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非為邪也的邪是什麼意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譯解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

由 ZAKER生活 發表于 人文2021-06-01

簡介【譯文】  又以此心,依前觀照,精研妙明〈注一〉,觀察不停〈注二〉,抑按降伏〈注三〉,制止超越〈注四〉,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注五〉,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注六〉,這是抑按功力過分,只是暫時如此,並不能作為

非為邪也的邪是什麼意思

非為邪也的邪是什麼意思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譯解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譯解

唐天竺沙門般剌密帝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王治平居士白話譯、注、解

正文(65)

經文: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機,回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神鬼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雖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魂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然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踰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並,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互動,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正文】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幾,回紫金山,再來憑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

【譯文】  實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中〈注一〉攬七寶幾〈注二〉回紫金山〈注三〉,再來憑倚而座,普告大眾和阿難說:

【注一】  師子表說法無畏。

【注二】  寶表聖財普利,故以七寶裝成之幾。

【注三】  紫金山即如來之身,如來金身丈六,圓光四布,巍巍如山,故以為名。

【正文】  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微細魔事。

【譯文】  你們這些有學和緣覺聲聞,今天迴心〈注一〉向大菩提無上妙覺〈注二〉,我現在已對你們說了真正修行的方法,你們還不能認識修奢摩他,毗婆舍那〈注三〉,的微細魔事〈注四〉。

【注一】  回小乘心,向大乘路。

【注二】  所趣者乃圓證實教最上一佛乘故。

【注三】  奢摩他為止,毗婆舍那為觀。

【注四】  陰境現前,不自覺知,故云為微細魔事。

【正文】  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譯文】  一旦魔境現前,你不能識得,洗心〈注一〉不正,落於邪見中〈注二〉。或是你自身的陰魔,或是天魔,或是鬼神著身,或遭遇魑魅〈注三〉,因為心中不明,以致認賊為子,又有一類修行人,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注四〉,妄言證得聖位,天報已畢,衰相現前〈注五〉,謗阿羅漢〈注六〉,身遭後有,墮在阿鼻獄中。

【注一】  修定本為洗心。

【注二】  不識魔境,蔽諸正見,縱慾洗心,亦不得其正,不得其正,必落於邪。

【注三】  雖同是魔境,然各有不同之魔。

【注四】  按大智度論中記“有一比丘,師心自修,無廣聞慧,不識諸禪三界地位,修得初禪,便謂初果,乃至四禪,便謂四果,命欲盡時,見中陰相,便生邪見,謗無涅槃,羅漢有生,以是因緣,即墮泥犁獄中。”

【注五】  衰相現前,即是論中見中陰相。

【注六】  即是論中“謗無涅槃,羅漢有生。”

【正文】  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譯文】  你應當仔細聽著,我現在為你仔細分別清楚。

【解】  按楞嚴正脈說“不但分別,更許仔細者,一以魔相幽微難見,一以摩害酷烈難堪,故勞真慈費委悉也。”

【正文】  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譯文】  阿難起立,並在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佛大慈的教誨。

【正文】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痴愛發生。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譯文】  佛告訴阿難與及在座大眾,你們應當知道:有漏世界〈注一〉十二類眾生〈注二〉,本覺〈注三〉原是妙明〈注四〉覺圓的心體〈注五〉,與十方佛,沒有什麼差別。由於妄想迷失了真理的過失,痴愛因而發生〈注六〉,生髮遍迷而有空性出生,化迷不息〈注七〉,因而產生世界。

【注一】  有漏世界是依報。

【注二】  十二類眾生是正報,這依正二報都是遠由惑現,近由業招,故為有漏。

【注三】  離無明不覺為本覺。

【注四】  離妄想昏亂為妙明。

【注五】  諸佛依此出生為覺圓,世界眾生依此建立為心體。

【注六】  痴即無明,以不如實知真如法一故,不覺心起而有其念,即名為愛。由痴愛故,真妄和合,變起阿賴那識。名為發生。

【注七】  依前所生業識,發起能見見分,此即前所謂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故見本覺真心,全成晦昧,不見真覺,唯見頑虛。故有空性發生,以見對空,轉覺迷悶,復起化迷之心,相續不息,於空中見有色相,世界依此而生,這就是前偈中所說“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正文】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裡,況諸世界在虛空耶!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譯文】  即此十方像微塵一樣多的國土,並不是無漏的,都是從迷頑妄想安立起來的,應當知道虛空生於你的心中,猶如一片雲點於太空中一樣,何況這些世界存在於虛空中呢?你們當中如一人發真〈注一〉返還本元〈注二〉,那麼這十方虛空,將全部銷滅,何以存在於虛空中的國土,能不隳裂呢?

【注一】  如前文所說“入流忘所,動靜不生,根塵雙脫,覺心獨露。”是為發真。

【注二】  若至於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名為歸元。歸元無迷,則十方虛空,全部銷滅。

【解】  問,佛久已成道,何以虛空猶在?答,全空即是全真,證道者見真不見空,未證者見虛空猶在。此於同分境中,撤去一分妄見,如十燈光同照一室,撤去一燈,其餘九燈,依然遍照室中。因空本無形,故依然不變,界本有形,如加水同注一器中,撤去一水,器中之水,皆應動搖,故一人發真歸元,世界振裂。即是此理。

【正文】  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

【譯文】  你們修習禪定,想證得聖位,必先嚴飾三摩地境〈注一〉,十方菩薩與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與之正相吻合〈注二〉,當處湛然〈注三〉。

【注一】  解六結,越三空,即是嚴飾三摩地境。

【注二】  前文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即是心精現前,而十方初心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所證人空之理,與此正相吻合。

【注三】  若更至於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這就是當處湛然,渾同佛境。

【正文】  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懾,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鹹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譯文】  一切魔王與及鬼神眾凡夫天〈注一〉,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也振動而坼裂,水陸飛騰〈注二〉,無不驚惶恐懼,凡夫昏暗〈注三〉,不覺遷訛〈注四〉,他們都得了五種神通,在六通中唯除漏盡通不能得到,留戀現前塵勞之境,如何能令你隨意成道,摧裂他們的住處,所以一切天魔魍魎妖精,在三昧中,都來惱亂你,使你三昧不得成就。

【注一】  包括欲頂天主與乎一切大力鬼神,飛行夜叉,地行羅剎,六慾四禪及外道無想天等。

【注二】  此句包括水行眾生,陸行眾生,和空行眾生等。

【注三】  凡夫無自覺之智,無預見之明,故為昏暗。

【注四】  凡夫為境所遷,致生種種訛傳謬說。

【正文】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譯文】  然而這些眾魔,雖然怒氣很大,但是他們在塵勞之內,你處在妙覺當中,就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一樣,永遠不能相觸。你像沸湯,他們像堅冰,暖氣一接近後,不久自然銷滅,他們徒自仗恃神力,但絲毫不能作主,只能作為客人,不久自去。

【正文】  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譯文】  一旦成就破亂,你自己心中五陰魔便為主人。主人如果是迷惑的,客便有機可乘了。

【正文】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則彼群邪,鹹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如何取留,擾亂禪定。

【譯文】  當你處於禪那中時,如能覺悟不被他所惑,那麼這些魔事,無奈你何!等待陰境漸銷,精明漸著,這些魔鬼,都是稟受幽暗之氣而存在,明能破暗,他們若接近你,自會銷滅,如何敢留下來,擾亂你的禪定呢?

【正文】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譯文】  若不明其是魔,悟非善境,被陰境所迷,那你阿難,必然會亡失正見,流入邪思,終為魔子,成就魔業。如摩登伽,為害並不太大,不過用咒術咒你,使你破佛的律儀,這在八萬行中,只毀一戒〈注一〉。你因心清淨故,並未破戒,以致墮入三塗,而現在陰境所生之魔,是要毀掉你的寶覺全身〈注二〉,就如一個宰官的家中,忽然被抄沒一樣〈注三〉,宛轉零落,無可哀救〈注四〉。

【注一】  只毀壞淫戒。

【注二】  如不明悟,被陰魔所乘,壞其定心,永斷善根,深入邪見,法身從此而斷,慧命由此而絕,所以說為毀掉你的寶覺全身,寶即是體本不變,覺即是隨緣顯用。

【注三】  一旦著邪,即不容於佛界,如世間被抄沒之家,為人屏諸遠方,斥之異域,至親不能見憐,義友不能援濟一樣。

【注四】  此時佛界不容,淪轉三途,塵劫莫返,雖有慈心菩薩,悲願知識,亦無術以相救。

【正文】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提,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譯文】  阿難應當知道,你坐道場時,銷落〈注一〉一切心念〈注二〉,心念若是盡時,那麼這離念之心〈注三〉,一切精明〈注四〉,動靜不移,憶忘如一〈注五〉。當其住於此處,入三摩提〈注六〉,正如明目的人處於大幽暗中精性妙淨,心尚未發光,這時名為色陰區宇〈注七〉。

【注一】  以反聞之力,忘其所緣塵象,分別念慮之心,自然銷落。

【注二】  塵忘則念盡。

【注三】  離念之心,即是根性現前。

【注四】  於一切時,不雜不昧,故為精明。

【注五】  動去靜來,其性自爾,即是不雜。憶生忘滅,其體恆然,即是不昧。動靜不移,即指耳根聞性。憶忘如一,即是指意根知性。

【注六】  當住心於根性處時,動靜憶忘等相,盡皆不生,故為入三摩提。

【注七】  此時雖根性昭昭,而亦不知是何境界,故說:如明目人,處大幽暗,因為六識精真之性,此時猶為色陰所覆蓋,雖微妙清淨,而心未發光,故為色陰區字。意為精性妙淨之心,本自周遍,而受局蔽於色陰。

【解】  按楞嚴經指掌“問,其念若盡,似乎無色可見,何故猶為色陰區宇?答,雖似無色,全未忘空,以幽暗即喻空也。空既未忘,色非真無,但是一味反聞,定深不見耳!”

【正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譯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注一〉,名為色陰盡。〈注二〉是人至此,則能超越劫濁〈注三〉,回觀色陰之所由生,由於堅固妄想為其本源〈注四〉。

【注一】  前文忘色住空,雖根性昭昭,不知是何境界?故說如明目人,處大幽暗,至此定力轉深,並空亦忘,故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暗。

【注二】  此時精性妙淨,心光遍圓,故名為色陰盡。

【注三】  前文劫濁初成之相,汝見虛空,空見不分,相織妄成,可知上文所說如明目人,處大幽暗,不知是何境界,正是劫濁之相。至此定力加深,並空亦忘,見故能超越。

【注四】  超越之復,回觀色陰之所由生,即是於空見不分之際,堅執欲見,遂致結成色相,故說堅固妄想以為其本。也即是前文所說“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正文】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阿難!當在色陰未破將破之時,若住於此境,精心研究妙明〈注一〉,四大不織〈注二〉,短時間內,身能出離四大之礙,這就名為精明流溢前境,但這並不是真實的,不過是精研妙明的功用暫時顯現〈注三〉,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以之作為聖證,即是善境界〈注四〉。假若以此作為登聖來了解,陰魔就會乘隙而入。

【注一】  妙明即指六根中性,更加精心研究。

【注二】  四大地水火風都屬色塵,彼此相入,即是和合之義,圓覺經說“一切眾生,妄認四大和合為自身相。”今既不織,則身相不有,故少選之間,身能出礙。

【注三】  身能出礙,不是現前肉身,因四大不織,另覺有清虛之身,出離四大之礙,此清虛之身,即是精明,出離四大之礙,流行洋溢於前境之上,故名精明流溢前境,怛此境非真,由於精研妙明功用所現,若功用稍虧,此境即滅,故說暫得如是,既不能常住,即為虛妄,故不能作為聖證。

【注四】  不作聖證之心,依舊精研妙明,這正是色陰將破前之相,故名為善境界。

【正文】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澈,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阿難!更以此心,精研妙明〈注一〉,致身內澈〈注二〉,此人忽然於其身內,拈出蟯蛔〈注三〉,而身相如故,毫無毀傷。這就名為精明流溢形體,這是修持精進,暫時的現象〈注四〉,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若不作聖心,這些現象都是善境界,若作為登聖位來了解,馬上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此心即能觀之心,妙明即所觀之性,此時心則更精,明則更妙。

【注二】  觀照既深,不復外溢,一味反聞,流溢於內,故其身內澈。按楞嚴指掌說“問,前相原以精研妙明功用所現,今既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前相應當益著,何故不溢於外,而反流於內耶?答,前雲如明目人,處大幽暗,雖曰精研妙明,未免有悶極欲出之心,故致精明外溢。今以不作聖解,仍復精研妙明,未免有舍外向內之心,故致精明內流,古德雲:枯木堂前岔路多,信不誣矣!”

【注三】  此是另覺有清虛之身,於其現前身內拾出蟯蛔,不是現前肉身自拾,此是精明從外向內,觀肉身如木偶故得拾出蟯蛔,而形體無傷。此乃前之精明,隨其舍外向內之心,還照臟腑,故流溢形體。

【注四】  此因研究之行,更精於前,故現此境。

【正文】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注一〉,此時魂魄意志精神〈注二〉,除開執受身外〈注三〉,其餘相互涉入〈注四〉,互為賓主〈注五〉,忽聽得空中有說法的聲音,或聽得十方同時敷講秘密的妙義。這就名為精魄遞相離合〈注六〉,成就將來的善種,只是暫時的現象,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名為善境界。若作聖境來了解,即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初以精研妙明,稍間外出之心,遂致精明外溢,次以精研妙明,微雜向內之念,遂致精明內流。現在兩種都不著,仍以觀照之心,於內外二相處,精研妙明本體,故說“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即以內外精研之力,使妙明通融,故致身內六氣,互涉互入。

【注二】  按楞嚴正脈引醫經說“魂藏於肝,魄藏於肺,意藏於脾,志藏於膽,或日左腎,精藏於腎,神藏於心。”又灌頂大師引扁鵲難經說“五藏者,有七神,各何所藏也?答曰,藏者,人之神氣所含藏也。故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腎藏精與志。”又楞嚴指掌以天地陰陽晦明風雨六氣與之相比,言“氣之上升者為魂,下沉者為魄,宛似天地陰陽二氣,氣之斂靜者為志,散動者為意,宛似天地晦明二氣。氣之充和者為神,浸潤者為精,宛似天地風雨二氣。”

【注三】  就一身而言,六氣為所執受,身為能執受,此為總相,無可互涉。

【注四】  如魂本上升而亦能下沉,魄本下沉,而亦能上升,這就可以相互涉入。

【注五】  魂若下沉,則魄為主而魂為賓,魄若上升,則魂為主而魄為賓,若魂涉於其他五氣,則五氣皆為主而魂為賓,魄涉於五氣也是如此。這就是互為賓主。這就是妙明通融於內,所以如此。

【注六】  妙明本自周遍,佛法由來現成,因為生髮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空性既彰,佛法斯蔽,現在色陰將開,空界將盡,性具之佛法將現,本來之圓音預顯,故聞空中說法,十方敷義。此由妙明通融於外,故致如此。

【正文】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毗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觀照之心,澄然顯露於內,皎然洞澈於外,故致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金色。一切化為如來〈注一〉,此時忽見毗盧遮那,憑坐在天光臺上〈注二〉,千佛圍繞〈注三〉,百億國土與及蓮華,同時出現。這就名為心魂靈悟所染〈注四〉,心光研明〈注五〉,照諸世界,這只是暫時所現,並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名為善境界。若作為登聖來了解,即會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十方法界,一切種類,都屬自性緣起,同依法身而建立,一向為色陰所覆,情器未融,故金色不形。現在色陰將開,情器將融,故十方法界,預顯金色。一切種類,預化妙體。這是預兆將來必證法身性土之境。

【注二】  毗盧遮那譯有三重意義,一為遍一切處,二為滿淨,三為光明遍照。按梵綱經說“爾時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盧舍那佛。此處所說毗盧遮那即是盧舍那佛,天光臺即是蓮華臺藏世界赫赫天光師子座上。

【注三】  梵網經說“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

【注四】  前境中已二音交陳,六氣都依於妙明此時既二音交陳於妙明,故六氣中都有靈通慧悟,薰染習氣。

【注五】  前文內光發明即是心光研明之相,十方遍作金色,一切化為如來即是照諸世界之相。

【正文】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心,依前觀照,精研妙明〈注一〉,觀察不停〈注二〉,抑按降伏〈注三〉,制止超越〈注四〉,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注五〉,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注六〉,這是抑按功力過分,只是暫時如此,並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是善境界。若作為登聖位來了解,就會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雖精研妙明,而境界不滅,即以觀慧而觀察之。

【注二】  如大乘起信論說“行者常應智慧觀察,勿令此心,墮於邪網。”又說“當念唯心,境界即滅。”雖然觀察,前境不得暫停,故修於止,抑按降伏。

【注三】  抑按降伏,不是抑按前境,而是抑止自心,按定不動,如起信論說“不得隨心,念外境界。”又說“久習淳熟,其心得住。”前境銷滅即是降伏。

【注四】  古德相傳,禪境現前,當以三法驗之,一是以定研磨,二是依本修治,三是以智慧觀察。所以經上說“欲知真金,以三法試之。”即是說用燒打磨三法來試驗,修行人也是如此,用智慧觀察即是燒,以定研磨即是磨,依本修治即是打。觀察即是用智慧觀察。抑按降伏即是依定研磨。既降伏已,仍復精研妙明,自得陰開性現。

【注五】  因抑按功力過分,超越觀慧,故見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這就是預現報身佛土之相。雖說是幻起妄現,但仍能交涉互容,故同時遍滿,不相留礙。

【注六】  心厭其雜,制止之心增勝,所以青黃赤白,各各純現。這都是報身佛土之相,青色即是毗盧遮那佛土,黃色即是寶生如來佛土,赤色即是蓮華如來佛土,白色即是金剛不動如來佛土。

【正文】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心,研究妙明〈注一〉,澄靜其見而照澈前境。因澄靜其見故致精光不亂。又因照澈前境,故致於暗室中,夜半見種種物,與白晝無殊〈注二〉,而種種物,也不除滅,這就名為觀照之心,研究精細,密得澄靜,故於所見之境,洞澈幽微,這都是暫時的現相,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是善境界。若作為登聖來了解,就會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覺得前境抑按過分,故重複精研妙明,這就是所謂“心若沉沒,以觀起之。”

【注二】  暗中見物,了了分明,是澄靜其見,故室與暗,都不能為礙,室內之物,亦不除滅,此時無障無礙,是色陰將開前之相。

【正文】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並,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心,研究妙明,研究功極,內之身心,外之世界,完全忘掉,內外合一,空洞無礙,圓入虛融,所以四體忽然同於草木。因空洞無礙,故致火燒刀斫,無所知覺,即使火光勝發,也不能燒之令爇。縱然割其身肉,也猶如削木〈注一〉,這就名為塵並〈注二〉,然而四大之性,猶未全忘,以研究之力,排遣四大之性,至於空洞無礙,一向入純,即是圓入虛融,只是暫時如此,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名為善境界,若作為登聖來理解,即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因內塵外塵,全都合一,以致空洞無礙,故火燒刀斫,全無知覺。

【注二】  按楞嚴經指掌“問,此與觀音火不能燒,刀段段壞,有何差別?答,彼是圓通勝相,因機而現。此是色陰將開,由作而成。真妄迥異,勿錯會也。”

【正文】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觀照之心,精研妙明〈注一〉,欣求極淨,成就清淨心,功力到了極處,忽見大地山河,都變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注二〉。又見恆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七寶交輝,又下見地獄,上觀天宮〈注三〉,得無障礙,這就名為欣求淨心,厭棄前境,凝心作想,想久入化,以成真淨,達到染淨無礙之境。這也不能作為登聖的證明,如不作聖心,這都是善境界。〈注四〉若作為聖境來理解,就會遭受眾魔的侵襲。

【注一】  上來雖圓入虛融,猶未達極淨,故仍以此觀照之心,精研妙明。

【注二】  因觀照功極,頓現染淨無礙之境,故見十方世界,盡成佛國。此即即染而淨之相。

【注三】  既下見地獄,覆上觀天宮,即是即淨而染之相。因即淨而染,故得無障礙。

【注四】  按楞嚴經指掌“問,上釋行人,原為成就淨心,應唯見淨相,何故染淨俱現,得毋與心不相應耶?答,離染成淨,非為真淨,以有對待故。是必染淨無礙,方為真淨。行人悟此,頓息欣厭,則是成就淨心,即善境界。”

【正文】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觀照之心,研究妙明,以求深遠之境,忽於半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是聽見他們的言語,這是因為觀照之心,功力逼迫至極,似覺有自心飛出之相,故暗不能蔽,境不能隔,並不能作為登聖位的證明。如不作聖心,即是善境界。若作登聖來理解,即遭受眾魔的侵襲。

【正文】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譯文】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注一〉,形體變移〈注二〉,短時間內,千變萬化,這就名為邪心〈注三〉招引群邪,含受魑魅,或是遭遇天魔,入其心腹〈注四〉,無端說法,似乎通達妙義,這都是魔力所持,並不是登聖的證明,若不作聖心,久久魔事自然銷歇。若作為登聖來了解,就會遭受眾邪的侵襲。

【注一】  此處的善知識,有兩種涵義,一是平素所親近的知識。二是本無知識,妄見其有,這都是魔力所現。

【注二】  如起信論所說“或現天像,或現菩薩像,亦作如來像。”

【注三】  妄作聖心,即是邪心。

【注四】  不但外現魔形,且內染魔慧,故無端說法。

【正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互動,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譯文】  阿難!以上十種,都是修禪定中所現境象,這都是色陰將破未破之時,正念與邪念,互動而起,故顯現這種種現象,眾生賦性頑鈍,觸境成迷,乍現聖境,不自忖量,認為登聖,大妄語成,最後墮入無間地獄。你們當依佛說,於如來滅度之後,在末法時期,宣講此理,不要使天魔得到機會,保持末法,覆護正修,使成無上覺道。

Tags:注一注二妙明注三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