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由 江湖小百科 發表于 人文2023-01-30

簡介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曹操袁紹孫權這些諸侯卻無不以禮相待,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千古奇才的諸葛亮棄劉表而跟從他這個無寸土之地的人,萬人敵勇將關羽

得意忘形傳神寫照是在什麼時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持續近兩年之久的漢中之戰以曹操撤出漢中。劉備佔據漢中全境宣告結束,之後不久劉備遣劉封、孟達乘勝攻取了東三郡(魏興、上庸、新城)。此時的劉備佔據了益州的全部地區,以及荊州最重要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並且劉備佔據的漢中與益州之前因為山脈阻擋,受漢末戰亂破壞損害遠小於北方各州,劉備勢力,也從荊州時代的“進退狼跋”,壯大到“翻然翱翔、不可複製”,達到了實力最巔峰時期。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三國演義之上習慣把劉備說出漢室後裔劉皇叔,但其實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漢末時期漢室皇帝尚且不能自保,一個落魄的漢皇后裔能有多大的號召力,如果劉備沒有在三國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功業,也沒有人在乎他的宗親身份。即便稱帝的不是劉備,是關備、張備、趙備,諸葛備,文人和史官也會給他們找出其他的祖宗。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因此來說劉備在三國群雄中起點很低,算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袁氏兄弟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當袁紹袁術在吃海參魚翅湯時,劉備在編草蓆。曹操父親雖然是太監曹騰的養子,有不名譽的身世,但曹操父親曹嵩還是繼承了曹騰的侯爵,在漢靈帝時官至太尉,(東漢時期,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太尉管軍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工程)曹操自小也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孫權接手江東時,父親兄長已經打下一片江山,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文武英傑團結在他的身邊。其他劉表、劉璋、呂布、張繡等,要麼是皇親國戚,要麼是世襲武士,早就有自己的天地了。但劉備硬是從中闖出一條路,淘汰了許多比他條件好的多的人,成為三分天下的霸主,不能不說劉備有兩把刷子。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所以先後依附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內外名士的尊敬,曹操袁紹孫權這些諸侯卻無不以禮相待,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將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千古奇才的諸葛亮棄劉表而跟從他這個無寸土之地的人,萬人敵勇將關羽張飛對其不離不棄。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劉備透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於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漢中,大業初成達到了劉備與蜀國實力最巔峰時期。然而,就在此時,劉備的一大昏招,卻直接導致了天下英雄對他大失所望,原來的盟友孫權更直接投入曹魏陣營,反水夾攻。因此關羽在荊州的全軍覆沒,之後劉備復仇大軍又慘敗於夷陵,前後折損兵馬十萬,大將重臣和軍中骨幹無數,桃園夢斷,白帝啼血,飲恨抱憾而終。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這個昏招,就是劉備勢力鼎盛時的一大標誌:自稱漢中王。此舉實為居虛名而害實利,過早暴露了自己的雄心或者說直接說野心,反而向天下人昭示了自己器局的不廣闊。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在西漢和東漢王朝,確實是白馬之盟,“非劉不王”,但從不是後世一些人誤解的“劉皆可王”,包括諸葛亮在內,無數忠臣義士維護的是四百年煌煌大漢的法統,而絕不是劉邦子孫一家一姓坐江山的私利。漢朝封王是有嚴格限制的,要麼是皇帝的親生皇子,要麼是諸侯王嫡子,諸侯王其餘兒子除非是皇帝特別加恩封王(齊悼惠王各子、梁孝王各子等特例),通常亦只能封侯。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劉備當初是打著漢臣,受天子血衣帶詔,立志興復漢室的口號,曹操稱魏王,劉備罵他是叛逆而討伐,結果自己也不顧朝廷法度和體制稱王,要知道曹操他雖然稱魏王,但卻是受天子明詔,劉備自稱漢中王,此乃僭越,不能與曹操同日而語。”劉備一點公開稱王,劉備仁義之名與立志興復漢室的政治口號就毀於一旦,這時候劉備與他口中的反逆曹操就是一類人,那麼同為叛逆,世家大族從自己家族長遠考慮,大可投靠佔據天下九州的曹操,又何必投只有邊地一個半州的劉備?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初袁術佔據淮南,坐擁天下最富庶的豫州,南陽,壽春,廬江一帶,治下子民數百萬,帶甲之士數十萬,更有傳國玉璽,僭越稱帝,諸侯共討,很快就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劉備佔據漢中之後,主要問題還是與孫權組成反曹聯盟。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時天下諸侯,雖只劉備,曹操,與孫權三方,呈鼎足之勢,劉備與孫權想要滅曹操,還需要聯合起來,一點劉備僭越稱王,孫權如果不和劉備翻臉,真心承認了他所謂“漢中王”的合法性,豈不等同於自認是劉備這個叛王的下屬和臣子了?江東各郡原本也有不少忠於漢室的人,比如託孤重臣的張昭,孫權長期無力清算。孫權繼續和劉備合作下去,此後江東士人更要一心北向投曹了。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並且劉備稱王,雖然風頭一時無二,但卻會使得江東對劉備更加忌憚,劉備人馬北伐,若不得勝還好,一但得勝,江東會毫不猶豫的偷襲荊州,這也是孫權為何在關羽北伐,威震華夏時候選擇反水,當然說起最後用關羽首級換了正式合法的加官晉爵。曹操控制的漢朝朝廷,封孫權驃騎將軍、南昌侯、荊州牧職位,也就是說曹操在有生之年,放棄了統一中國的企圖,承認了孫權割據江南的事實,一勞永逸解決了孫權多年來的統治合法性困擾(孫權此前合法身份,只是個雜號將軍、會稽太守),江東大族人人滿意。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所以小百科認為,劉備稱王是在意虛名者,則終將是徒有虛名,;劉備如果只為割據一方,以國家州郡傳及子孫為私產,那這時候稱為無可厚非,但如果想一統天下,劉備這樣的做法是將自己從天下人認可的英雄義士,變成了和“漢賊”曹操、軍閥孫權一類的梟雄。已經丟棄了政治大義的劉備,兵馬、地盤都不及曹操與孫權又怎麼可能最後成功呢?

巔峰時期的劉備,得意忘形丟棄政治大義,才是失敗的根本原因

劉備所需要做的還是學習朱元璋那樣,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潛心發展勢力。當勝不驕,敗不餒,繼續以忠義,仁義之師,吸引天下天下人才,劉備想成就帝業的合法渠道,同樣比照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在曹魏顛覆漢朝已成事實的前提下,克復長安、洛陽這兩京之一,據有天下其半時,方可自立社稷。在那之前,當然是示天下器局之不廣,令仁人志士大失所望。換言之,漢獻帝劉協禪讓曹丕之前,若劉備能攻滅曹操,一統河山,那麼他可比照周公例,為天子尚父執政,或可以匡扶社稷功,特封為王,天下人皆能服膺。這樣劉備的歷史地位將極其崇高,足可比擬周公,但劉備,得意忘形下選擇提前稱王,直接導致了天下英雄對他大失所望,桃園夢斷,白帝啼血,飲恨抱憾而終。

Tags:劉備孫權曹操漢中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