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才是菩薩的標準

由 然好 發表于 人文2021-06-09

簡介菩薩之所以是菩薩,正是因為菩薩是站在“無我”的立場,覺悟到了那個萬法如一,在“空性”裡“本來無一物,沒有了任何分別執著,用真心去與萬物相應,無有所住即為住,無有所住的心就是清淨平等的,也就降伏了

無什麼而生

話說在《金剛經》的開頭,須菩提就向佛請教問題: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才是菩薩的標準

佛給講了一通大道理之後,到了第十七品究竟無我分時,佛就告須菩提,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就應當發度一切眾生的心,如果有任何著相,就不是菩薩。就連那個發心的念頭都不能有,否則就不是菩薩。因為“實無有法”,“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來無一物”,一切都不住了,也就將心降伏了;但凡還有一點點著相,就仍然是凡夫。

因此,須菩提向佛請教的問題,有人說是兩個問題,也有人說是三個問題,實際上就是一個問題。一來,發菩提心要一無所住才算真正的發心,若有任何著相就不是菩薩;二來,“實無有法”,根本就沒有什麼要住的,無住就是住;三來,無住就將心降伏了,降伏就是無住 。所以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無所住才能生心,生心必須一無所住;無住即降伏,降伏即無住。

總之,須菩提向佛請教的問題,不管是兩個問題還是三個問題,終歸都是一個“無住”的問題,一無所住才能發心,一無所住就將心降伏。

經文說:

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諸就是很多、所有,但義之不異,不二之義。說白了,如來就是覺悟了那個萬法如一。如果有任何分別,就不是“諸法如義”了。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才是菩薩的標準

為什麼說萬法如一呢?因為緣生之法,被分析到最後都沒有“自性”,並無一個恆常的“我”存在,其本質為空,因而“空”是萬法的共同特性,又空性不二,所以萬法以這個共同的特性“空”歸於一理,故稱萬法一如。

眾生之迷,迷就迷在將一切作分別對待,有分別才有對立,因而才有種種煩惱,而菩薩觀萬法一如,須彌與芥子無二亦然無別,張三與李四王五也沒有任何本質上的不同。即使三身如來也是如此,法身如來代表如如不變的真理;報身如來代表修行得到的佛果;應身如來代表隨機應化呈現的化身,也就是悉達多太子那個釋迦牟尼佛;三身如來說的也是同一個“東西”,在本質上也沒什麼不同。

菩薩之所以是菩薩,正是因為菩薩是站在“無我”的立場,覺悟到了那個萬法如一,在“空性”裡“本來無一物,沒有了任何分別執著,用真心去與萬物相應,無有所住即為住,無有所住的心就是清淨平等的,也就降伏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是因為“無住”而發起,但凡有所住就發不起來。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才是菩薩的標準

經文曰: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只有在“無我”的狀態下,才能不著相,因而“無我”乃是菩薩的標準。

菩薩之所以偉大,是因為菩薩“無我”,沒有了一切分別執著,沒有了一切高低貴賤、好壞順逆……對於一切都能平等對待,見了金銀不生貪,見了張三李四王五都不生惡……一切在菩薩眼裡都一樣,都是平等的。

經文裡類似的講法有很多,但無論怎麼講,如果不站在“空性”的立場,就很難理解得透徹。菩薩因為“無我”才無所住,才能不著相,所以“無我”乃是菩薩的標準。

《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我”才是菩薩的標準

編撰:然好

本文純屬作者讀書心得報告,不能代表佛法。讀者自明。

Tags:菩薩降伏無住萬法一無所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