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由 云云雲初夏 發表于 人文2023-01-12

簡介所以,駱賓王不禁對蟬感嘆:“濁世昏昏,無人相信你的高潔,除了像我這樣的人之外,還有誰能夠知道你的心意呢

奈何憂崩墜乎是什麼特殊句式

“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尋常的蓮花到了宋代周敦頤的筆下便顯出不尋常的風采:“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和雍容富貴的牡丹相比,蓮的清幽、高潔、雅緻和遺世獨立的個性,更見細水長流的君子之風。周敦頤將對生命的獨特體驗融合在其中,表面是讚頌蓮的清香,實際卻表達了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理想人格。這種“託物言志”的手法正是古人歷來所推崇的。

當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被賦予了生命和感情,人們就很容易與自然惺惺相惜,休慼與共。哪一朵花正巧綻放了心中的情懷,哪一聲蟲叫唱出了曾經的憂傷與曖昧,那些潛藏在草木中的聲音,似乎與人類的心靈達到了某種共鳴。鳥語花香,是自然界的聲響,也是人們心聲的外放。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在獄詠蟬》

這是初唐詩人駱賓王的一首名作。寫作此詩的時候,駱賓王因得罪武則天被收監下獄,故而此詩名為《在獄詠蟬》。秋蟬聲聲,駱賓王在監獄裡聽得陣陣心寒,一個“客”字意味深長。駱賓王覺得自己本不屬於此處,卻被關在牢中,所以他把自己當成客人。如此的心境,更禁不住蟬鳴。看到秋蟬黑色的羽翼,想到自己已經白髮蒼蒼,人無兩度少年時,自己也曾和秋蟬一樣高聲鳴唱,可如今卻被囚禁在獄中,一事無成。

這裡的“白頭”語意豐富。漢代卓文君因司馬相如移情別戀,寫下“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的詩句。駱賓王在此用“白頭”,寫出了自己不足四十歲鬢髮花白的憂慮,也寫出了為情所傷的慘痛,可謂一語雙關。而這種黑與白的對比,不但令他傷感,也令聞者為之嘆息。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第五、六句寫的依然是蟬。說露水很重的時候,蟬因為蟬翼沾了秋露,所以沒辦法振翅高飛;風聲呼嘯時勢力很大,那麼小小的秋蟬,再大聲的鳴叫也很容易被風聲淹沒。所以,駱賓王不禁對蟬感嘆:“濁世昏昏,無人相信你的高潔,除了像我這樣的人之外,還有誰能夠知道你的心意呢?”此話似在對蟬低語,實則也是在安慰自己。蟬的心事沒人知道,難道駱賓王的志向就有人明白嗎?由蟬到人,層層遞進,最終將蟬的處境與人的心境合在一起。詩作結尾絲毫不見淺浮之意,反而頓挫有力,沉思哀婉,可見功力深厚。

駱賓王寫作此詩後不久便被釋放。但他出獄後繼續反對武則天當政,寫下著名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號召天下人群起討伐武則天。武則天看過他的檄文後,非但不怒,反而大讚其文采斐然,並感嘆這樣的俊才流落在朝堂之外,甚至成為逆賊,實在是宰相的失職啊!可惜的是,駱賓王投身反叛軍,最終兵敗身亡。但也有傳聞說,他逃到山裡隱居,九十歲大壽而終。不管身後傳說有多少種,他生前並沒有得到重用。當然,若是願意服從武則天的統治,以駱賓王的才學,自是不必只讓秋蟬來聽他低吟淺唱的。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但其實“詠蟬”也是一種文學傳統。清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裡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古人常說“餐風飲露”,正是用蟬的清高,傳達做人的風骨。而在唐詩中,最早誕生的一首詠蟬詩,不是駱賓王的作品,而是出自虞世南之手。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虞世南《蟬》

“緌”是古人帽帶下垂,結在下頜的部分,類似於蟬的觸鬚。垂緌是官宦、顯赫人士的一種身份象徵。第一句的意思是說,蟬垂下帽纓般的觸角吸飲清甜的露水。第二句說,蟬長長的鳴叫聲從稀疏的梧桐樹葉裡飄出來,非常響亮。這是什麼原因呢?最後兩句給了合理的解釋:只要身居高位,並不需要借秋風吹送,聲音自然可以傳得很遠。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虞世南的意思是:一個人志存高遠,其人格魅力顯著,自然不需要靠權勢、地位來樹立自己的聲望。只要立身高潔,必然聲名遠播。

這首《蟬》被唐人列為“詠蟬三絕”之一。駱賓王說“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一種不得志的抱怨;而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卻顯示出淡定的氣質、自省的精神。難怪唐太宗稱讚虞世南有“五絕”,認為他“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等方面均是上品。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所謂“詩言志”,正是這個道理。古人詠蟬、詠春、詠梅,其真實意圖都不是為了描寫單純的自然,而是將自己的感情投射到大自然的世界裡,山川、江流、萬物,都奔騰出一種永恆的氣度,樹木、蟲鳥、花草,也都派生出無窮的理想和志趣。比如,歲寒三友“松、竹、梅”是靈魂純淨、人格高尚的代表,“蠟炬成灰”常被用來形容無私的奉獻,“落葉歸根”則體現了對故鄉的眷戀。在這些詠物的作品中,最著名的自然是陶淵明開創的“詠菊”詩。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菊花,沒有牡丹的華麗,蘭花的名貴,卻常常以迎風傲雪之姿態,獨得文人的喜愛。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菊花》

詩人從比喻入手,將菊花與陶淵明的氣質迅速對接。

陶淵明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靜謐的菊花小院是陶淵明隱逸生活的象徵,也是他躲避塵世煩惱的棲息之所。元稹說,繞著這個院子走了很久,這裡菊花盛開,彷彿是陶淵明的住所,環境非常清雅。太陽已經快要落山了,我還是流連忘返,不忍離去。並不是因為我偏愛菊花,而是因為一旦菊花凋謝,自然界也便沒有別的花好欣賞了。只此一句,便點出了元稹愛菊的原因。

三首經典唐詩,草木心聲,志士情懷

菊花歷盡風霜,通常是百花中最後凋落的一種。許多溫室裡的花朵早早凋謝,唯有菊花,可以迎風傲雪,守候最後的絢爛。也因此,在百花凋零的季節,人們會偏愛依然綻放的菊花,歡唱她的風骨,頌揚她的堅強。而元稹在這後凋的菊花中,參悟到的不僅是自然的哲理,還有人生的操守和堅持。

可見,元稹雖是詠菊,卻與駱賓王、虞世南他們一樣,都是透過對吟詠之物的稱頌,來寄託自己內心的理想與感情。“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唯有準確捕捉到詩人的真實用意,才能真正解開詠物詩的謎團,開啟詩人的內心世界。

Tags:駱賓王菊花秋蟬虞世南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