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由 安納德yenan 發表于 人文2023-01-12

簡介鄉村可以說是城市的母體,而鄉村的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最普通謀生手段,土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現在不光是農村人,就是許多城裡人也與泥土有著難捨難分的情愫

鄉土人士什麼意思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鄉村總會讓人聯想到一個富有詩意的地方,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鄉村成了貧窮落後的象徵,也不再是人們錦衣榮歸的去處了。但有一點不能否認,那就是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指出的觀點: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我很贊同。即便“土裡土氣”在如今已成為帶有藐視意味的詞彙,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其實我們都是“土人”,到現在骨子裡也依然儲存著在鄉土社會里養成的習慣。

鄉村可以說是城市的母體,而鄉村的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最普通謀生手段,土是安身立命之本,所以現在不光是農村人,就是許多城裡人也與泥土有著難捨難分的情愫。前段時間和姐聊天時,她說爸媽到農村整了一小塊地,自己種了點菜;包括平時也能看到城裡人費盡心思劃一小塊地種上些許蔬菜,亦或是在自己家的陽臺種點花、種點菜等等。費孝通對此也提起兩個故事:一是中原人到了內蒙古這個最適合放牧的草原,依舊鋤地播種,像是往土裡一鑽,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二是遠在西伯利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能不能種地。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中國鄉土社群的單位是村落,這是個熟人社會。種地的人搬不走地,像長在土裡的莊稼一樣紮根於此,於是,鄉村社會產生了地方性的限制,它的流通性不強。而在此環境下,人和人的關係也形成了一種特色:每個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著長大的,在孩子眼裡周圍的人也是從小就看慣的。就像這次回家,遇見陌生的前輩問我是誰,如果直接通名報姓他未必能知道,但一提我是誰家的孩子,那他就什麼都明白了:哦,原來你是那誰誰家的,我知道你。

在鄉土社會中,人們由於長時間一起生活,彼此之間很熟悉,甚至可以透過聲氣辯人,如家裡來客人,不見面便可聽腳步聲辨別來者是誰。即使今天生活在現代都市,但是一不留心,鄉土社會里所養成的習慣還是會支配著我們。比如有人敲門要進來,你問是誰,他十之八九會回答:我。因為在我的認知裡,你得用聲音辨認出我是誰,用不著通名報姓。這表示,我們原本是在熟人中生活的。

幾年前單位來了一個新同事,行李箱裡有一個裝得挺實的塑膠袋,裝的是家鄉的泥土。我想,箱子空間有限,能帶的自然都是些有用的東西,那麼,故鄉土的寓意便是防治水土不服。或許有了泥土,心裡能感到踏實些。

土在我們的文化裡佔有重要的地位。我們是人口大國,也是農業大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紮根於土地;我們是土地的兒女,從土地裡走來,靠土地生存,在土地上繁衍生息,而它也儲存著我們過去,和我們愛過的人的骸骨。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s:鄉土鄉村泥土我們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