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紅星獨家丨諾獎化學獎得主:化學是瞭解人生的一種方式,教過很多中國學生

由 紅星新聞 發表于 人文2023-01-25

簡介近一個月後,在接受紅星新聞獨家專訪的時候,現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的梅爾達爾說,獲獎後他的日子變得忙碌,希望自己可以有時間備課

化學分子的概念是什麼

北京時間10月5日下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宣佈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分別是美國化學家卡羅琳·貝爾託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麥化學家摩頓·梅爾達爾(Morten Meldal)和美國化學家卡爾·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以表彰他們在點選化學等研究方面的傑出貢獻。

近一個月後,在接受紅星新聞獨家專訪的時候,現任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的梅爾達爾說,獲獎後他的日子變得忙碌,希望自己可以有時間備課。他說,研究和教學是他的兩大人生目標,而化學不僅是一個科目,更是一種瞭解人生的方式。

紅星獨家丨諾獎化學獎得主:化學是瞭解人生的一種方式,教過很多中國學生

“點選化學”已經無處不在

任何科學領域都能用得上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的新聞通告,三位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科學家開創的“點選化學”是一種全新的化學理念,能使分子的構建模組快速高效結合在一起,利用基礎模組搭建出多種造型。

這一概念來自夏普利斯在21世紀初發表的一篇文章,認為組合簡單化學模組這種方法可創造出無窮無盡的分子種類。此後不久,他和梅爾達爾分別獨立報告了“銅催化的疊氮化物-炔烴環加成”反應。梅爾達爾在用銅離子催化炔烴與醯滷的反應時,發現炔烴與中間產物疊氮化物反應生成環狀結構的三唑。他看到了疊氮化物和炔烴發生反應的價值,在2002年發表一篇學術文章,指出這種反應可用於將許多不同分子結合在一起。

“點選化學反應已經無處不在,沒有任何科學領域用不上點選化學,這是一種了不起的研究工具,可以幫我們實現以前從未做到的事情,”梅爾達爾說。他指出,這種工具不僅靈活,而且綠色環保,不會產生浪費和汙染。

說到點選化學的應用,梅爾達爾認為,它有可能可以解決我們很多之前沒有解決的問題,比如說研發醫藥和更綠色的材料用於風車翼。

紅星獨家丨諾獎化學獎得主:化學是瞭解人生的一種方式,教過很多中國學生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5日,丹麥哥本哈根,202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莫滕·梅爾達爾教授在哥本哈根大學與媒體見面。

化學是瞭解人生的方式

化學教育該從娃娃抓起

在梅爾達爾人生中,一大目標就是研究,另一個就是教書育人。“我認為,化學不僅是教育科目,實際上還是瞭解人生的一種方式,因為我們身邊所有事物其實都是化學。”

他認為,應該從小給孩子提供化學教育,就像讀寫一樣,因為他們已經擁有出色的影象記憶能力,加以指導,相信他們可以領會更深刻,長大後可以回想起兒時記取的影象去學習化學,進行抽象思維。“我認為,良好的化學教育,其實可以幫助我們對環境、政治和當今很多不同的社會問題進行更理性的判斷決策。”

梅爾達爾希望,可以在丹麥推動在少兒時代就將人們領入化學的世界,“學習量性化學,視覺理解非常非常重要。”

研究和教書是他心之所向

曾教過不少中國學生

對於梅爾達爾來說,研究和教書是他心之所向,非常熱愛的兩項工作。在獲得諾貝爾獎後的日子,梅爾達爾的日子變得忙碌,“每天都要接受採訪,不是一個而是幾個,需要準備

”接下來,他希望,自己可以有時間備課,不只是為了傳授給科學家,還能面向普羅大眾。

至於國際合作,梅爾達爾表示,由於資金有限,目前這樣的專案並不多,他學生中有一名來自中國、一名來自德國,協助他的研究,因此希望諾獎能帶來更多機會開展國際合作。

在過去幾年中,梅爾達爾教授了不少中國學生,其中一些人已經回國,在中國化學界發揮積極作用。他自己也曾到訪過中國,在成都參加過研討會,對這座城市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返故地。

紅星新聞特約記者 王薇 發自德國

編輯 餘冬梅 王禾

Tags:梅爾達爾化學點選疊氮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