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運動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由 鹿人島主 發表于 運動2021-06-30

簡介島主於是糾正“這《漁歌子》可不是唐詩,它是唐代流行的教坊名曲

古詩漁歌子怎麼背

女兒每天都有背誦唐詩的任務,今天打卡的內容是張志和的《漁歌子》。島主於是糾正“這《漁歌子》可不是唐詩,它是唐代流行的教坊名曲!”女兒有些疑惑,在她看來這就是一首古代人寫的詩。

《漁歌子》 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乍看全文的確會誤以為這是一首詩,那麼我們怎麼知道這是一首唐代的教坊名曲呢?要看《漁歌子》裡的“子”字,這裡的“子”就是曲子的意思。漁歌子就是這個曲子的詞牌名。這首《漁歌子》又稱《漁父》、《漁父詞》(又名《漁父樂》),是張志和存世的《漁歌子》五首之一。它原是唐代坊間的名曲,因其描寫漁夫生活,由垂釣歌者所唱,也被譽為最早來自民間的漁歌。

讀詩品曲都得從瞭解作者開始,那麼這位張先生是何許人也?張先生原名叫張龜齡,他的老爹估計是盼著兒子健康長壽,於是將三個兒子的名字依次取名:松齡、鶴齡和龜齡。這個小孩不簡單,長到16歲參加科舉,一舉成名,還被唐肅宗親自賜名:志和。取“心志平和”之意。但是後來犯了事獲罪被貶,踏上流放之路,後來又平反了。但是此時他已經看破紅塵,出家做了道士,從此歸隱山林,浪跡江湖,遠離朝堂。做道士自然是有發號的,自稱“玄真子”一個聽起來就有點玄妙的名字。當然他還有其他的名號,他還自稱“煙波釣徒”,其歸隱山林之後熱衷垂釣的漁夫生活可見一斑。生平著作有《玄真子集》。

前兩句寫張先生所在的這個太湖水鄉的春季美景,白鷺在西塞山前翱翔,大群的黃色鱖魚趁著春季降雨導致的潮汛向上遊游來。鮮豔的桃花落在綠綠的江水上明豔對比間別是一番美景。後兩句漁翁頭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不肯歸家。張先生本就是個畫家,布色鮮豔,構思奇巧,可以說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極富畫意。其巧思在於景物色彩的鮮明柔和結合,鳥翔魚躍的動態與漁翁江上垂釣的安靜相結合。由此也可看出張漁翁寄情山水的淡泊從容、悠然自得、寧靜高遠!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前文說張家三兄弟,其中大哥張松齡曾擔心三弟不肯回家,便寫有《和答弟志和漁夫歌》。全文:

樂是風波釣是閒,草堂松徑已勝攀。

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長兄以《漁歌子》詞牌勸說他早日回家去。這就很好玩了,現代人誰還會寫信給自己的兄弟?誰還會用同樣的格律韻腳去規勸弟弟呢?島主每每讀來,心生羨慕。張家大哥就做到了,而且反駁得很有氣勢。“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可是儘管哥哥苦苦相勸,張志和也還是“死性不改”,就是不回去。

你還在讀古詩《漁歌子》嗎?

張志和志在山水間,熱愛自然,崇尚自由。於陽春三月讀來,真是羨慕不已。若有此美景當前,島主想來也定是“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各位同好,不知您意下如何?請留言評論,不勝感激!

Tags:漁歌子張志斜風細雨島主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