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由 閒織時光 發表于 人文2021-05-19

簡介這一節除了追敘往事,也有而今回憶時肯定自己的意味,即無數歷史足以證明,我當初對你講的都是正道,是想讓你做一個明君

豈惟紉夫蕙茝

相比第一章而言,第二章富有詩意的句子不多,但抒情的意味強烈,感人肺腑。

曾經那個信心十足,朝氣蓬勃的青年導師,踏入政壇後,備嘗心酸、詆譭,頓時跌入人生的低谷。本章中他追敘了和楚王的合合分分,宛如一位深受愛情傷害的失戀者,在被第三者橫插一腿時,奮起鬥爭卻終難逃脫被冷落的命運。字字帶血的控訴,遇人不淑的傷痛,讓人讀起來字字直達心底,曾經的那段歷史彷彿又重現讀者腦海中。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以下是第二章的原文,我還是分為了三小節。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01

01回顧初相遇,一見傾心,你儂我儂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惟紉夫蕙茝!

譯文:從前楚國三位賢明的先王,德行多麼完美無缺,因而眾多的人才聚集在他們周圍。

他們綴結的何止蕙和茝,連花椒和菌桂也都會集於此。

芳,比喻人才。蕙和茝,比喻高階人才。菌和桂,比喻低階人才。

意思是那三位先王,德行修煉得非常完備,各種人才都能在他們身邊得到合適的任用。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譯文:唐堯和虞舜何等聖明,他們遵循治國之道使自己的國家走上了正途。

夏桀和商紂王多麼狂妄偏執,不循治國正道,一味走捷徑,最終走投無路。

六位賢明的君主,兩位昏庸的帝王,用鮮明的對比,講述了君王應該如何完備自身德行,應該如何正確地治理國家。

這一節是追敘當初和楚懷王的君臣際遇。要深入地理解,就不能只停留在字面含義,而應在腦海中浮現那段歷史風雲。

楚懷王剛即位時,也是意氣風發,想成為一代明君;年輕的屈原心懷大志,深明治國之道,知識淵博,能言善辯。風雲際會,兩人一見傾心。那麼這一節所呈現的就是當初君臣之間的美好記憶,作為導師的屈原,在朝堂、在私下,有多少夜晚,君臣促膝長談。屈原為楚王講述著前朝往事,梳理著歷史興衰的軌跡,多少明君的風采,多少昏君的暴行,都濃縮在這短短的一節當中。

在屈原的引導下,楚王對治國修身的方向越來越明確,對楚國的未來越來越憧憬,對屈原也越來越信任。瞭解過屈原的讀者知道,楚懷王早年,屈原出任左徒一職,相當於副宰相;“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可謂一時風光無限。我們彷彿能聽到楚懷王說:“放開膀子去改革吧,寡人會做你堅強的後盾!”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當時的兩人就如同世間很多熱戀中的情侶,在花前月下締結海誓山盟,一起憧憬未來:我們要一直在一起,有朝一日我要帶你去大草原,看看那天蒼蒼,野茫茫;我要帶你去西湖,一起欣賞那淡妝濃抹總相宜……

總結:國事何嘗異於家事!君臣相逢,也如同男女相遇。短短8句,卻有無限的留白,讀者只有讀出字面未曾流露的資訊,才能讀透,讀出味道。

這一節除了追敘往事,也有而今回憶時肯定自己的意味,即無數歷史足以證明,我當初對你講的都是正道,是想讓你做一個明君!

02

02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

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

譯文:朝廷中那些小人結黨營私,只顧貪圖享樂;楚國的前途一天天地昏暗不明,危險難行。

難道是我害怕自己遭受災殃嗎?我是擔心國家政權遭到顛覆。

我在你鞍前馬後快速地不停奔走,依舊希望你能趕上先王的足跡。

你呢,一點都不明察我內心的一片真情,反而輕信讒言而勃然大怒。

我本來就知道忠言直諫只會給自己招來禍患,但卻始終做不到坐視不管。

指著蒼天起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黨人,是結黨營私的小人。偷樂,是貪圖享樂。幽昧,是昏暗不明。險隘,危險狹隘。

皇輿,君王乘坐的車子,比喻國家政權。敗績,失敗。

忽,是快速。及,是趕上。踵武,是足跡。

荃,一種香草,這裡比喻楚王。中情,內心的思想感情,即忠心。

齌怒,是暴怒。

謇謇,是直言的樣子。為患,招來禍患。

靈脩,指楚王。

在楚懷王的支援下,年輕的屈原開啟了一項政治革新——草憲變法。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楚國國力逐漸增強,但國內貴族的利益受到致命的剝奪。以令尹子蘭、寵妃鄭袖和上官大夫靳尚等為首,一群人結黨營私,不斷在懷王面前說屈原壞話。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這是無數王朝都曾上演過的歷史,美女佞臣,美色蜜語,在糖衣炮彈的不斷侵蝕下,立場不堅定的楚懷王逐漸聽信讒言,疏遠屈原,重用小人。權力又逐漸迴歸到舊貴族的手裡。

眼看國勢不斷沉陷,耿直的屈原痛心疾首,呼號奔走,忠言直諫,恨不得像比干剖心自鑑。

宛如被第三者插足的失戀者,對著那個被灌了迷魂湯而變心的“美人”,苦口婆心,披肝瀝膽。“我是真正為你好啊,他們貪圖的只是你的美色!當初說好的天荒地老,而今卻見異思遷……”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總結:這一節回顧後來與黨人發生激烈衝突,自己奮起鬥爭,終遭冷落的辛酸歷程。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捨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脩之故也。"尤其是這幾句,表達出了古往今來多少忠臣的悲憤,多少痴男怨女的傷痛。讓人心生無限共鳴!

也不乏模糊的詞語,不妨摘抄一下,多多咀嚼回味。

03

03遇人不淑兮,為之奈何!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譯文:當初跟我定下誓約,誰知隨後又反悔另有他求。

我已不再為了分離難過,只是傷心再也不能相信像你這樣的隨意變卦。

成言,是定言,即約定,說好了。悔遁,是反悔,改變主意。

總結:我覺得這一節是面對被疏遠的現實,心理冷靜下來後,對這一段創傷的感慨。有句話叫,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有點像作者這句話的心境,他知道說到底不怪那些小人,只能說自己遇人不淑。

“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再回味一遍這經典的句子,簡直妙不可言。

是啊,古往今來,君臣之間,男女之間,有多少明珠暗投,陰差陽錯。對的時間,遇到了錯的人。當塵埃落定,傷痛過去,心裡真正難過的往往不是那場分別,而是曾經成長中那些美好的執念,從此開始破滅!

可能有人會說,再找個明君,再找個對的人不就好了?要是能那樣簡單該多好,可現實往往是掉進去,往往就誤了一生……

《儒林外史·豈惟紉夫蕙》的原文是什麼?這篇古文該如何理解呢?

Tags:屈原楚懷王一節踵武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