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由 廣言人文 發表于 人文2023-01-19

簡介”釋義:明朝的宋濂學士曾經為《護法論》這部著作作序,序中寫道:“人的真性玄妙澄澈,正如同頭上的天空,與物渾然一體,而沒有界限區別

如何辯才無礙

今閲東瀛釋書《護法漫筆》一冊,此冊由松平冠山寫於十九世紀初。喜其短小,譯一番,與眾共享。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宋永明延壽禪師說:“名字如塊,真理如人。無明痴犬逐名言塊,種智獅子得理亡名。”今文白對照釋義,不冀執道行間,但求得意忘言耳。

序言部分

句讀及簡體錄入如下: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1

禪門之盛,宋為最焉。魁偉之士,從遊叢林,精修投機者不鮮也。張無盡、黃山谷之輩,其人也。當時諛聞之徒,膠執妒議,無盡為護法之論,以禦焉。蓋真實扶教,不得已之志也。

釋義:

佛教禪修的興盛在宋朝時期最為興盛,很多顯揚聞達之士交接叢林人士,一心精修,參悟禪機。當時這樣計程車大夫很多,比如張無盡(張商英,字天覺,號無盡居士)、黃山谷(黃庭堅,號山谷道人)等人,就是如此。但有一些道聽途說、捕風捉影的人,對這些追隨佛法計程車大夫們充滿了固執偏見,甚至心懷嫉妒,漫天非議。因此,張無盡便挺身而出,寫出了《護法論》,作為回擊。他以真實行動護衛釋教,的確是不得已而為之。

2

明宋學士序之有言曰:“妙明眞性,有若太空,與物無際,圓妙而通,尚何一法之可言哉!太樸旣散,誕勝真漓,營營逐物,若迷失四維。佛以慈憫,說法度生,遵而行之,若見日而辨方焉。不深德之,反從而詆斥之,猶挾劍自傷,初無損於大法。”

釋義:

明朝的宋濂學士曾經為《護法論》這部著作作序,序中寫道:“人的真性玄妙澄澈,正如同頭上的天空,與物渾然一體,而沒有界限區別。這種圓妙通達,並非一種法可以談論得盡的。原始質樸的大道一旦潰散,荒誕不經勝過真純無妄,人便會迷失東西南北。佛陀慈悲,方便說法,度脫芸芸眾生。世人如果遵從而行動,正如同看見太陽,從而能夠辨別方向一般。但總有人面對這種慈悲憫人不感恩戴德,反而不明就裡,追隨無知之人,詆譭排斥佛法。這種作派正如同拿劍傷及自己,卻於正道大法並沒有什麼妨礙一樣。”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3

信哉言也。今昇平之俗,誇謗而排法。我徒或辨之,業不嫻綴屬,言之不文,何孚於世邪?冠山老矦,以蕐腴之胄,夙謝紛華,不屑世諦,銳意眞乘,可謂火中之芬陀矣。

釋義:

道理的確如此。如今正值承平之際,世風浮誇,誹謗而排斥佛法。佛門中人有的辯解回擊,但如果不善於連綴文辭,提筆卻缺乏文采,又如何能讓世人信服其中的佛理呢?冠山老矦本是富家之後,但其平素拒絕世事繁華,對世俗趨之若鶩的仕途經濟學問向來不屑一顧。他一心追求真義佛理,真可謂烈火中綻放的芬陀利華(白蓮花)。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4

邇有《護法漫筆》之作,文辭典雅,事理瞭然,可以訓迪闡提,而斷群疑焉。讀之再四。第患其易卒也,從此以往,謹俟其二筆、三筆之相繼出焉爾。

釋義:

松平冠山近來寫有《護法漫筆》,其中文辭非常典雅,闡述事理令人心下洞明瞭然,可以起到教誨開導闡提(不具信或斷善根的眾生)的作用。此外,它也能剖斷群疑。我反覆閱讀,愛不釋手,擔心讀完之後,沒有後續之作。因此,便盼望著他早日寫出護法二筆,護法三筆等等,相續不斷。

文政丁亥二月之吉

文政丁亥(1827年)二月吉日

南山道人古梁敬書

洞會書屋藏

東瀛《護法漫筆》序:正因佛理精深,更需言之有文、辯才無礙

Tags:護法釋義無盡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