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道教修持“五字真言”,道、德、善、靜、安,你怎麼看?

由 國學哲理先驅 發表于 人文2023-01-29

簡介至於道教的文化價值觀,以往尚未有人予以總結,最近幾年來,我經常揣摩這個問題,覺得也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道、德、善、靜、安

言字五行屬什麼 有什麼意

道教修持“五字真言”,道、德、善、靜、安,你怎麼看?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以儒、道為主幹。大家知道,儒家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對於儒家的“五常”,學者們有過很多解釋。我個人以為,“五常”就是儒家文化價值觀的最簡明概括。至於道教的文化價值觀,以往尚未有人予以總結,最近幾年來,我經常揣摩這個問題,覺得也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這就是:道、德、善、靜、安。現在,我就從道教文化角度談談這五個字的內涵。

(一)道

其直接意涵是“道路”,後來道教將之提升為修行理論的基本範疇。按照道教的觀點,“道”是生化萬物的本元,“道”本身具有無限的神力,《易經》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都表明了“道”的神聖性。按照中國道教協會前副會長陳蓮笙大師的說法,“道”包含著一切已經認知的世界以及一切尚未被認知的世界;包含一切我們已經理解的狀態、運動、規律以及尚未被我們知曉的狀態、運動和規律。“道”涵蓋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人類自己組織的社會,以及尚未被人類認知的任何界別,任何領域。而所有這些被認識的和尚未被認知的領域都生髮於“道”,並受“道”所支配,依憑“道”而運動、發展和變化著。“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可以透過特殊的修持程式而感受到,例如齋醮科儀、存想,等等方式都可以達到與“大道”感通的效果。

(二)德

這本來表示憑藉眼睛的巫術靈力來進行厭服的行為。後來,道教將“德”提升為“道”所具有的特殊能量。照道教的看法,“道”因為有“德”才能夠輔助萬物生生不息。正如母親生兒育女,需要養分一樣,“德”就是生育萬物的滋養。從人類生存的立場看,“德”是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規範,“德”不僅是社會正常運轉的原則,也是個人修身養性的必須,所以“以德養生”是健康長壽之大本。

(三)善

如何達到“真”的精神境界呢?古典道教進一步提出了“善”的理念。《道德經》第八章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善”字,甲骨文寫作“圖片 ”;金文寫作“圖片 ”,上面是一個羊頭的樣子,底下是兩個“言”字。有學者認為,羊頭表徵的是安祥溫和,因為“羊”就是“祥”的本字。初看起來有道理,但其下的兩個“言”作何解釋?這是很值得推敲的。日本學者白川靜認為,“羊”是獬豸的象形,而“言”代表的是立誓言。從形態上看,“言”字上面是“辛”,像一把針,表示語言有穿透力。

古時候解決民事糾紛,牽來陸毅做判決。有糾紛的人面對神明,置放針器,立下誓言,以示講真話,如果有假,當受針刺。這樣說來,“善”字在最初表徵的乃是公平、誠實 。後來,詞義逐漸豐富,引申出“仁慈”、“友好”、“美好”、“義舉”等內涵。《說文解字》以“善”為“吉”,謂“此與義美同意”。久而久之,“善”字成為崇高品德的形容。老子“上善若水”當包含了上述諸多意涵,而最重要的即表徵美好品德。按照老子的看法,最好的品德應該是像水一樣。水滋潤萬物,使萬物生長,而不去爭名、爭利,水總是處在最讓人嫌惡的地方,這就是它最接近道的習性。道是什麼呢?道就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根據,它化生萬物,卻從來不與萬物相爭,這就是“上善”,它是最接近於“大道”的。

老子用“水”來比喻崇高美德,其背後蘊藏著“易學”洛書的五行卦象法度。上古洛書,以“金木水火土”五行與九宮八卦相配。其數一在北方,五行屬水,配坎卦;九在南方,五行屬火,配離卦;三在東方,五行屬木,配震卦;七在西方,五行屬金,配兌卦;二在西南方,五行屬土,配坤卦;四在東南方,五行屬木,配巽卦;六在西北方,五行屬金,配乾卦;八在東北方,五行屬土,配艮卦;五在中央,統攝四方。在古典道教看來,居於北方的“一”雖然最小,卻是生成萬物的起點,最為重要。對此,蘇轍在《道德真經注》卷一里說:“天以一生水。蓋道運而為善,猶氣運而生水也,故曰上善若水。

二者皆自無而始成形,故其理同。道無所不在,無所不利,而水亦然。然而既已麗於形,則於道有間矣,故曰幾於道矣。然而可名之善,未有若此者也,故曰上善。” 按照蘇轍的解釋,則“善”是因為“道”運化的結果;換一句話來講,“善”即“道”的一種外化顯形,這就像“氣”的運化而成“水”一樣,所以把“上善”比作“水”。從五行來看,“水”居於北方,為眾陰歸結處,雖然弱小,卻有生生不息的能量,因此,“水”在五行中特別重要,因此老子以“水”來比喻大道化生萬物、滋養萬物的功德。這種功德的基本特性是:處下、利物、不爭。

老子“上善”的理念成為整個道教文化價值觀的基本內容之一,後來的道教學者以老子“上善”精神為基礎,闡述其思想,都是圍繞“處下、利物、不爭”展開的。“處下”意味著謙卑,“利物”意味著奉獻,“不爭”意味著不計較個人名利地位。

(四)靜

道教的“柔弱”論又與“靜”的精神相聯絡。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七章說: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靜”字,金文寫作“ ”。左邊是“青”,此係“清”的本字,表示純淨;右邊為身體前傾的樣子,表示全力以赴,清潔自我。左右會合,表徵純潔內心,去除雜念和慾望。由於雜念去除可使人抑制躁動的狀態,此字又表“寧靜”。老子關於“靜”的論述乃兼有兩層意涵:一方面,“靜”由“不欲”產生,“不欲”就是去除內心雜念慾望,由此而達到的“靜”即純潔;另一方面,“天下將自定”意味著天下社會安定不動,老百姓安居樂業。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謂,“清靜為天下正”,這把“清”與“靜”聯絡起來,進一步佐證了古典道教講的“靜”是包含了純潔與寧靜兩種意涵。

老子的“清靜”論說在古典道教其他著述裡得到繼承。《莊子天下》說:“古之畜天下者,無慾而天下足,無為而萬物化,淵靜而百姓定。”意思是講,古時候養育天下的君主,沒有貪慾心,凡事任其自然,所以天下四方富足,萬物生化不已。這一切都因為君主的心如湖泊那樣淵深寧靜,所以百姓安定。老莊這種以“靜”修心治國的精神在制度道教中得到了全面發揮。相傳出於三國著名道士葛玄之手的《清靜經》謂:“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

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靜者,動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這段話從“道體”的特徵入手闡述清靜的理念。在《清靜經》看來,“道”是陰陽協調的整體,體現為現象界,便有清濁、動靜、本末的對應。不過,相對而言,“清靜”乃是二字是最為根本的,所以人的生活應該保持清靜的狀態,這樣天地也就歸於大定了。《清靜靜》的論說高度概括了道教修持的基本精神與思路,所以在後來被奉為早晚功課誦讀的經典。

(五)安

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五章曰:“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謂“大象”即“道”,而“執大象”就是信仰大道、奉行大道、固守大道。“天下往”是說聖人奉行大道,天下萬物都歸向大道。按照《道德經》的說法,天下萬物歸向大道,這不會受到任何傷害。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大道是“安平泰”的。“安”當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與太平合起來就是平安,可見老子講“道”的要義還是平安。為什麼平安呢?因為作為大象的“道”是“泰”的,老子講的“泰”乃出於《易經》之泰卦。該卦之象,下為乾,三陽上升,上為坤,三陰下降;陰陽二氣,流通交感而成和,故謂之“泰”。既然陰陽交合,當然也就平安吉祥。

老子關於“平安之道”的哲學昇華在後來的道教經典裡得到進一步發揮。例如《元始說先天道德經》第五章即稱:“恍恍惚惚,萬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靈室。虛無至大,元居道安。” 這段話的關鍵是“元居道安”四個字,作者將“道”與“安”聯結起來,形成“道安”的短語,其意涵可從兩個途徑來理解:一是說“道”是“安”的;二是說“道”可以“安”。不論是哪一種情況,都表明“安”離不開“道”,因“道”而“安”,用“道”以“安”。

綜上所述,道教的源頭久遠,她肇始於黃帝軒轅氏,成形於春秋時期的老子,建制於東漢末的正一盟威之道,經過五千年的曲折發展而成為中華民族最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傳統宗教,她是中華民族之所以屹立於世界的文化標誌。在長期發展過程中,道教創制了別具一格的理論,有自己獨特的修持法門。道教以“道德”二字為綱領,“道”為體,德為用,德之大用發而有“真、善、柔、靜、通”五門,此可謂修持的五字真言。用此五門治國則國泰民安,用此五門治身則身體康健。此為筆者多年揣摩感悟所得,今整理成文,與有志於道者分享之。

Tags:道教萬物老子五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