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由 心學之經 發表于 人文2023-01-27

簡介一、不“磨”心性王陽明說:“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說人太浮了什麼意思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佛淫,過多,過甚:淫雨,淫威。淫雨,持續過久的雨。

淫威,指強勢的一方對弱勢的一方施加的建立在所謂特權的基礎上的暴力。

王陽明說: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世間的所有問題,都只是心的問題,心若通達敞亮,就沒有過不去的事。

從王陽明心學中,或許,我們能為自己漂泊的心靈找到一個歸宿。

人生,就是一場修心的旅途。

人活一世,修心一生;一世為人,一生修心。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一、不“磨”心性

王陽明說: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

一個人要修行就必須透過具體事情去磨鍊,這樣才能站立得住。

莎士比亞說過:

“世事本無好壞,皆因思想使然

。”

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

對於不懂感恩的人,你的善良,只是他放肆的藉口。

一個人的心性一定是來自生活的磨練,我們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吃苦並不是說隨意受苦,真正的吃苦是學會做成一件事,這是成就自我的關鍵。

王陽明曾說在事上磨,強調就是要有耐心,不要隨意放棄。

人生如修行,而成長便是在每一件事的磨礪中實現。

人這輩子,不磨礪心性,終究做不到遇急不亂,遇事不慌,大器可成。

不“磨”心性之人,淫過度,若遇見,就要遠離!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二、不能“容”人

《王陽明家訓》中記載: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能夠以謙虛之心對待別人,是有志氣的表現;能夠以寬容之心對待別人,是有大氣量大格局的表現。

做人不能盛氣凌人,傲要在骨子裡而不是面子上。

擺架子的人多半都是目光短淺的人,中國有句老話叫“莫欺少年窮”。

人生很短,幾十年彈指一揮間,人生很長,長到能看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想要做人,先要收心,王陽明認為這些道理不必去外部找,全都在自己心中。

王陽明的心學實際上是從”人“的角度出發,以人為本,實事求是。

常言道: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忍受了一時,可以擺脫糾紛,各讓一步,便可使雙方都能得到舒暢。

意在教育人們不必太計較個人得失,儘量做到與人為善。

能容人是一種高貴的品質,是一種大人之氣象。

不能“容”人之人,淫過度,若遇見,就要遠離!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三、情緒不“穩”

王陽明說:

“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過去的事終究要過去,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呢? 未來還要向前看,就讓往事都隨風。

貪戀過去,憂心未來,只會讓自己失去本心,徒增煩惱,甚至造成悲劇。

王陽明認為:苦不入心,心便不苦,生活中最大的不幸就是失去穩定的情緒和樂觀的心態。

王陽明的樂觀和快樂在於活著,只要自己這顆心還在,就可以繼續研究學問。

一個人要是想要獲得自己的快樂,一定要有活在當下的智慧。

一個人守不住自己的本心,做不到不爭不搶,已經被慾望所矇蔽。

情緒不“穩”之人,

很難找回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

心不安定,則一事無成,淫過度,若遇見,要遠離!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四、處事不“柔”

古人有言: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指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驅使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有之形可以進入無間隙之中。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並非無知覺、無感情的草木,做不到無情無義。

王陽明認為:“在修心時需要以柔克剛,在為人處世時,同樣需要以柔克剛的智慧”。

“柔”,表現在舉止上,更多的是一種沉穩。

“柔”中的韌性,總是能在不經意的時候化解矛盾,就像夜間滋潤萬物的春雨一樣。

為人處世需要“柔”,欲成大事更要“柔”。“柔”不是一種軟弱,而是一種美德。

“柔”,是在認清自己的實力之後,像水一樣慢慢積蓄自己的力量,直到奔流入海的智慧。

為人處世,懂得剛柔並濟,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可見“柔”不止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更是體現出一種高遠的意境。

處事不“柔”之人,淫過度,若遇見,要遠離!

老人說,“淫過度,看就知”:就是四種人,若遇見,要遠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心學之經

Tags:王陽明修心遇見遠離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