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由 潔俊有話說 發表于 運動2021-12-07

簡介春秋戰國時期,儒、道、法、墨、名、農、兵、陰陽、縱橫、雜等,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國文化思想的基本格局得以確立

丅怎麼讀什麼意思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國和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並稱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早已消失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了,唯有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的生命力生存延續至今,且從未中斷。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從不缺乏自信。中國之

“中”,就是指“中央”之意,我們祖先自認為居於天下之中,而周邊地方叫做“四方”。《詩經》中便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詩句。

中國人自古都是以天下的觀念來認識世界的。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在這塊廣袤富饒美麗而生機盎然的土地上生存繁衍,勤勞耕作,生生不息,創造了無與倫比、燦爛輝煌的文明和文化。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殷商時期的甲骨文,標誌著中國文字已進入成熟階段。周朝時,周人便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確立分封制、宗法制,“制禮作樂”,禮制“別貴賤、序尊卑”,規範了社會秩序。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春秋戰國時期,儒、道、法、墨、名、農、兵、陰陽、縱橫、雜等,學派林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中國文化思想的基本格局得以確立。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將這一時期稱作人類“文化軸心時代”,此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總體而言都還籠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成果的影響之下。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便建立起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國家,實現了

“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人同倫”、“地同域”,奠定了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政治文化基礎。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漢武大帝採用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家學說的統治地位。東漢時佛教傳入,道教出現。魏晉南北朝時期,戰亂頻仍,但文化卻呈現出生動活潑的發展態勢。玄學興起,儒、道、佛、玄相互激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中國文化不斷向前發展。

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進入氣度恢弘,大氣磅礴的繁盛時代,“唐文化具有一種明朗、高亢、奔放、熱烈的時代氣質”

古代中國人對中國文化充滿自信,中華文明以其頑強生命力延續至今

隋唐時期,中國文化進入氣度恢弘,大氣磅礴的繁盛時代,“唐文化具有一種明朗、高亢、奔放、熱烈的時代氣質”

。唐文化以博大的胸懷廣泛吸收外來文化,極大地顯示了中國文化開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並在詩歌、散文、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都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

宋代文化以理學的構建為主要標誌,對後世產生了深刻影響。宋詞、宋文、宋畫及宋代理學都以精緻著稱,構成了上層文化精英豐富遼闊的心靈世界。除此以外,隨著商市生活的繁榮和市民階層的出現,一種野俗而生動的市民文化崛起。雜劇、雜技、說書、說史、皮影、花鼓、舞劍、舞刀等文藝形式蓬勃發展,深受底層人民歡迎。

Tags:文化中國時期時代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