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由 影子之美 發表于 運動2021-09-02

簡介徐溝背鐵棍博採眾長,在傳統玩法的基礎上,吸收了歐美芭蕾舞“託舉”、東北秧歌“群舞”、民間高蹺“凌空”等精華,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雕琢,成為集戲劇內容、舞蹈動作、雕塑造型、雜技驚險、繪畫色彩於一體的獨特藝術,徐溝背鐵棍這一傳統民間藝術,正帶著黃

背棍有什麼特點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南莊的火、太谷的燈,徐溝的背鐵棍愛煞人。”這句流傳在山西的民諺,畫龍點睛地道出了徐溝背鐵棍的藝術魅力,而素有“空中芭蕾”之美譽的徐溝背鐵棍(背棍,鐵棍的合稱),作為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春節期間都會精彩亮相,讓遊客大開眼界,歎為觀止!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伴隨著敲鑼打鼓的聲音,先看到的是背棍,遠遠望去只見遠處紅紅綠綠的一片越來越近,那身著戲裝的老藝人走著秧歌的步伐,踩著點,有起有伏,特別之處在於左肩上面懸空站著一個小孩,兩隻手臂也隨著藝人的節奏左右擺動,並帶動兩隻長長的擺袖翩翩起舞,是活生生的空中舞蹈。棍下的人顫顫顛顛,伴著樂曲徐徐前行,如沐春風;棍上的小孩忽忽悠悠,隨著節奏上上下下,似天仙下凡。再往跟前就看清楚了,有的是書生打著雨傘上站了一個白衣女子,這就是《白蛇傳》,有的是道士打扮的人頂著花籃上站著一個頭帶牡丹的少女,這就是《洞賓戲牡丹》,還有西施、王昭君、穆桂英等等。每根組合彷彿在講述著一個個故事。再看眾人的目光就像被磁石吸住一樣。藝人們扛起八十多斤重的背棍,孩子們懸於二米高地空中,輕鬆自如的行走,盡情的抒發著內心的情感。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背棍過去,後面過來了氣勢更加龐大的隊伍,這些好似抬轎子的就是鐵棍。鐵棍,造型精美,本身就是一個活動的小舞臺。這個舞臺,縱橫不過四尺,高不過三尺,舞臺兩側有兩條近兩丈長的橫杆,前後由十六名男青年抬起,而站在這個被抬起的舞臺上的是栩栩如生的戲曲人物。劇中人物腳下是一個大轉盤,景色有山、有水、有橋、有花草,非常逼真,可以幾個人同時轉。雖然鐵棍都使用鐵架子支撐,但你看不到一丁點鐵,他們裝飾得天衣無縫,非常神奇。隨著鐵棍的悠揚起伏,加上木槓彈性的慣力,架上的三個小女孩子水袖一甩,和著鼓點兒,悠悠揚揚地在上下顫動中飄浮搖動、翩翩起舞,讓觀眾滿目生情。再看抬者挺胸直腰,步調一致,與上面的小演員默契無比,他們以飽滿的熱情舞出的是豪爽、奔放和灑脫。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說到徐溝的背棍、鐵棍歷史,可追溯到金大定2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的活動演化而來。在內容上取材於民間傳說、戲曲故事及現實生活,一根棍反映一齣戲和一個故事上下一體,同歌同舞,玄妙奇特。徐溝背鐵棍表演的時間近代以來逐漸固定在每年正月十五“鬧元宵”的社火娛樂之中。表演時,背棍者根據人物角色、故事情節,隨著鑼鼓音樂節奏邁開步伐、擺動肢體;被背兒童也隨之做出相應的表情和舞姿,達到上下默契、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背棍表演時,少則五六組,多則上百組,俯視步履鏗鏘、塵土飛揚,仰視彩袖揮舞、珠光眩目,教人頓時忘卻人間天上。百姓們視此為喜慶吉祥,家長們希望自已的子女每年都能進入背棍表演隊伍,盛服彩妝,凌空起舞;壯年漢子也以參加背棍、展示自已的技藝和耐力為榮耀。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徐溝背鐵棍博採眾長,在傳統玩法的基礎上,吸收了歐美芭蕾舞“託舉”、東北秧歌“群舞”、民間高蹺“凌空”等精華,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雕琢,成為集戲劇內容、舞蹈動作、雕塑造型、雜技驚險、繪畫色彩於一體的獨特藝術,徐溝背鐵棍這一傳統民間藝術,正帶著黃土高原淳樸的民風,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國家級非遺專案 棍尖起舞 山西的徐溝背鐵棍

Tags:鐵棍背棍徐溝舞臺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