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由 哲思火炬 發表于 人文2023-01-06

簡介萬物本來沒有名稱,是人賦予了萬物以名稱,人同時也賦予了理解世間萬物背後運轉本質的“道”這個名稱,人類對“道”乃至對世界萬物的理解都是透過“名”即命名來實現的

不存在是存在嗎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道德經》第一章

釋義:

世界的“道”,如果由人去說道,說出的就不是世界本來的“道”。

對世界的意義,如果由人去規定,規定的就不是世界本來的意義。

萬物在天地未孕育之時,用“無”來命名;成為萬物後,用“有”來命名。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道德經》又名《老子》

人們對“道”的理解既然容易產生誤解,所以老子才說:“道,可道,非常道。”,即道不可以由人強行來理解,而《道德經》中的“大道”,這才是人們真正要理解的“道”,不同於人所強行理解的那個“道”。

緊接著老子才又說:“名,可名,非常道。”“名”指“名稱”。萬物本來沒有名稱,是人賦予了萬物以名稱,人同時也賦予了理解世間萬物背後運轉本質的“道”這個名稱,人類對“道”乃至對世界萬物的理解都是透過“名”即命名來實現的。

人在給事物起“名”以及用這個“名”來稱呼事物的時候,同時還將人對事物的理解到的意義同時賦予給了“名”。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人們把花賦予“美麗”的意義

就如同人們把長得美麗,富有香氣的植物賦予花的名字,同時花又可以指代人的美麗。如果我們把一個人比喻花,這裡並不是指,這個人長得像花,而是我們把花美麗的含義抽象出來賦予給了了一個人。

再於是,當我們試圖去歸納出“道”中所蘊含的最本質的概念的時候,我們可以這樣解釋——

“道”是世界存在與運動的根本規則,世界萬物存在和變化的一切現象,都可以在“道”中找到原因,所以,“道”是維繫世界的根本規則,不管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道”都在發揮著根本性的作用。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道”驅使著星辰變化

而老子認為,人之所以能夠把握住“道”的關鍵,則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道”自然呈現,二是“人”自我超越。

我們可以透過歸納樹木的花開花落與動物節律作息來探尋生命的奧義,最終了解細胞的構成;我們可以透過總結月亮的陰晴圓缺與大海的潮起潮落,最終構建太陽、地球與月亮的運轉模型。

一方面是因為統治自然的法則自然呈現到了我們的面前,另一方面則是源於人對於自我的超越,不斷試圖歸納總結,啟迪智慧。

而人能抓住並且領會“道”的關鍵則是世界萬物不是靜止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動之中。

月有陰晴月缺,人有悲歡離合,萬物也都在經歷著“從“有”到“無”,從“無”到有”的變化。

所以萬物並不是永恆存在的,任何事物都會經歷著從不存在到存在,再由存在到不存在的過程。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世間萬物都經歷著“從無到有”的變化

事物在存在時,有著具體的形態,老子將其命名為“有”;事物在不存在時,沒有具體的形態,老子稱其為“無”。將存在著的萬物命名為“有”,比較容易理解;然而,事物不存在了,為何還要去命名呢?這個就不太好理解了。

在《老子》一書中,“無”是老子經常講到的,又是格外重視的,因為“無”的作用經常被人所忽視。萬物的“生”,是由“無”到“有”;萬物“死”,是由“有”到“無”,正是因為有了“無”,世界才能運動,萬物也才能夠相互轉化。

存在與不存在?看老子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你注意到了“雨後春筍”這一現象的變化

就如同雨後發芽的春筍,一開始你注意到泥土裡並沒有任何植物,而春雨過後你偶然發現了春筍,於是你意識到了春筍的突然出現,並試圖歸納其背後的原因。

這也正是因為世界萬物經歷了“從無到有”的變化,你才得以感知它的存在,並使圖歸納出現象背後的本質。

於是人們開始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歸納總結各種層出不窮的現象,試圖把握背後蘊涵的真理,不斷革新自己的實驗方法的時候,人們對自然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對於掌握的方法運用的也就更加嫻熟,社會自然也就更加進步,我們的生活同時也就更加美好。

- The End -

期刊目錄:《老子》第一章:“有”與“無”

作者 | 一夜飛渡鏡湖悅 | 一群熱愛智慧的人

參考資料:《道德經》

《道德經句讀》

《道德經的現代意義》

Tags:萬物老子理解道德經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