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一個北大學渣決定躺平了| 一個理科大佬眼裡的雞娃和內卷!

由 九派教育 發表于 人文2021-05-28

簡介為自己熱愛的東西付出時間和精力本是一件應當自豪、自信且充滿活力的事情,不能在學術上取得成績並不可恥也不應內疚,不必把選擇了另一條道路自嘲自貶為“躺平”,更沒有必要抱著“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將任何人在學術上的努力或成果統統掃進“卷”的垃

一元論是對的嗎

在“再不努力你就輸了”的大環境之下,“雞娃”和“內卷”似乎成了各方媒體尤其青睞的話題,每每出現在朋友圈總能點燃新一波的批判或是焦慮。有市場就有衍生爆款,一篇名為《一個北大學渣決定躺平了》的公眾號文章以不走尋常路的姿態出現在圈子裡。

“別捲了”“我躺平了”類似的話常常被大學生們掛在嘴邊,“躺平”似乎也成了拒絕內卷的形象表達。文章裡,“躺平”的“北大學渣”來自光華管理學院,他寫道,“競賽出身的理科大佬拿滿分我能接受,但看到同為高考文科出身的同學都考了95+……卷王們在績點制度的浪潮裡樂此不疲……我徹底繃不住了……我決定徹底躺平了”,後文又講述了自己“躺平”後“在各個興趣點和發展道路上做出嘗試”,校園公眾號、時尚自媒體、影片平臺博主等等。但是,看到這裡的我們不妨想一想,到底什麼是“內卷”和“躺平”?這位“北大學渣”的所做作為真的就是“躺平”嗎?“躺平”又真的是內捲浪潮中個體的解藥和出路嗎?

事實上,這位“北大學渣”對自己所作所為的定義,體現出的是激烈的應試教育環境在學生腦子裡刻下的“成績一元論”的價值觀。“沒有好成績就上不了好大學,上不了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的邏輯,到了大學繼續演變,變成了“沒有好績點就不能保研、沒有留學、沒有好就業,而沒有這些我的人生就輸了”。總有人抱怨,“有些人出生好像就在羅馬”,但事實或許是我們從未想過為什麼自己要去“羅馬”,“去羅馬”為什麼要成為所有人的價值選擇。紀錄片《小小少年》裡,痴迷於研究昆蟲的小學生、寫不好語文題但執著於製造機器人的人大附中學生,他們沒有選擇“去羅馬”,那麼他們算“躺平”了嗎?

“躺平”這一話語背後的含義,往往不是“我拒絕內卷,我會努力學習而不是透過種種手段卷出好成績”的正當反抗和批判,而是“因為我卷不過別人,所以我乾脆一躺了之”的自暴自棄式反叛。或許“躺平”並未從本質上否定內卷的正當性,只不過是由於“技不如人”被迫放棄內卷,看似瀟灑,實則內心暗暗不服氣。“卷不過就躺平”話語體系的背後,充滿著個體對競爭的焦慮和茫然無措的應激性反應,更是對自身不自信和缺乏清醒認知的體現。威廉·德萊塞維茨曾經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懂得自我尊重意味著從一開始就不會被成績的優秀與否影響自我價值判斷,獎勵、成績、勝利和錄取通知書,這一切都不能定義你是誰。”自信和自知賦予人們不隨波逐流的坦然和勇氣。

為自己熱愛的東西付出時間和精力本是一件應當自豪、自信且充滿活力的事情,不能在學術上取得成績並不可恥也不應內疚,不必把選擇了另一條道路自嘲自貶為“躺平”,更沒有必要抱著“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將任何人在學術上的努力或成果統統掃進“卷”的垃圾堆裡。努力和奮鬥不是內卷,“不去羅馬”也並非就是躺平。擁有清醒的自我認知,敢於在熱愛的領域付出精力,踏踏實實,量力而行,或許才是激烈競爭中的上上籤。

文/蘇美巖(北京大學)

作者:蘇美巖

編輯:陳乘

Tags:躺平成績大學內卷羅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