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由 愛讀書的百合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當一個有學問的人,只會讀書,而看誰都不順眼,是一場災難

讀書與做人之間有什麼關係

在《青年與學問》中,作者唐君毅說:

學問之道,本不限於讀書。德行的修養,內心的開悟,是一種學問。

當一個有學問的人,只會讀書,而看誰都不順眼,是一場災難。

看人順眼,是靈魂深處的修養,而最好的修養,是欣賞別人的優秀,用書中的滋養,擁有人情世務的洞達。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會讀書,讀好書,用書中的道理來踐行生活,才是最好的修養。

看別人不順眼,是因為讀書不夠

唐君毅在《青年與學問》中提到:千萬不要以為我們不讀書,只憑我們之天賦的聰明智慧或思想能力,真可直接去讀自然宇宙人生社會這部大書,而自己讀書其深微廣大的意義來。

對於社會這部大書來,看起來容易,實則難懂。

有這樣一個故事:

小陳在單位看誰都不順眼,不是嫌棄小張太拖沓,就是嫌棄小李話不中聽,要麼是嫌棄小王只會巴結上司。

整天滿腹牢騷,似乎除了他自己,誰都有問題。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因為看別人都不順眼,也讓小陳越來越憤慨,覺得別人都一身毛病,埋怨來埋怨去,最後自己跟誰關係都處不好。

很多時候,我們和小陳一樣,只是看到別人的問題,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

在心理學中小陳的這種思維就叫

人格失調症,也就是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別人,而完全看不到自己有什麼問題。

讀書是一面鏡子,可以照見別人的優點,也可以照出自己的缺點。

透過書籍,滌盪心靈之鏡,透過讀書增加思維的廣度以及思想的深度。一個人只有走過他人已走過的路,才能走得遠。

同樣一個人只有思想過前人所思想,才能進步得最快,讀書不止是做學問,更重要的以心靈之鏡,增加修養,透視自己

看別人順眼,才是最好的修養

讀書要活看,不要死看。做人一是,要相信他人的話,要看別人順眼。

一個人越是看別人順眼,這個人越能成大器。

看別人順眼,其實就是看自己順眼。人眼裡的東西,往往都是鏡映,你眼裡有什麼,才會看到什麼。

在《天道》中丁元英是一個很厲害的人,但他卻沒有一點架子,哪怕是對見利忘義的葉曉明和劉冰都很順眼。

為了幫助葉曉明和劉冰,丁元英沒有收一分錢,純粹扶貧性質幫助他們,但這兩個人卻一再懷疑他的出發點,遇到一點點有損自己利益的事,立刻想要跑路走人。

換成其他人,遇到這種忘恩負義的人,都會特別生氣,但丁元英表現得特別淡定,只是說: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想清楚了就好。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一點沒有遇人不淑而覺得看這些人不順眼,這才是丁元英好的修養和大器之處。

器之大,在其能容物,人心之在,首先表現於其能信與願信之量。

對於丁元英來說,他讀了很多書,自然氣度和思想跟一般人也不同,從書中悟道,再從悟道中開悟。

看別人順眼是悟,是疑後的開,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菰蒲深處疑無地,忽有人家笑聲語。

只有看別人順眼,才能贏得尊重,才能彰顯自身修養。

多讀書,才會看誰都順眼

聽讀書閱讀,不能偏廢,善聽者之謂耳聰,善閱讀者之謂目明。

人在讀書時,一點一滴的知識,都會關聯成線,從蛛網,從點到面,從面到體,無論是心靈還是認知,都會逐漸廣大而開闊。

你若看別人順眼,先要反思是不是自己修養不夠?這時候不妨去多讀書。因為大部分錯誤思想,都在於思想與認識的不同步。

多讀書的時候,才能認識到更深、更高、更遠,從一個問題中發現更多潛藏的問題,從一種事物中得到隱含事物的通用道理。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從讀書中獲得極深,登高,知遠的能力,個人修養也會日益提升。

常讀書,讀好書,就能覺悟。覺是覺悟,是知,效是效法,是行。讀書最大的作用就是由未知到已知,從混沌到覺悟。

無論是思維,思維,還是科學,文化和歷史,離不開文字,讀書可以從人之性理,性情到個人修養,都會有一種超自然生存之道,再到平天下,治天下。

一來成就自己,提升修養,二來開拓文化,祛除驕傲、傲慢以及個人的浮躁。尤其是在流量時代,大部分人都容易焦慮,有種看誰都不順眼的憤慨

這時不妨多讀讀書,將精神歸向樸厚,當我們真誠相信一個人的時候,就能忘掉自己狹隘的認知,從而具備真正的智慧,看待別人。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當我們讀過了很多書,學會了更多知識,才知道人生所遭遇的命運,想要的個人價值都需要自己去賦予。這本《青年與學問》講了哲學,文學以及讀書的方法,也推薦給你

人為什麼要讀書?這是我聽過最好的回答

青年與學問

¥

31。84

京東

購買

讀書,做學問,將學問變成自己的能量場,這才是一個人在讀書中的自我修養,也是理想與感情自生之根源。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愛讀書的百合

Tags:順眼讀書修養別人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