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每天一首元曲】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由 武漢天問老田 發表于 人文2021-06-09

簡介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雨晴雲散,滿江明月

萬貪俱寂是怎麼回事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

雨晴雲散,滿江明月。風微浪息,扁舟一葉。半夜心,三生夢,萬里別,悶倚篷窗睡些。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註釋】

①節節高:曲牌名。

②滿江明月:指滿湖明月。

③半夜心:指子夜不眠生起的愁心。

④三生夢:謂人的三生如夢。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

⑤些:少許,一會兒。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翻譯】

驟雨過後,天色初晴,烏雲散盡,滿江上都是一片明潔的月光。風平浪靜,一葉扁舟航行在浩淼的江上。夜深了,心裡卻很惆悵,想想人生如夢,親朋久別。胸中頓生煩悶,倚著篷窗,但願可以小睡片刻。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作品簡介】

《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是元代散曲家盧摯所寫的一首小令。這首小令描繪出了一幅雨後月夜江景圖,描寫了所題之景,借景抒情,傳達出一種抑鬱寡歡的心情。這首小令文辭俊朗清麗,意象明朗,筆法清新,氣韻流動,充分體現出盧摯散曲以清雅為主的基本格調。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創作背景】

元成宗大德年間(1297年-1307年),盧摯出任嶺北湖南道肅政廉訪使。從他其他作品看,這次出使可能是被排擠離開朝廷,故心情鬱悶壓抑,又和親人或相知萬里分別,更增加煩惱。這首小令便是他上任途中所寫。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賞析】

盧摯這次外放湖南,心情不是很愉快的,而從長江進入洞庭湖以後,又遇上了陰雨天氣,這樣更使詩人內心充滿了愁悶和煩躁。

此曲描繪雨晴雲散後月夜江景。一場雨剛剛止息,風也變小,雲也散去,只留下水洗過的潔淨天空,空氣也變得清新許多。而此時江平如鏡,映出一輪明月。在靜水江面的一隻小船上,離家萬里的遊子在這萬簌俱寂中進入了夢鄉。全曲以“萬里別”為中心句,由望“明月”而引發思鄉之情,看到一葉“扁舟”更讓漂泊在外的作者在“半夜”裡“夢”到家鄉。全曲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意境頗佳,引人入勝。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作者簡介】

盧摯(1235-1314),字處道,一字莘老,號疏齋,又號嵩翁,涿郡(今屬河北)人。蒙古汗國時已中進士,歷任江東道提刑按察副使、陝西提刑按察使、翰林學士承旨等。他是元初著名的文學家,詩與劉因齊名,文與姚燧並稱,散曲更負盛名。內容多是懷古唱和、寄情山林詩酒、寫景詠物之作,風格與其詩文不同,變典雅蘊藉為自然活潑,表現出元前期北散曲作家清麗派的特色,對散曲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賽大家書法集字帖】

【每天一首元曲】  元·盧摯《節節高·題洞庭鹿角廟壁》附朗讀

Tags:盧摯散曲三生小令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