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什麼意思末學懷著恭敬的心】唐僧著傳:世尊

由 佛在花開 發表于 人文2021-05-07

簡介譯文:阿難回答佛說:“世尊,這種喜愛仰慕,是用我的心和眼睛,由於眼睛看見如來的殊勝聖相,內心生起喜愛敬仰之情,所以我發心,願意從佛出家、舍離生死輪迴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什麼意思

末學懷著恭敬的心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用白話進行了淺顯的解釋,因末學才疏學淺、領悟不深,肯定有很多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僅供交流參考。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第一

唐天竺沙門般刺蜜帝於廣州制止道場譯

烏萇國沙門彌伽釋迦譯語

菩薩戒弟子前正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清河房融筆受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無漏大阿羅漢。佛子住持。善超諸有。能於國土。成就威儀。從佛轉輪。妙堪遺囑。嚴淨毗尼。弘範三界。應身無量。度脫眾生。拔濟未來。越諸塵累。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而為上首。復有無量闢支無學。並其初心。同來佛所。屬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薩。諮決心疑。欽奉慈嚴。將求密義。即時。如來敷座宴安。為諸會中。宣示深奧。法筵清眾。得未曾有。迦陵仙音。遍十方界。恆沙菩薩。來聚道場。文殊師利而為上首。

譯文:

這部經典是我親自從佛陀那裡聽到的。一天,釋迦牟尼佛在室羅筏城的祇桓精舍與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聚在一起,這些比丘都是斷除煩惱垢染大阿羅漢、佛弟子、住持等,妙善功德超出諸有為眾生,能在十方國土透過修行成就行、住、坐、臥四威儀,跟從佛陀為眾生說法,具有深妙的智慧足以擔當佛陀的吩咐囑託,他們嚴持清淨的戒律,為三界眾生作出佛弟子大的表率,能夠現出無量種應化之身來度化眾生,能超拔救濟未來眾生斷除各種煩惱惡業,超越各種塵勞的拖累。他們的名字有: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拘絺羅、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優波尼沙陀等,這些都是排位居前的。同時還有無數的辟支佛、阿羅漢以及那些初發道心求菩提道者,一同來到佛陀處所。屬下的各位比丘結夏安居已畢,並進行完自恣(在大會中,任由眾人恣舉自己所犯之罪,並對著其他比丘作懺悔),也來到佛處所。十方的菩薩,為了諮詢解決內心的疑問,欽慕恭敬地侍奉慈悲威嚴的佛陀,想要求教深奧縝密的義理。當時,如來敷設法座安坐停當,為法會中的大眾宣揚開示深奧的義理。法會坐席上的清淨大眾未曾聽到過這麼深奧的義理。迦陵頻伽仙鳥鳴叫的聲音傳遍十方世界,恆河沙數目的菩薩都來聚會在佛陀說法的道場,這些菩薩以文殊師利菩薩為首位。

原文:

時。波斯匿王。為其父王諱日營齋。請佛宮掖。自迎如來。廣設珍饈無上妙味。兼復親延諸大菩薩。城中復有長者居士。同時飯僧。佇佛來應。佛敕文殊。分領菩薩。及阿羅漢。應諸齋主。唯有阿難。先受別請。遠遊未還。不遑僧次。既無上座。及阿闍梨。途中獨歸。其日無供。即時。阿難執持應器。於所遊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後檀越。以為齋主。無問淨穢。剎利尊姓。及旃陀羅。方行等慈。不擇微賤。發意圓成。一切眾生。無量功德。阿難已知如來世尊。訶須菩提。及大迦葉。為阿羅漢。心不均平。欽仰如來。開闡無遮。度諸疑謗。經彼城隍。徐步郭門。嚴整威儀。肅恭齋法。

譯文:

當時,波斯匿王準備在他父王忌日設齋食供奉僧團,為他父王超度靈魂。他想邀請佛陀到王宮去接受供養,就親自來迎請如來世尊,擺設了很多珍奇名貴無法比擬的美味佳餚,同時還邀請諸位大菩薩前往。王城之中也有豪門大家和居士,同時設齋供養僧眾,人們在街道上長時間站著恭候佛陀及各位大菩薩等來接受供奉。佛陀敕令文殊師利等上首菩薩,分別帶領各位菩薩及阿羅漢等,去接受各位齋主的供養。唯獨只有阿難在這之前先接受了別人的特邀供養,到遠處雲遊還沒回來,來不及按僧位的席次接受這次供養。既沒有上座也沒有阿闍梨和阿難在一起,一路上阿難只有單獨往回走,那天阿難沒人供養。當時,阿難只有手持乞食時所用的鐵缽,在所遊歷的城中按次序一家一家乞食,心中初步打算把最後的施食之人作為佈施齋食的施主,不論他是乾淨還是汙穢、是剎利尊貴種姓還是旃陀羅最下等種姓,自己都要用正直的言行和平等的慈悲心去對待,不能挑選齋主的尊貴和微賤,發願要圓滿成就一切眾生布施齋飯的無量功德。阿難已經知道如來世尊曾經訶責過須菩提和大迦葉,說他們作為阿羅漢,內心對待一切眾生卻不均衡平等;阿難等曾經欽敬仰求如來針對眾生平等之意作沒有遮止地公開闡釋,從而排除了各種猜疑誹謗。這時阿難經那個城市的城隍廟,緩慢步行經過廟門口,嚴謹整理自己的威儀容表,嚴肅恭敬地執行乞食的齋法。

原文:

爾時。阿難因乞食次。經歷淫室。遭大幻術。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羅先梵天咒。攝入淫席。淫躬撫摩。將毀戒體。如來知彼淫術所加。齋畢旋歸。王及大臣。長者居士。俱來隨佛。願聞法要。於時。世尊頂放百寶無畏光明。光中出生千葉寶蓮。有佛化身。結跏趺坐。宣說神咒。敕文殊師利。將咒往護。惡咒消滅。提獎阿難。及摩登伽。歸來佛所。阿難見佛。頂禮悲泣。恨無始來。一向多聞。未全道力。殷勤啟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於時。復有恆沙菩薩。及諸十方大阿羅漢。辟支佛等。俱願樂聞。退坐默然。承受聖旨。

譯文:

當時,阿難因為乞食的次第順序,經過淫女的房屋門前,遭受大幻術的迷惑,摩登伽女用娑毗迦羅先梵天咒將阿難攝伏進入淫室,放在她的床上,淫女躬身對阿難撫摩挑逗,阿難將要被毀壞戒體。如來知曉阿難被淫術所迷惑攝伏,用罷齋飯立刻往回走。波斯匿王和大臣、長者、居士等人,都跟隨佛陀一起來,希望聽聞佛法要義。在這時,世尊頂放百寶顏色無所怖畏的大光明,光明中生出千葉寶蓮花,有化身佛在蓮花上結跏趺坐,宣說神咒。釋迦牟尼佛敕令文殊師利菩薩帶著神咒前往阿難落難的淫室去保護他,惡咒被消滅,押著阿難和摩登伽女回到佛的處所。阿難見到佛陀,跪倒頂禮,悲痛悔恨而哭泣,恨自己無始以來雖然一向多聞,卻還未完全成就無畏的法力。阿難殷勤啟請世尊宣說十方如來得以成就菩提、寂靜、正定、靜慮的最初方便法門。在當時,還有恆河沙數目的菩薩以及諸位十方世界的大阿羅漢、辟支佛等,都願意滿懷法喜地聆聽佛陀的開示,退回本座端坐下來,靜靜地領受佛的勝妙法旨。

原文: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阿難白佛。我見如來三十二相。勝妙殊絕。形體映徹。猶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愛所生。何以故。欲氣粗濁。腥臊交遘。膿血雜亂。不能發生勝淨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從佛剃落。

譯文:

佛告訴阿難:“你和我本是堂兄弟,情同同胞手足。當初你發心出家時,在我的佛法之中,你見到了什麼樣的殊勝景象,就使你立刻毅然捨棄塵世間深重的恩愛?”

阿難回答佛說:“我看見如來的三十二種勝相,殊勝美妙特殊超絕,身體晶瑩剔透就像琉璃一樣。我常常自己思量,如來的這種勝相絕對不是人間的情慾性愛所能生出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情慾之氣粗穢汙濁,男女腥臊交遘,形成的人體也是膿血雜亂組合而成,不能產生殊勝、潔淨、奇妙、清明的容顏,以及紫金光環。因為這緣故對如來殷切敬仰,所以跟隨佛陀剃度出家。”

原文:

佛言。善哉。阿難。汝等當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生死相續。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淨明體。用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輪轉。汝今欲研無上菩提。真發明性。應當直心酬我所問。十方如來。同一道故。出離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終始地位。中間永無諸委曲相。阿難。我今問汝。當汝發心。緣於如來三十二相。將何所見。誰為愛樂。

譯文:

佛說:“很好,阿難!你們應當知道,一切眾生,從無始劫以來,生死相互接續,都是由於不知道恆常存在的真實不妄的心本性清淨妙明、寂靜真如,卻常常產生各種妄想,這些妄想都不是真實的,所以就有六道輪迴。你現在想要研究佛的無上菩提、真正鑽研明白心性,就應當直心回答我所提的問題。十方世界的如來因為走著同一條修行聖道的緣故而出離生死、獲得成就,都是因為用直心,內心和語言都正直的緣故,如此以至於從始至終所有的果位、地位,中間永遠沒有各種轉彎抹角的言行,所以才能成就。阿難。我現在問你,當初你發心,說是由於如來的三十二相。那麼是用什麼所看見的,又是誰去喜愛敬仰呢?”

原文: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是愛樂。用我心目。由目觀見如來勝相。心生愛樂。故我發心。願捨生死。

佛告阿難。如汝所說。真所愛樂。因於心目。若不識知心目所在。則不能得降伏塵勞。譬如國王。為賊所侵。發兵討除。是兵要當知賊所在。使汝流轉。心目為咎。吾今問汝。唯心與目。今何所在。

譯文:

阿難回答佛說:“世尊,這種喜愛仰慕,是用我的心和眼睛,由於眼睛看見如來的殊勝聖相,內心生起喜愛敬仰之情,所以我發心,願意從佛出家、舍離生死輪迴。”

佛告訴阿難:“如你所說,真是喜愛仰慕之情,由於心和眼睛,那麼如果不弄明白心和眼睛在哪裡,就不能得以降伏塵勞煩惱。就比如國王被叛賊所侵擾,想發兵討伐剿除,這些兵必須知道叛賊在哪裡。使你在六道生死輪迴的,心和眼睛是過錯所在。我現在問你,心和眼睛現在在哪裡?”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什麼意思末學懷著恭敬的心】唐僧著傳:世尊

Tags:阿難如來菩薩佛陀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