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由 時拾史事 發表于 人文2023-01-19

簡介這裡雖是匈奴人的必守之地,但因從來沒有漢軍殺至,所以匈奴人猝不及防,被衛青大軍一路砍殺,斬殺七百餘級

刮目先看的主人公是誰

作者:陳華

他從小吃盡人間苦難,有娘生沒爹養的他居然沒有變壞,只能說確實是福報不淺。當他把人生應該吃的苦提前吃完後,他的人生就此開掛。憑著姐姐的意外走紅,他成為一位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依靠七戰匈奴的驕人戰績,他將貴族出身的李廣等人甩出幾條大街。在他和外甥的聯手打擊下,困擾大漢數十年的匈奴能逃多遠逃多遠,從此漠南無王庭。他與從前的女主結為夫妻,與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互為郎舅。他就是大漢傑出的民族英雄、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看《典籍裡的中國》,筆者曾為司馬遷含羞忍辱完成父志,憑著一已之力完成那部被魯迅稱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感動不已。司馬遷因《史記》活成了典籍中的神話,也成為後世史家爭相效仿的偶像。筆者最早買的一本史書就是《史記》,對於其中的精彩篇章也曾耳熟能詳,總覺得歷史就該如此,以致於在後來看到一些與之觀點相左的文章,總要費盡一番心思方能接受。筆者相信,在這方面與我同道者應不在少數,這就是《史記》的魅力,也是太史公的魅力。

然而,筆者最不能理解的是,司馬遷對於衛青、霍去病這對帝國雙璧的看法似乎有失公允。他雖然在《史記》中寫了《衛將軍驃騎列傳》,也記錄了衛青的推功讓爵與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名將風度和家國情懷,但卻不忘說衛青“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稱也”,同時也說霍去病只顧自己享樂,全然不顧士兵死活。果真如此,漢軍餓著肚子就能打勝仗,匈奴人也太菜了,還不如早點洗洗睡了,免得讓漢軍打了草谷。

筆者認為,司馬遷之所以會如此寫:一是因為階級鄙視作祟,衛霍出身不好,都是奴生子和私生子,讓司馬遷這樣出自名門的正經士人看不起,相反,司馬遷對根紅苗正的李廣就非常看好,哪怕他總打敗仗也是好的;二是因為反戰情結作祟,中國文人總是理想化太嚴重,以為自己以德服人,別人就會萬里來歸,所以他們堅決反戰,別人一打仗就說是窮兵黷武;三是因為外戚鄙視作祟,衛霍都是因為沾了外戚的光躍上龍門,這讓傳統士人非常鄙夷,總覺得靠裙帶關係上位低人一等。

我們不能勉強二千多年的太史公生而具有現代平等思想,故此對他不能避免時俗的看法也不必較真。我們只要知道生活在叢林法則遍佈的時代,不能戰勝攻取的將軍,哪怕出身再高貴也沒用。只有統帶三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將軍才是國之干城。至於他是如何成為將軍的,有那麼重要嗎?

下面,筆者就來分說大司馬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輝煌歷史。

在苦難中成長的堅強少年

衛青字仲卿,生年不詳。若從他生父算起,他是河東郡平陽縣(在今山西臨汾西南)人。衛青的童年不堪回首,或許正是經歷過悲慘的童年,才將他磨礪成大漢帝國最鋒利的寶劍。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衛青的母親被稱為衛媼。“媼”是那個年代對年長女性的普遍稱呼,也就是說“媼”字並非她的真名,只相當“衛老太”的意思。衛媼是漢武帝大姐平陽公主夫家(平陽侯曹壽)的女僕,與一位姓衛的男子(極有可能也是平陽公主家的奴僕)育有一男三女,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由此亦可看出,衛媼的姓其實也是隨夫起的)。丈夫死後,衛媼要撫養四個孩子,生活艱難,就與來平陽侯府中當差的平陽縣吏鄭季(當時叫伯仲叔季的基本上是按排行叫的,也就是鄭老三)私通,春風一度後便懷上了,十月分娩產下個男娃,就是後來名彪青史的大將軍衛青。由此可知,如果從遺傳學角度上來說,衛青本應該叫鄭青。

本因撫養四個娃兒就很苦逼的衛媼家中又多了一個張口吃飯的,實在是沒法養,就只能把小鄭青送回到鄭季家裡。哪知鄭老三是個有眼不識金鑲玉的主,對這個意外多出來的兒子毫不憐惜,只是讓他幫著家裡放羊。鄭季的其他兒子對這個父親的私生子也從不當兄弟看待,總是把他像奴僕一樣呼來喝去。鄭青在渣男父親鄭季家裡度日如年,卻也磨礪出艱忍的性格和良好的體能,這為他後來的茁壯成長埋下了伏筆。衛青發達之後,沒有像霍去病那樣認回自己的老爹,不過也沒有難為自己的父親和哥哥。鄭季做過趙國相國,長子鄭奇官至河南太守。他們父子居然成為後世大名鼎鼎的滎陽鄭氏的五世祖和六世祖。

因在生父家中實在感受不到一點溫暖,鄭青想起了母親和衛家哥姐的懷抱。於是,他在十多歲時就毅然離開生父,回到了母親身邊。母親對於這個兒子的迴歸非常高興,衛家哥姐也把他當親人看待。於是,鄭青索性徵得衛媼同意,將名字改作衛青,成為衛子夫的親弟弟。然後,衛青同學就愉快地當上平陽公主家的騎奴。

別人當騎奴都很安生,衛青當騎奴卻把全部心思都用在怎麼提高馬術上。他在生父家中放羊時,接觸過一些躲避戰亂逃到平陽的百姓,聽他們說起過匈奴人如何兇殘,如何搶掠,如何殺人不眨眼,讓他覺得匈奴人比鄭家人都可恨,只是自己現在太弱小了,沒法去教訓匈奴人。因此他暗暗發誓,自己將來長大了,一定要練好騎術,有機會去當兵殺匈奴。匈奴人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個未來註定的匈奴殺星從某一刻起,竟將對鄭家父子的怨氣轉移到了他們身上。誰讓匈奴人殺孽太重,老天爺這是要派人來收他們了。

騎馭的日子雖然低賤,但能夠和家人們在一起,衛青過得非常踏實和幸福。這期間,他和三姐衛子夫的關係最好,簡直比同父同母的親姐弟還親。而這也成為他後來脫穎而出的最初臂助。

幸運貴人的天才將領

公元前139年春,漢武帝駕臨大姐平陽公主家中。平陽公主其實是個很有心機的女人,她非常羨慕父親漢景帝劉啟與姐姐館陶長公主劉嫖之間的親密關係。館陶公主人如其名,在丈夫死後,就不斷給自己找相好的,一不小心還整出個“主人翁”來。館陶公主不僅自己快活,她還貼心地為皇帝弟弟送美女,這也是她讓喜歡吃醋的慄姬討厭的最大原因。平陽公主為了籠住皇帝弟弟,也在自己的府中訓練了一批貌美如花的歌舞伎,時刻等待弟弟的駕臨。年輕貌美的衛子夫便是歌舞伎中的佼佼者。

漢武帝劉徹與館陶公主的女兒陳阿嬌結婚多年,沒有子嗣不說,這個貴小姐還非常有脾氣,整得劉徹很不爽,就愉快地答應了姐姐的邀請,到平陽侯府散心。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漢武帝做夢也想不到,自己這次出宮微行,居然揀到寶了,不僅抱得美人歸,還將未來的帝國名將招至麾下。

漢武帝臨幸了衛子夫後,就將她帶回宮裡。然後,就暫時沒有然後了,因為漢武帝一忙就將衛子夫給忘了。直到一年後的公元前138年,漢武帝再次見到衛子夫,雙方鴛夢重溫,沒想到卻讓衛子夫珠胎暗結,一下打破了漢武帝在位數年仍無子嗣的尬境。這讓漢武帝不禁大喜過望,從此對衛子夫格外照顧,還特意安排衛子夫的小弟衛青到建章宮擔任郎官。

要知道,漢代的郎官大多是勳貴子弟,像衛青這種騎奴出身的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因此衛青在當值期間沒少受人白眼,只有公孫敖認為衛青才德出眾,絕非凡品,與之相交甚厚。

就在衛家人因為衛子夫得寵而改變命運之際,皇后陳阿嬌卻跳出來發飈了。陳阿嬌過慣了頤指氣使的貴胄生活,哪怕是面對漢武帝這個皇帝丈夫,在她看來,仍是當年那個跟著自己屁股後面玩耍的小表弟,因此,她根本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再說,她可以輸給別人,如今卻要輸給一個奴生子,這讓她那顆高貴而脆弱的芳心如何承受呢?

於是,陳阿嬌找到母親哭訴。館陶公主心疼女兒,就想出了個餿主意。一天,正要去建章宮當差的衛青突然被一夥人抓住。這些傢伙不由分說就拳打腳踢,還說要殺了衛青為皇后出氣。建章宮的同僚大多不敢聲張,只要公孫敖夠義氣,帶著幾個兄弟夥出手將衛青救下。

漢武帝聽說此事後,不禁龍顏大怒。他心中那點對姑母扶自己上位的好感和與陳阿嬌的兩小無猜頓時消散了。有人說,男人是下半身動物,帝王則是下半身動物中的極品。漢武帝可不想自己的性福生活被人扼殺,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姑媽和表姐也不行。

正在氣頭上的漢武帝立刻下令封衛子夫為夫人,衛長君為侍中,衛青為建章監、侍中。那個關鍵時刻拔刀相助的公孫敖也因此顯貴,後來成為漢軍大將。同時,漢武帝連著幾天賞賜衛青,數量超過千金。這是擺明了給姑媽和表姐看的,那意思分明是在說,我是皇帝,我看上的人誰也不能欺侮她。

如此一來,衛家的女人頓時水漲船高,衛君孺嫁給了太僕公孫賀,衛少兒(霍去病的娘)拖著油瓶嫁給了陳平的後人詹事陳掌。

陳阿嬌的小心眼,沒想到卻激起了漢武帝的強烈逆反。這其實也很好理解,正值血氣方剛的漢武帝當時過得並不如意,他的祖母竇太皇太后與母親王太后及她們背後的外戚勢力如兩座小山一樣,壓得他喘不過氣來。陳阿嬌作為他最親近的人,卻不能為他分憂,反而恃寵而驕,讓他在外面受氣的同時,回到後宮仍不舒心。一來二去,漢武帝的心裡能好受嗎?母親和祖母自己動不了,找老婆出口氣還不行嗎?在此情況下,溫婉可人的衛子夫自然成為漢武帝傾訴衷腸的物件。哎,皇帝有時也挺難啊!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漢武帝與衛青接觸過一段時間後,發現衛青絕對是個可造之材。漢武帝說自己不想再奉行漢初的黃老之術,而想有所作為,衛青就心領神會地讀起儒家經典來。而且,他還習讀兵書,認真琢磨起騎兵戰術來。在長林苑裡,衛青指揮的騎士也有板有眼,令人刮目相看。這讓漢武帝明白了一個道理,看人不能只看出身,那些根紅苗正的傢伙大多因循守舊,被各種規矩拿捏得死死的,而且脾氣還大,反不如出身下層的人好掌控。此時,大漢帝國正面臨軍政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老天一定是可憐大漢立國不易,這才降下了衛青這樣的不世之才。

就這樣,年輕的衛青陪著漢武帝走過了他漫長帝王生涯最初的歲月,從公元前138年至公元前129年,衛青由建章監、侍中升職為太中大夫,成為皇帝的大紅人,權勢日隆。在此期間的公元前130年,與漢武帝青梅竹馬的陳阿嬌因“惑於巫祝”被廢黜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多年後病逝(聯想到後來的巫蠱之禍,不難看出,漢武帝對自己的表姐其實還是挺寬容的)。在陳皇后被廢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128年,在為漢武帝生下三個公主後,衛子夫誕下了漢武帝的長子劉據,因此被立為皇后。

經過十多年的隱忍,漢武帝也終於羽翼豐滿,可以威權自用了。

公元前130年(一說公元前129年),匈奴突然發兵南下,兵鋒直指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懷來)。年輕有為的漢武帝決定針鋒相對地分兵四路還擊匈奴:改任車騎將軍的衛青兵出上谷,驍騎將軍公孫敖出代郡(治所在山西代縣),輕車將軍公孫賀出雲中郡(治所在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郡(治所在今山西右玉)。

四位將軍各率一萬騎兵出征,沒想到卻打出不截然不同的戰果。

衛青獨自率兵出征的首秀,與以前在長林苑中的操練大為不同。生性堅忍、用兵謹慎的衛青絲毫不敢大意,一路上他果敢冷靜,雖深入險境,卻履險如夷,最終漢軍如同有導航加持一般,神奇地找到了匈奴人的祭天聖地龍城。這裡雖是匈奴人的必守之地,但因從來沒有漢軍殺至,所以匈奴人猝不及防,被衛青大軍一路砍殺,斬殺七百餘級。衛青得勝而歸,其他三路漢軍中卻兩路失敗,一路無功無返。漢武帝因為衛青之勝,晉其爵位為關內侯。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讀者大大千萬不要以為只是殺了匈奴七百級就小瞧了此次勝利的意義。一直以來,在漢匈之戰,漢軍多是採取守勢,偶爾的進攻也很難取得像樣的戰績。如今衛青深入敵境斬首而歸自家卻傷亡不大,說明匈奴不是不可戰勝的,漢匈之間即將攻守易形,這為之後漢朝的大反擊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衛青此勝功不可沒。

打得單于遁逃的常勝統帥

有了初戰告捷打底,衛青對付匈奴的眼界更加開闊了,手段也更加豐富了。公元前128年秋,不等匈奴人南下掠食,衛青就再次以車騎將軍兵出雁門塞。這次他率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一路斬殺匈奴人首級數千顆,讓匈奴強盜嚐到了被人砍殺的滋味。訊息傳來,一向受匈奴欺侮的國人無不激動歡呼。

公元前127年,匈奴人為了報復漢朝,再次大舉入侵上谷、漁陽(治所在今天津薊州區)。匈奴人先是攻破遼西(治所在今遼寧義縣),殺死遼西太守,又擊敗了老將、漁陽太守韓安國,強行掠走漢地百姓兩千多人。

漢武帝見匈奴人公然與自己叫板,這可不能慣著,必須讓匈奴付出代價。於是,他派老將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則率大軍直搗匈奴人盤踞多年的河南地(河套地區)。衛青和李息密切配合,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向西繞到高闕(在今內蒙古杭錦後旗),一舉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絡。而後,衛青又率領精銳騎兵,連夜南下,直接攻擊隴縣西部,將白羊王和樓煩王包圍起來展開降維打擊。此前活躍在中國北方多年的樓煩部在衛青的打擊下從此再也沒了蹤影。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此戰漢軍不僅收穫了大量首功,就連活的匈奴人也抓了數千之眾,奪取的牛羊牲畜更是達到數百萬之巨。比這些戰功更重要的是,漢朝再次控制了河套地區,在水草肥美、形勢險要的河套地區設定朔方郡和五原郡,遷徙十萬內地百姓至此定居,修復秦將蒙恬當年所築的城寨工事。有了朔方與五原兩郡,匈奴再想悄沒聲地兵臨長安,就要考慮後路被斷的危險了。對於漢朝來說,利用這兩個郡積聚力量,作為前出基地更是順風順水。

此戰漢軍以最小的代價奪得了最大的勝利。作為此戰的最大功臣,衛青被封為長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戶。衛青的部將蘇建(蘇武之父)和張次公隨徵有功,分別受封平陵侯、岸頭侯。

嚐到勝利喜悅,有了河朔基地的漢武帝,在隨後的歲月里加大了對匈奴的打擊力度。公元前124年春,就在匈奴戰馬最瘦的時候,吃飽喝足的漢軍又一次吹響了進軍號。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衛尉蘇建任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任強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國相李蔡(李廣堂弟)為輕車將軍,全都隸屬衛青指揮。同時,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則從右北平郡(治所在今內蒙古寧城)出兵,共同夾擊匈奴。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這次衛青的主攻方向是匈奴右賢王。右賢王的“賢”是匈奴語“屠耆”的意譯,也就是聰明能幹的意思。按照匈奴習俗,以左為尊,故左賢王位次高於右賢王,左賢王一般由匈奴太子出任。即便如此,右賢王與左賢王、左谷蠡王、右谷蠡王合稱“四角”,是匈奴單于之下地位最高的貴族。一般來說,右賢王統治匈奴西方,正好與衛青的進攻方向重合。

右賢王這貨一直認為,西方沒有什麼搞頭,漢軍來此實在得不償失,因此根本沒有做好防備,甚至當衛青大軍打上門來時,他還在大帳中暢飲。

那一天,夜黑風高,匈奴族人早已休息,右賢王也喝得爛醉。聽到哨探報告右賢王就在前面大帳的訊息後,衛青按下心頭的激動,並沒有急著發動進攻,他要再等一等,等到匈奴睡得再熟一點,那樣殺起來才痛快,更能減少漢軍的傷亡。作為一名出身社會最底層的將軍,他深知人生無常,從來不想打傷亡慘重的仗,讓士卒橫死他會心痛的。這也是他受到漢軍將士歡迎的地方。

漢軍將士就在春天最寒冷的深夜裡,默默地等待著出擊的號令。直到夜色深沉,睏意襲來之時,衛青才冷靜地下令出擊。那些此前還昏昏欲睡的漢軍將士聞令立刻清醒過來,拉過早已餵過精料的戰馬,然後飛身躍上,綽起長槍硬弩,向著前方的匈奴大營衝去。

聽到營外萬馬奔騰的聲音,一些套馬的強盜從睡夢中睜開惺忪的睡眼,有些不知所措。個別機靈的覺得可能有事,就胡亂抓過外套,掀開帳蓬一角,想看個究竟。然而,就在他們伸頭之際,眼前閃過一道亮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些傢伙胡亂地丟掉了首級。

右賢王的衛士不愧是百戰精銳,他們反應迅速,叫起還打著酒嗝的右賢王,向他報告了這個足以讓他炸裂的訊息。右賢王驚的眼睛差點兒沒掉出來。不過,這貨也算是經過風雨的,知道這時候不能猶豫,立刻帶上自己的愛妾,在幾百名親衛騎兵的護持下,一路向北狂奔。作為馬背上的民族,一旦撒丫子跑起來,漢軍還真的難以追趕。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狂追了數百里,愣是沒有追上。

衛青沒工夫管跑得比兔子都快的右賢王,他還得可勁折騰右賢王留下的部眾。一番圍殺勸降之後,右賢王大營中除了一地的死屍外,光小王就抓了十多個,另有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超過百萬之數。毫無疑問,衛青又一次重新整理了此前由他保持的漢軍攻擊匈奴的紀錄。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聽說衛青這一仗居然打得匈奴右賢王夾著尾巴逃跑了,漢武帝高興得一夜無眠。第二天一早他就派出特使捧著印信,飛馬趕到衛青軍中,當場拜其為大將軍,加封食邑六千戶。同時允許他節制諸將,位在丞相之上。讀到這我們就可明白所謂“漢以強亡”的原因,正在此處。後世的朝廷,每每奉行以文官壓制武官的國策,到了明清,堂堂一品總兵官見了四品知府都要低眉順眼地賠小心,活在後世無比憋屈的年代,武將不揮刀自宮如何躲得過雞蛋裡挑骨頭的文官呢?

咱大漢就不一樣,大將軍位在丞相之上,想想就拉風。

漢武帝同時下令封衛青的三個兒子衛伉、衛不疑、衛登為侯。對此,衛青認為封賞太過,自己承受不起,上表堅辭,並請求推功於將士。漢武帝非常欣賞衛青的這種態度,雖然此次沒有給衛青的三個娃封侯,但後來還是封了。漢武帝按衛青提供的功勞簿,封賞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將為侯。李蔡跟對人了,竟然一戰封侯,可比那個將他帶上戰場的堂兄李廣強多了。

到了第二年春,大將軍衛青指揮公孫敖、公孫賀、趙信、蘇建、李廣及李沮六將,分領六路大軍,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斬首數千級而還”。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又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

此戰本來可以打完收功了,哪知卻出了意外。蘇建和趙信率領的三千騎兵突遇單于主力,一番廝殺後趙信當了叛徒。這貨本來就是匈奴人,如今回到匈奴懷抱,自然得到單于重視。於是,這貨轉過頭來,就向自己的戰友蘇建揮起屠刀,本就兵少力弱的蘇建哪裡還承受得住,只能拼命殺出重圍,孤身逃回漢軍大營。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見到渾身是血的蘇建,幕僚認為其喪師辱國,按律當斬,建議衛青斬殺蘇建以立軍威。哪知衛青卻表示,蘇建戰敗事出有因,而且能夠冒死逃回大營,足見其心向漢室。再說蘇建身為大將,即便有罪也該由皇帝處置,自己雖然有權執行軍法,豈可擅殺大將。於是,他命人將蘇建押回長安聽憑皇帝處置,最終保住了蘇建的性命。話說回來,如果這次蘇建被殺,以後興許就沒有了那位牧羊的蘇武同學什麼事了。

此戰前半段打得很出色,後半段卻因為趙信反水蘇建兵敗,只能算功過相抵,連累衛大將軍只得了些賞賜便沒下文了。不過,幾家愁來幾家歡,就在衛青因為蘇建兵敗頭疼時,他的那個大外甥,年僅十八歲的霍去病卻以八百騎殲滅匈奴二千人,順帶連單于長輩的首級也給帶回來了。小霍同學立刻被看著他長大的姨夫封為冠軍侯,在不久的將來成長為與舅舅齊名的帝國將星。

時間到了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經過數年準備,調集了強大的後勤補給兵團,用以保障衛青和霍去病各自率領五萬騎兵遠征匈奴。

按照計劃,由打仗又快又猛的霍去病攻擊單于主力,衛青則主攻左賢王。可是漢軍還沒出動,就從匈奴俘虜中得知伊稚斜單于去了東方。於是,漢軍緊急調整部署,由衛青西出定襄,霍去病東出代郡。

哪知道衛青的大軍出塞千里之後,卻意外地與伊稚斜的單于本部主力不期而遇。大敵當前,衛青命令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負責右翼包抄。他自己則親率左將軍公孫敖和後將軍曹襄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讀者大大從這幾位漢軍大將的名號上不難看出,照理最應該正面硬扛單于主力的是前將軍李廣才對,為什麼他卻在此戰中變成右翼助攻呢?

衛青這種安排其實是一種公私兼顧的安排。於公而言,李廣這人不善於指揮大規模騎兵作戰。對此,漢武帝看得透徹,特意囑咐衛青說,李廣這人年紀一大把,打大仗時總是掉鏈子,千萬不要安排他打主攻。於私而言,衛青安排自己的好友公孫敖跟著自己建功立業,以便早日將此前因事褫奪的侯爵掙回來。至於另一位副將曹襄嘛,也不是外人,他可是平陽公主與元配丈夫平陽侯曹壽的兒子,算是衛青曾經的少主,也是漢武帝的親外甥。衛青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當然也希望能夠分潤給少主些功勞。

漢初的時候,重號將軍和雜號將軍的區分並不太明顯,很多都是臨時指派的,像此戰的前後左右四將軍,就是由大將軍分派的。但是既然分派為前將軍,照理應該衝鋒在前才是,可是開打之初,衛青卻將前將軍與後將軍調了個,最終讓李廣的點兒背繼續升級。這在此前筆者關於李廣的文章中有過介紹,就不再囉嗦了。

衛青面對單于主力,毫不慌張,只是冷靜地下令公孫敖立刻將隨時攜帶的武剛車排成環形營壘,做好充分防禦。同時,他又命五千騎兵在外圍縱馬賓士,藉以襲擾敵軍,使其不能全力進攻武剛車陣。武剛車是一種既可運糧,又可助戰的多功能戰車,一旦罩上鐵甲,有點類似西漢版裝甲車。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作於單于的本部主力騎兵,那戰力絕對是槓槓的。這些傢伙見衛青擺出防禦陣型,立刻催動戰馬殺將上來。漢軍依託武剛車陣萬弩齊發,匈奴騎兵紛紛墜馬。這時,太陽即將落山,又颳起大風,霎那間飛沙走石、遮天蔽日。激戰正酣的漢匈兩軍顧不上惡劣天氣,只是忘情廝殺。

激戰之中,衛青猛然發現了戰機,立刻命令兩翼的漢軍急馳而上,藉以包抄單于本部。伊稚斜的軍隊或許個人戰力強過漢軍,但面對漢軍的犀利武器和堅固車壘,卻佔不到任何便宜,反而將銳氣消耗殆近。加之漢軍人數多於單于本部兵馬,因此伊稚斜擔心自己會被包了餃子,就在漢軍包圍圈尚未合攏之際,乘著由六頭騾子拉的大車,在幾百健碩的親隨的拼死保護下,衝開阻擋的漢軍,向著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此時,風沙猶烈,漢匈兩軍的搏殺仍慘烈無比。一個漢軍校尉抓到了一個匈奴貴官,逼問之下,才知道單于已乘著天色昏暗提前逃走了。衛青得報後,忙命部將輕騎追擊。

此時的匈奴大隊已經知道單于逃了,面對比他們還兇的漢軍,他們已沒了戰意,只得四散奔逃。衛青一面擊殺當面之敵,一面尾隨輕騎追擊單于。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在荒無人煙的大漠之上追擊數百人的逃兵,那個難度不是一般大,只有撞了大運的人才能做到。衛青這次顯然沒有那麼好運,不過漢軍一路追擊二百餘里,雖沒找到單于,卻找到了位於窴顏山(在今蒙古國杭愛山南)的趙信城。這裡本是那個二五仔趙信所築的城池,後來成為匈奴的屯糧之所。由於漢軍來得突然,趙信城中的匈奴守軍根本無法抵抗,只能落荒而逃,總算讓衛青打到了匈奴人的草谷。

衛青在趙信城中休整一夜,讓士兵們好好飽餐一頓,第二天,養精蓄銳的漢軍將帶不走的糧草全部燒掉後,才得勝班師。

此戰衛青所部總計斬俘匈奴單于本部一萬九千餘人,這些人可都是伊稚斜的看家本錢,一下折損這麼多,伊稚斜的心頭一定會流血不止。

在大軍返回的路上,衛青遇到了迷路失期未能及時支援的李廣和趙食其。李廣若能夠及時趕到補刀,匈奴的傷亡還會更大,說不定單于也要到漢地吃牢飯。然而,李廣卻因路痴症發作終究沒有封侯的機會了。

漠北之戰的另一路主力霍去病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讓匈奴人流血千里。這位天縱奇才的騎兵統帥先是打得左賢王幾乎成了光桿司令,然後飲馬北海,封狼居胥,建立了不世之功。此戰之後,匈奴人在漠南不敢立足,被迫向西北遷徙,十幾年間都不敢南下犯邊。

漠北之戰漢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損失也不小。出征的十四萬匹戰馬只有三萬匹返回中原,士卒傷亡數以萬計,兵甲物資損失不可勝計。大漢帝國可以說到了傾盡庫存也不足以供給士卒的地步。漢武帝被迫設定武功爵,用以籌集軍費。當然,與消除匈奴邊患振作國人士氣相比,這些損失還是值得的。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凱旋迴朝後,衛青沒有得到增封食邑的賞賜。其部將除了少數人外,也沒有得到特別封賞。漢武帝只是為了表彰衛青、霍去病的戰功,將二人分別加封為大司馬大將軍和大司馬驃騎將軍,代替太尉共同掌管國家日常軍政。此時的衛青,勳業正隆。

平穩著陸的柱國之臣

衛青與霍去病是一對互相信重的甥舅,並非像某些人說的那樣一山不容二虎。當年,李廣因為不願面對軍法審判,因此自殺謝罪。對此,衛青充分理解,不再追究。哪知李廣的兒子李敢是個愣頭青,非要找衛青理論,甚至毆殺衛青。這在軍中可是死罪,衛青也並未計較。

可是作為李敢的頂頭上司,同樣血氣方剛的霍去病卻受不了有人如此欺侮自己素來敬重的舅舅,竟然在上林苑打獵時,突發冷箭射殺李敢。因為漢武帝的包庇,霍去病才逃過一劫。對此,衛青也是非常感動的。後來,對於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衛青也是很照顧的。就這樣,衛霍結成一體,成為朝中最耀眼的明星。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衛青為人既嚴整又溫厚。他的嚴整讓人敬畏,他的溫厚讓人親近。當年淮南王劉安打算謀反,就怕大將軍衛青會統兵鎮壓。他曾問謀士伍被衛青是個什麼樣的人?伍被說自己聽跟隨衛青出征匈奴的好友說:“大將軍通曉軍事,能征慣戰,且作事規矩,謹守禮儀,號令嚴明,沒有人敢在他面前失禮放肆。同時,他又率先垂範,關心士卒,安營紮寨之時,士兵未喝上水,他絕不先飲。軍隊出征歸來,他總是最後一個過河。皇帝賞賜的財帛,他總是轉贈給下屬軍官。總之,衛青的表現是古代名將也很難比擬的。”聽了這話,劉安默然無語,半晌才道:“朝臣皆好對付,只要大將軍是個勁敵,大將軍若在,要想謀反指定崴泥!”

朝中有個槓頭叫汲黯,見到群臣都按照漢武帝的指示向大將軍行跪拜之禮,他卻只是行揖禮。有人勸他一定要按響應皇帝號召,對大將軍表示出應有的尊重。哪知他卻說:“大將軍是那種因為有人行揖禮,就不受尊重的人嗎?”衛青聽說汲黯槓自己,不僅不生氣,反而對他愈發恭敬了,還時不時地向他請教問題。由此亦可看出,衛青絕對不是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就在衛青如日中天的時候,他的姐姐衛子夫卻恩寵日衰。漢武帝是位超長待機的雄主,自然不會專寵一人。當年他能夠對衛子夫春風一度就拋之一邊,也可見他絕非專情之人。隨著衛子夫的失寵,太子劉據變得神經質起來,這也是史上所有太子的通病,既希望老爹長壽,又怕老爹長壽,那種在老爹眼皮底下度日如年的感覺真的不好受。漢武帝覺察到兒子的煩惱後,就主動找到衛青表示自己太能造了,希望有個像劉據那樣安靜的太子,將偌大的家業傳承下去。

聽到舅舅轉發的父親的微信,太子終於安下心來,繼續處於待機狀態。有衛青這尊舅舅級大神坐鎮,那些準備落井下石的傢伙只能洗洗睡了。

就在衛青不再年輕的時候,他卻迎來一場黃昏戀情。衛青昔日的主人平陽公主據說是剋夫命,先是剋死了體弱多病的平陽侯曹壽,又讓二婚丈夫汝陰侯夏侯頗死在了自己前面。如今有人跟他說衛青也沒了夫人,正好與她般配。平陽公主見過年輕時衛青縱馬飛奔的帥氣模樣,也很心儀,可他畢竟曾是自己的騎奴,這種跨越原有階級的婚姻能幸福嗎?

就在平陽公主為難之際,有人前來說項:“長公主啊,你千萬不要拿老眼光看人。現在的衛青不僅是皇帝最信任的軍中第一人,還爵封長平侯,就連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列侯,甚至他還是你兒子的上司,你和他實在是太般配了!”這個人可能還有句話沒說,那就是以衛青的性格,估計在公主面前一定是個聽話的好男人。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平陽公主覺得那人說的對,就進宮找皇后衛子夫說起此事。衛子夫將此事告之漢武帝,漢武帝對這種親上加親的事自然樂於玉成。於是,公元前115年,衛青受命娶平陽公主為妻。這對人到中年的夫妻在此後的歲月裡成為貴族圈中的模範夫妻,只是可惜他們的黃昏戀來得晚了些。

衛青尚公主,掌兵權,又是太子的舅舅,古今的強勢外戚不過如此。功高如此的他如何讓皇帝放心了?除了日常的低調,絕對不干涉權力範圍之外的事外,衛青亦不養士,門下除了國家配屬的掾吏外,幾無別的私屬。霍去病在這方面和舅舅一樣,他那句名言“匈奴未滅,何以家為”,其中的“家”亦有此種含義。堂堂冠軍侯的“家”可不是現代人的三口小家,那可是相當於春秋戰國時卿大夫的家,是可以豢養私人勢力的。見衛青、霍去病從不培樹“私人勢力”,漢武帝能不歡喜嗎?又能打仗,又聽話,關鍵是還沒有野心的好部下,哪個君王不喜歡?這也是衛青功高卻無震主之威,得以與漢武帝君臣始終的重要原因。

至於有人說衛青的上位固寵,全是憑藉裙帶關係,最早靠姐姐,後來靠老婆,那就太小看權力之爭的殘酷性了。漢武帝為了自己的權力殺過的至親還少嗎?就連他的嫡長子都沒躲過父親的追殺,更何況是姻親呢?再說,衛青真正成為帝國參天大樹時,衛子夫已然色衰愛弛了,如何還能影響皇帝的決斷?所以說衛青能夠成為帝國軍界的常青樹,靠的是實力加品行,讓皇帝用著趁手,用著放心。這才是衛青不敗的秘密。

衛青:從奴隸到將軍的非典型外戚

公元前106年,為大漢帝國雄強天下立下不世之功的衛青,走完了從奴隸到將軍的輝煌一生,死在了姐夫兼小舅子漢武帝的前面。漢武帝傷心不已,賜諡曰“烈”。根據諡法,“

以武立功,秉德尊業曰烈

”,以衛青的一生功業考之,確屬量身定製。不僅如此,

漢武帝為紀念衛青的彪炳戰功,在自己的千年福地茂陵東北修築了一座陰山形狀的墓冢,以彰顯衛青的武功。這也成為後世名將可望而不可及的殊榮。

公元前91年,改變大漢帝國未來的巫蠱之禍不期而至,失去了舅舅庇護的太子劉據身死魂滅。其親信黨羽受牽連者數以萬計,其中就包括了衛青的後人。有人就以《漢書》記載“衛氏悉滅”推斷衛青的後人被團滅。

其實不然,所謂的“衛氏悉滅”只是衛家親屬中掌權的那些人悉數被滅,如衛皇后、衛太子、諸邑公主和陽石公主(衛子夫和漢武帝的女兒)、丞相公孫賀及衛青的長子衛伉都跟著吃了瓜落。由此可見中國人文字遊戲的精準,如果真是團滅,會用“族滅”或“族”的。至於衛青的小兒子衛登,要麼是因為年紀小,要麼是幹吃飯不管事,所以並沒有受到牽連。

到了漢宣帝時期,論起親戚來是漢宣帝舅姥爺的衛登,被漢宣帝下詔復其爵位,並獲得賜錢五十萬。衛登的後人衍生出漢末著名計程車族河東衛氏,美男子衛玠就出自河東衛氏。只不過,此時的衛氏已經徹底洗去了滿身征塵,變成了一個儒學世家。

圖片來源於網路

END

Tags:衛青匈奴漢武帝漢軍衛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