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由 朝經娛暮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5-21

簡介這是“別開一種沖決羅網之學”,也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從此時起,譚嗣同正式成為了一名真正具備變法思想的維新人士

為什麼好人不長命

有書君說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每每讀起這首讓人蕩氣迴腸的詩句,眼前總會浮現出譚嗣同那張堅毅的面容來。

作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在死神即將來臨時,沒有痛哭流涕的懺悔,也沒有卑躬屈膝的求饒,而是從容賦詩,慷慨赴死。

那種大義凜然的悲壯,視死如歸的氣概,時至今日仍然讓人在唏噓之餘敬佩不已。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譚嗣同的故事。

1898年9月28日,從午門通往菜市口的路上,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

就在這天,有六個“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將被就地處決。

道路兩邊的百姓看到囚車經過時,一個勁兒地把爛白菜、西瓜皮、臭雞蛋等髒東西,扔向囚車中人。

百姓們一邊扔,還一邊痛罵著這些“禍國小人”。

刀斧懸首,唾罵未絕,天地正氣,此心何懼?

面對著千萬人的無端指責,譚嗣同神氣不變,放聲高喊: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他用自己的生命,成就了“戊戌六君子”之名,吹響了革命號角,同時也開啟了救亡圖存的浪潮。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矢志投身變法

譚嗣同,本可以不死的。

譚嗣同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譚繼洵已經是湖北巡撫了。

可以說,他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即便什麼都不用幹,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

但他卻選擇了一條截然相反的道路——投身變法。

從10歲那時起,譚嗣同便跟隨維新派人士塗啟先學習。

在當時,社會上興起了一股“變法圖強”的新風氣,與此同時,王夫之思想也再次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

譚嗣同後來提出的“君主由民眾共同選舉,也可由民眾共同廢除”之思想,就是受到王夫之“君權可繼、可禪、可革”思想的影響。

王夫之的思想讓譚嗣同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他激動地提筆寫下:

“以天下論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盜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十年寒窗苦讀,已至弱冠之年的譚嗣同為了見識更廣闊的天地,選擇了離家遊學。

他遊歷西北、東南各省,觀察風土人情,結交名士,成為了那個時代的遊俠。

與此同時,他更加深刻地瞭解到當時中國民間的貧窮、困苦和政治腐敗,頗有“風景不殊,山河頓異;城郭猶是,人民復非”之感,這也增加了他想要改變社會的決心。

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定加劇了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

譚嗣同懷著滿腔悲憤寫下了“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的詩句,以此堅定自己變法圖強的信念。

對於譚嗣同思想上的鉅變,其父譚繼洵深為憂慮,曾告誡他:“守老氏之寶,不欲為天下先。”

但譚嗣同依舊不為所動。

1896年,在譚繼洵積極活動後,用重金為譚嗣同捐了一個候補知府的官銜,分發江蘇南京。

他起初有些興奮,成為候補知府後,便有機會等到實授知府,等有了實權後,就有可能實現先在一地搞變法的理想了。

抱著這樣的希望,他來到了南京。

然而,他很快就灰心喪氣了。這不但因為舉目無親、生活感到孤寂,更是因為他切身感受到了官場的腐敗。

譚嗣同的心情越發苦悶,對現實更加失望,這些內心的情感訴諸於筆端,便誕生了一部著作——《仁學》。

這是“別開一種沖決羅網之學”,也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從此時起,譚嗣同正式成為了一名真正具備變法思想的維新人士。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此心無愧蒼天

沒過多久,譚嗣同便結束了“睏乏無聊”的候補知府生活,離開了南京,回到了家鄉湖南。

本以為這輩子是沒指望參加“變法維新運動”了,但讓他意想不到的是,不久之後的一道詔令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佈《定國是詔》,決定變法圖強。

譚嗣同被好友舉薦應召入京,在臨行前他給妻子寫了一封信:

“視榮華如夢幻、視死辱為常事,無喜無悲,聽其自然。”

或許,譚嗣同對於北上京師的結局早已有了預知。

剛一入京的譚嗣同便得到光緒皇帝的重用,被授予四品卿銜,參與維新變法的謀劃事宜。

光緒皇帝滿懷希望地對譚嗣同說道:

“汝等所欲變者,俱可隨意奏來,我必依從。即我有過失,汝等當面責我,我必速改。”

光緒變法的決心和對維新派的信賴,使譚嗣同非常感動,此時的他充滿了必勝的信心,立刻開始籌備變法事宜。

經歷了甲午戰爭的失敗,維新派認為:

洋務運動僅將“制器”作為學習的重點是不夠的,中國真正要學習的是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

譚嗣同主張學習西方,精簡機構,裁減冗員,取消旗人由國家供養的特權,甚至提出設立議會,君民合治。

按照民族資本主義的設想,他還預言了未來社會:

“君權廢,民權興,得從容謀,各遂其生,各均其利。”

不過,譚嗣同等維新派人士推行的變法只是針對當時的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改革方案,並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

他們只進行一些理論上的宣傳,很少從事實際的政治活動,這使得維新運動的收效微乎其微。

作為維新派的實際領導者,康有為曾給光緒出了個主意:

把一切高官厚祿王公大臣的職權,表面上保留不動;卻同時重用一些小臣來主持變法工作。

這樣一來,官位高的重臣反而成了空架子,康有為、譚嗣同等小臣倒成了掌握實權的人。

這便是康有為想出的“架空之策”,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一招將給維新派帶來滅頂之災。

以兒皇帝的小臣,去架空老太后的權臣,這無異於痴人說夢。就在維新派正準備大展身手之時,京都早已變了天。

不久之後,慈禧太后從頤和園返京,並正式臨朝訓政,同時下令京都戒嚴,隨即開始幽禁皇帝、廢除新政、捕殺變法派。

康有為、譚嗣同運籌已久、抱有極大希望的“戊戌變法”,就在慈禧太后的舉手之間化為泡影了。

維新變法的失敗,在於時局的限制,也在於領導者的失誤,同時印證了中國需要有一場徹底的革命,來推翻舊的秩序,建立新的秩序。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康有為)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精魂激勵後世

1898年9月24日,一群官兵衝進了半截衚衕的瀏陽會館。

面對氣勢洶洶的官兵,譚嗣同鎮定自若,並沒有絲毫慌張。

只見他淡然說道:“我知道你們會來。”

官兵向他出示了抓捕令,譚嗣同神色不變、從容起身,整肅衣冠後,對緝捕者拱手抱拳為禮,隨之被縛而去。

一切突如其來,一切又全都在譚嗣同的意料之中。

因為早在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時,躲在日本使館的梁啟超就勸他避難海外,但他斷然拒絕道:

“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日本使館提出可以為譚嗣同提供避難所,但他表示:

“丈夫不做事則已,作事則磊磊落落,外國變法無有不流血者,中國以變法流血者,請自嗣同始。”

譚嗣同不是沒有機會逃走,只是他希望自己的死可以喚醒中國人的血性。

因為他早已認定:惟有流血,方能洗滌頑固的塵埃。

譚嗣同在獄中意氣自若、神采飛揚,終日繞行室中,拾地上煤屑,就牆作書。

看守問其何為,他笑著說:“作詩罷了。”

只見他寫下: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其大義凜然、視死如歸之雄心壯志,早已飛出牢獄,感染了每一個進步人士。

1898年9月28日,這一天紫禁城的上空佈滿了愁雲,彷彿預示著清廷的黑暗將一直籠罩人間,自由、民主、平等……似乎永遠無法衝破黑暗,照亮明天。

但此時的譚嗣同不慌不亂,似乎早已看透一切,坦然中帶著些許期盼。

雖然他沒能實現自己的預想,但卻在臨刑前準確地預言了未來:

“是日每斬一首級,則異日必有一千倍人起而維新。”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譚嗣同雖死,其精氣神卻依舊震盪著晚清那充滿霧霾的天空。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其維新欲殺賊而未迴天,終成國恨,壯哉;

其喋血屹崑崙以昭肝膽,長醒吾民,快哉!

譚嗣同宛如一顆劃過戊戌年的彗星,雖匆匆而逝,卻點燃了億萬人心中的火苗。

他的墓前有這樣兩句話:

“亙古不磨,片石蒼茫立天地;一巒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濤。”

這正是他視死如歸的寫照,他的犧牲徹徹底底粉碎了人們對清政府的幻想,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紛紛投身革命。

在譚嗣同就義13年後,一場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詩華麗上演,而清廷的統治也將被這革命浪潮所淹沒。

也許,這就是對譚嗣同死前所言最好的印證吧。

Tags:譚嗣同變法維新派1898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