞭解孩子,多理解孩子的情緒,尤其是對青春期孩子、處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這個過程當中,除了瞭解、理解孩子的情緒之外,一定要拿出一些時間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感受,還有他們的計劃、目標等。此外,要多一些欣賞和鼓勵,少一些批評、訓斥和指責。

身為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判斷是非的能力,而非簡單粗暴地去責罵孩子。

家長與孩子應如何溝通?對此,小編不再一一贅述,畢竟現在網路發達,有心的父母都知道,網路上一搜什麼都有。小編只是希望,透過對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一話題的探討,讓看到本文的家長與孩子都能有個反思,感興趣小夥伴兒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意見,希望還在離家出走和計劃離家出走的孩子們回到身邊那個家,回到心裡那個“家”。因為回家,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詞彙。

Tags:孩子家長離家出走男孩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