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晚潮|濤聲依舊

由 湖南24小時 發表于 運動2021-12-07

簡介可以說,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寒拾殿

恥字篆書怎麼寫

□楊新元

一首詩讓一個地方流芳百世,聞名全球。這樣的地方,在全中國可能找不出幾處。而蘇州的寒山寺,應該算是其中的一處。

晚潮|濤聲依舊

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雖然只有短短四句詩,28個字,卻寫出了一個旅人的愁思與憧憬。

竊以為,在唐代林林總總的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連名家也算不上。《唐詩品彙》》把他的七言絕句列入“接武”一級中。如果千年絕唱《楓橋夜泊》詩沒有流存下來,可能今天我們早已忘記了他的名字。

這首詩首先被選入《中興間氣集》,題目是《夜泊松江》。以後歷代詩選,都收入此詩,直到《唐詩三百首》,使這首詩成為唐詩三百名篇之一,傳誦於眾口了。張繼靠一首詩,28個字,不僅奠定了自己的名詩人地位,而且讓一個寺廟也聞名遐邇,千年香火旺盛。

寒山寺位於蘇州市姑蘇區,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

此刻,我緩緩走進寒山寺,瞻仰這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古老寺院。

應該說,寒山寺雖然名氣很大,但與我看到過的名剎古寺在格局上沒有多大區別。不過,也有獨特之處。除了大雄寶殿等建築外,這裡的寒拾殿是我在別處很少看到的。據記載,唐太宗貞觀初年(627——649),名僧寒山子來此起居。到唐玄宗時,著名禪師希遷(700——790)在此建立伽藍,題額曰寒山寺。

一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引得我駐足觀看。寒山寺詩碑高約3。5米,寬約1米。黑碑白字,把張繼的詩刻在碑上,讓萬人景仰。我想,在唐代詩人中,能享受如此隆重待遇的,張繼是僅此一個,沒有第二。

寒山寺佔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有三千四百餘平方米,屬於禪宗中的臨濟宗。唐代貞觀年間,當時的名僧寒山、希遷兩位高僧來此建立寒山寺。1000多年內,寒山寺先後5次遭到火毀(一說是7次),最後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緒年間。

在中國的歷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國十大名寺之一。寺內古蹟甚多,除了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外,還有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徴明、唐寅所書的殘片等。看得出,這是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

據記載,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初(公元976—983年),節度使孫承祐重建佛塔七成(層)。。北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郇國公王珪因書張繼詩,易封橋為楓橋。

寒山拾得本是出家人,後被人傳說成心中的“和合二仙”。據說,他們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是有講究的。那荷花是並蒂蓮的意思,盒子是象徵“好合”,而五隻蝙蝠,則寓意著五福臨門!

說起來,“和合二仙”最初是從我們浙江台州走出來的。

他倆本是肉身凡胎,並非仙人。寒山是個詩僧、怪僧,曾隱居在天台山的寒巖。他的詩寫得很美,但脾氣卻十分怪癖,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情同手足。

拾得是個苦命人,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拋棄在荒郊,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乾和尚化緣經過,慈悲為懷,將其帶至寺中撫養,並起名“拾得”。

拾得長大後,被派至廚房幹雜活。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豐乾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更加親密無間。寒山和拾得在佛學、文學上的造詣都很深,他倆常在一起吟詩作對,後人曾將他們的詩彙編成《寒山子集》三卷。

我國民間珍視他倆情同手足的情誼,便把他倆推崇為和睦友愛的民間愛神。至清代雍正年間,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為“和聖”、拾得為“合聖”,“和合二仙”從此名揚天下。

當然,我最早知道寒山拾得,還是從讀到他倆的玄妙對談開始的。

應該說,寒山與拾得之間的玄妙對談,不是我們一般凡夫俗子所能領受的。試看下面這則記載在《古尊宿語錄》中的問答:

寒山問:“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等幾年,你且看他。”

意思是:“如果世間有人無端的誹謗我、欺負我、侮辱我、恥笑我、輕視我、鄙賤我、厭惡我、欺騙我,我要怎麼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說:“你不妨忍著他、謙讓他、任由他、避開他、耐煩他、尊敬他、不要理會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當年我看到這段對話時,感到很有啟發,就專門抄錄在本子上,經常拿出來看看。有一段時間,我也曾碰到了有人無端地誹謗、欺負我,而我一個隻身從外地來杭打拼的年輕人,既無背景又無靠山,只能任人欺負,內心是痛苦的。看了寒山拾得的對話,我有茅室頓開之感。

確實,這個絕妙的問答,蘊含了面對人我是非的處世之道,為許多人所推崇,甚至在日本也有很多信徒。因此雖經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膾炙人口。

當年,台州太守閭丘胤,曾慕名來國清寺訪寒山、拾得二人。見閭丘胤來了,寒山、拾得卻挽臂跨出寺門,走向寒巖,從此再也不曾出現在國清寺。

閭丘胤於是帶著醫藥、衣物等前往寒巖拜謁。只聽到遠處傳來寒山的喝喊:“賊!賊!”便縮身回巖縫中,又大喊:“奉勸諸君,大家好好努力吧!”說完,巖縫自行封合,二人從此杳無蹤跡。

閭丘胤在哀慕之餘,請寺僧道翹撿尋他們的遺物,只於林間抄得三百多首詩偈,編錄為《寒山詩》,拾得寫在國清寺內的詩偈,也收進《寒山詩》中。

寒山拾得二人,民間的傳說是文殊菩薩與普賢菩薩的化身。

我看到,因為遭遇了多次火災,所以寒山寺的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築。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鍾閣等。

同一般的寺廟不一樣,寒山寺的建築佈局沒有嚴格的中軸線。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有一垛黃牆照壁。

山門兩旁植有兩棵古樟,古杆扶疏,蒼翠欲滴。黃牆內殿宇飛簷翹角,古樸典雅。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於楓橋夜泊詩。

值得一提的是,寒山寺的主庭園左側的花壇兩面嵌有長條石刻兩塊:一為明代崇幀年間刻的“寒拾遺蹤”;另一為清末江蘇巡撫程德全寫的“妙利宗風”,都是文物了。

出大雄寶殿,左邊通普明寶塔和方丈室,右可達名聞遐邇的聽“夜半鐘聲”的鐘樓。

正前方的兩層屋宇是藏經樓。遠望屋頂,可見唐僧、孫悟空等西天取經塑像群。藏經樓樓上秘藏珍貴佛經,樓下就是“寒拾殿”。

可以說,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就是寒拾殿。首先,大殿門前懸掛的匾額就與眾不同。一般寺廟的匾額都是比較厚重的,或白底黑字,或黑底金字。而這塊匾額卻是鮮豔的大紅色。在大紅的匾額上,“寒拾殿”三個大字金光閃閃,是趙樸初題寫。

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在寒山、拾得塑像的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殿內左右壁還嵌有南宋書法家張即之所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共二十七石。後面還有董其昌、林則徐等人的題跋共十一石。都是有年頭的文物了,彌足珍貴。

“夜半鐘聲到客船”,到寒山寺,鐘樓是必看的。

鐘樓位於藏經樓南側,是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

晚潮|濤聲依舊

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鐘”,是一座仿唐式的古銅鐘,總重量達108噸,鍾高8。588米,鍾底裙邊最大直徑為5。188米。鐘面主體銘文《大乘妙法蓮華經》共69800字,鐘面上總共有銘文70094個字。大鐘裙邊上鑄有九幅精美的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

據鐘樓的資料介紹,從1976年開始,蘇州市政府在寒山寺舉行一年一度的“寒山寺新年聽鐘聲”活動,至今已舉辦了37屆。由本寺方丈親自敲響108鐘聲,祈禱送走108個煩惱,迎來108個祝福。每到那一天,海內外的近萬嘉賓集聚古剎,十分壯觀。

在寒山寺的碑廊裡,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據《寒山寺志》載,《楓橋夜泊》詩的第一塊詩碑,為宋代王矽所書。此碑因屢經戰亂,寒山寺多次被焚而不存。至明代重修寒山寺時,畫家文徴明為寒山寺重寫了《楓橋夜泊》詩,刻於石上,這是第二塊《楓橋夜泊》詩碑。此後,寒山寺又數遇大火,文徴明手書的詩碑亦漫漶於荒草瓦礫之間,在嵌於寒山寺碑廊壁間的文徴明所書殘碑,僅存“霜、啼、姑、蘇”數字而已。

公元1906年(清末光緒三十二年),江蘇巡撫陳夔龍重修寒山寺時,有感於滄桑變遷,古碑不存,便請俞樾手書了第三塊《楓橋夜泊》石碑。

張繼的《楓橋夜泊》詩,也曾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主要是“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

關於“夜半鍾”的說法,歷史上曾經聚訟紛壇。

北宋大詩人歐陽修認為,唐人張繼此詩雖佳,但三更時分不是撞鐘的時候。但南宋的范成大在《吳郡志》中綜合了王真方、葉夢得等人的論辯,考證說吳中地區的僧寺,確有半夜鳴鐘的習俗,謂之“定夜鍾”。如白居易詩:“新秋松影下,半夜鐘聲後。”王鵠詩:“定知別後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鍾。”溫庭筠詩:“悠然旅思頻回首,無復松窗半夜鍾。”等。這些都是唐代詩人在各地聽到的半夜鐘聲。自此,這場爭論才逐漸平息。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一晃一千多年過去了。現今寒山寺裡的古鐘已非張繼詩中所提及的那口唐鍾了。甚至明代嘉靖年間補鑄的大鐘也已不知下落。一說當時“遇倭變”,銷熔改鑄成大炮;一說已流入日本,如康有為詩云:“鐘聲已渡海雲東,冷盡寒山古寺楓。”為此,當年日本國內還曾大力搜尋這口古鐘,但徒勞無功,遂留下千古之謎。

徜徉在寒山寺,望拱型的楓橋,看橋下碧波盪漾,我的耳邊突然響起了歌手毛寧的《濤聲依舊》。

這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風靡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

想當年,卡拉ok剛剛風行,而這首《濤聲衣舊》,是許多人進歌廳後的必點曲目:“帶走一盞魚火,讓他溫暖我的雙眼;留 下一段真情,讓他停泊在楓橋邊……留連的鐘聲,還在敲打我的無眠;塵封的日子,始終不會是一片雲煙。月落烏啼,總是千年的風廂;濤聲依舊,不見當初的夜晚。今天的你我,怎樣重複昨天的故事?這一張舊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

毛寧那略帶沙啞而富有磁性的聲音,唱出了楓橋夜泊的滄桑感。

“時光悄然無聲的腳 步迅疾地溜去,我們才幻想了著進入成年,轉眼卻已是老年。”尤維納利斯如是說。而狄更斯說得更直白:“寶貴的光陰,總是像箭一樣的飛逝著。”

我想,一個人活在世上,短短几十年,最多百年,已經是壽翁了。所以,一定要抓緊生命中寶貴的光陰,做一點有益的事情,哪怕是做一點小事。做一點有益社會、有益他人的事,是不為了名垂千古,而是不枉到這個世上來走一遭。這是我觀覽寒山寺的一點心得。不知諸君以為然否?

作者為中國作協會員,浙江日報高階記者

【來源:錢江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Tags:寒山寺寒山楓橋夜泊國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