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始創宮保雞丁的他還有這樣一段治水美譽

由 中國水事 發表于 人文2023-01-18

簡介丁寶楨並非水利專家出身,但他為官一任責有攸歸,心繫百姓民生最關注的防洪、灌溉、水運治水要事,兩治黃河水患,完成都江堰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復,開通四川至貴州雲南數百公里的鹽運航道

敗於垂成指什麼動物

關於宮保雞丁到底是辣還是甜

網友們爭論不休

但你們知道宮保雞丁這道菜的始創者是誰嗎?

他就是我們今天《治水廉吏》欄目的主角

丁寶楨

咸豐三年(1853年),33歲的丁寶楨考中進士。人稱“丁宮保”,其實“宮保”是榮譽官銜,是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封其為“太子太保”,別稱“宮保”,後人也就稱呼其為“丁宮保”。

始創宮保雞丁的他還有這樣一段治水美譽

宮保雞丁 資料圖片

清同治六年(1876年),丁寶楨任山東巡撫時,家廚常烹製的“炒雞丁”是他最喜歡吃的一道菜。待丁寶楨入川后,根據四川吃辣的食俗,在烹調中又加入了辣椒。每次丁府宴飲,丁寶楨都會用這道菜來招待客人,深受客人讚譽。

人們為了紀念丁寶楨,就把丁寶楨發明的這道菜命名為“宮保雞丁”。

但其實丁寶楨最值得人紀念的是他不畏權貴、整治水患的為民情懷。

始創宮保雞丁的他還有這樣一段治水美譽

丁寶楨 資料圖片

丁寶楨

(1820—1886年),貴州平遠州(今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人。清代名臣。他積極參與洋務運動,1875年創設山東機器局,還曾興辦學堂,傳播近代科學知識,堪稱時代先驅。

丁寶楨並非水利專家出身,但他為官一任責有攸歸,心繫百姓民生最關注的防洪、灌溉、水運治水要事,兩治黃河水患,完成都江堰當時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復,開通四川至貴州雲南數百公里的鹽運航道。在任山東巡撫、四川總督期間上奏的400餘摺奏章中,關於治水相關的多達65折。

1871年,黃河山東鄆城侯家林段大堤告急,“災民田廬漂沒,資糧悉已無存,蕩析離居,極為可憫”。正在病假修養的丁寶楨,聞訊急赴決口處視察。他一面上奏朝廷,截留運河漕糧四萬三千石以賑濟災民,一面擬定封堵方案,組織人工晝夜施工,並親赴工地督辦,“

與役夫同艱苦,人情和樂,爭先趨事

”。巡撫大人躬親力行,不僅決口提前合攏,原擬用銀三十六萬兩,實際也只用了三十二萬八千兩。朝廷對丁寶楨的功績予以表彰,稱其“

艱鉅獨任、功成迅速、給予優敘

”。

侯家林堵口,是近代山東第一次大規模的黃河堵口工程,為後來的黃河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參照經驗。

始創宮保雞丁的他還有這樣一段治水美譽

丁寶楨撰文書寫黃河障東堤碑 資料圖片

同治十二年(1873年),銅瓦廂河道再次決口,導致下游山東東明一帶河段亦被沖決,鉅野、濟寧、嘉祥等州縣悉數被淹,微山湖、南陽湖等湖澤連成一片,水面寬至數百里,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地。此時的丁寶楨,正在老家貴州平遠掃墓省親,獲悉後星夜兼程趕回山東。目睹慘重的災情後,丁寶楨寢食難安,自責道:“千百萬民生之顛連不為補救,撫心何以自安?”在他統籌下,治堵工程排除種種艱難,得以在光緒元年開始。已過了知命之年的丁寶楨,親自審查制定了“

堵合決口、引歸舊河

”的施工方略,並晝夜駐守在工地督導搶修,歷時四個多月,工程終告完工,水患逐漸退卻,百姓回還家園。原先預計需銀九十八萬兩,實際只用了五十四萬兩。光緒皇帝對此極為欣慰,頒旨稱讚丁寶楨“

力任巨艱,督牽有方

”。

1876年,丁寶楨調任四川總督,又開啟了十年治蜀的程序。其時,都江堰年久失修,水患日甚,且每年都因為春灌無水,導致農民連年到官府群體上訪。於是,丁寶楨上任第二年便開始了組織大修都江堰的工程。丁寶楨將都江堰分水魚嘴等重點堤堰部位全部改用條石修砌,意在修建成永久性的防洪堤,以免“歲修累甚”。然而,工程剛竣工,岷江就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大洪水並歷時一月之久。儘管整體上新整修的都江堰工程質量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但部分工程仍被毀壞。當時恰值洋務運動與守舊勢力爭鬥,守舊派勢力藉機要求調查身為洋務派中堅的丁寶楨。調查表明,不僅工程符合技術規範,也沒有查出貪腐問題。但清廷仍以“堰功敗於垂成,復蹈明之覆轍”為由,將丁寶楨降級,仍保留總督之職。丁寶楨並未怨天尤人,反而自備經費,再次興工修治,到1880年終於功成,

灌溉面積由原來的一萬畝擴大到十幾萬畝,結束了都江堰百年不治的歷史

始創宮保雞丁的他還有這樣一段治水美譽

丁寶楨大修都江堰結餘銀兩修“普濟橋” 資料圖片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對清代官場腐敗亂象的形象揭露。丁寶楨卻出淤泥而不染,廉潔自律、勤儉持家,一生從不為利益所動,人們贊其“

清風亮節,冠絕一時

”。

參考資料

《丁寶

楨——

一代名臣治水患》《丁寶楨:剛正清廉的中興名

臣》

稽核

丨陳銳

監製

丨樊弋滋

文案、責編

丨王瑜

排版

丨羅景月

校對

丨孟京

Tags:丁寶楨都江堰宮保宮保雞水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