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由 七里河融媒 發表于 人文2022-12-31

簡介坐席豹為鎮——錯金銀鑲嵌銅豹 1968 年河北省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 (出處:河北省博物館)唐乾陵章懷太子墓《狩獵出行圖》(區域性), (出處:乾陵博物館官網)唐代猞猁紋銀盤(出處:內蒙古博物院)唐懿德太子墓胡人馴豹圖壁畫(出處:乾

斷梁鼻子有什麼說法

導 語

現代人的寵物一般都是貓狗兔鳥魚蟲,最多養點毒蟲、蛇、蜥蜴之類的異寵,而在古人的寵物名單裡,就沒有最猛,只有更猛。由於那個時代沒有相關法律,不存在養野生動物判刑一說,而且很多寵物的主人就是皇帝本人。

01

養龍:夏朝版權利的遊戲

《左傳》

中記載,夏朝孔甲在位時,天降二龍。有個唐堯的後代劉累,此時已經家道中落,就自薦說自己學過養龍。孔甲於是封他為“御龍氏”,派劉累去養龍,但是劉累不太專業,就把其中一隻養死了。他悄悄把死龍做成肉醬,給孔甲吃。孔甲吃完後覺得很不錯,就催促劉累再做一些送來,劉累嚇得逃離了封地。至今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巨陵鎮還有豢龍村,傳說就是劉累的後人。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御龍圖》,戰國中晚期,長37。5釐米、寬28釐米, (出處:湖南省博物館)

劉累養的龍到底是什麼動物,一直眾說紛紜,有可能是不常見的某些鹿、鱷魚、蟒蛇、娃娃魚等,但一定不是普通的動物。

02

獵豹原來是打獵用的?

獵鷹、獵犬、都是打獵用的,那麼獵豹為什麼有這種名字呢?其實它們也曾經被古人馴化打獵。

我國上古時期就有馴化虎、豹、熊進行戰鬥的故事,但是或許僅僅是神話色彩的傳說。漢朝文物中出現了不少豹子的形象,有些還戴著項圈,可見已經是任偉飼養。從唐代開始,風靡於阿拉伯地區的獵豹被輸入到中國,壁畫中就有許多胡人牽著豹子的形象。唐代貴族打獵時,會讓獵豹蹲在馬鞍後邊,由於獵豹的體重比狗大不了多少,還是比較方便攜帶的。我們再壁畫上甚至可以看到小一些的貓科動物,可能是猞猁。古人一直認為帶斑點的都是豹子,連猞猁也是一種豹子。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坐席豹為鎮——錯金銀鑲嵌銅豹 1968 年河北省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竇綰墓出土 (出處:河北省博物館)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唐乾陵章懷太子墓《狩獵出行圖》(區域性), (出處:乾陵博物館官網)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唐代猞猁紋銀盤(出處:內蒙古博物院)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唐懿德太子墓胡人馴豹圖壁畫(出處:乾陵博物館官網)

東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也會馴養獵豹。

《續資治通鑑長編》

卷九七引《契丹風俗》說:

“ 國主帳在氈屋西北,望之不見。嚐出三豹,甚馴,馬上附人而坐,獵則以捕獸。

”元代獵豹還和海東青同時出現在《元世祖出獵圖》中。那位帶著獵豹的騎者,像是西亞的色目人,背後蹲踞著一頭獵豹 ,豹口以皮索套住。因為獵豹並不是中國原產,而是產於印度及西亞地區,蒙古貴族用的獵豹,主要來自征服波斯後所進獻,一同而來的還有專門飼養獵豹的人,蒙古語稱為“巴兒赤”。明朝時蒙兀兒帝國的皇帝阿克巴就飼養了上千頭獵豹。按照元朝的標準,“豹子每一個日支羊肉七斤,大土豹淨羊肉(即無骨羊肉)四斤,小土豹淨羊肉三斤”,到了元文宗天曆二年(1329年),光是皇帝的這些寵物們每天就要吃掉13800兩銀子。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元世祖出獵圖》(區域性)(出處:臺北故宮博物院)

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後,想要掃除前代元朝統治者對中原習俗留下的影響,於是終止了元代頗為流行的“豹獵”活動。但是皇家卻還是飼養了兇猛的貓科動物,朱元璋本人親自制定了一系列禮儀制度,例如登基大典時,“列旗仗於奉天門外之東西……虎豹各二,馴象六,分左右。朝鮮的

《李朝實錄》

中也有相關記載,“

分別於宣德五年貢土豹三隻、宣德六年貢土豹十隻,宣德七年貢土豹一次。

”,所謂土豹就是猞猁。其他偏遠地區也有給皇家進貢豹子的,包括鄭和下西洋時也帶來了豹子。

虎豹等野生動物養在皇家園林中,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弘治年間,內務府豢養大小動物加一起有

29400

多隻,每年光是飼養它們就要消耗

35900

多斤肉、

360

副肝臟、

4480

多石糧食。

明代最喜歡豹子的皇帝是明武宗,甚至建立了豹房。本來明朝在太液池(今中南海、北海)西北設有虎房,專門飼養老虎。明武宗朱厚照於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在原虎房旁興建豹房官署及左右廂房,5年以後再次擴建,費銀24萬兩。豹房建好之後,明武宗經常住在這裡,很少回紫禁城。為此,他還專門頒發一批豹房護駕勇士的腰牌。明代文人田藝蘅所作筆記

《留青日札》

中吐槽此事說:“

內監蟲蟻房虎、豹、犀、象各有職秩,有品料。如虎食將軍俸,象食指揮俸,不甚於秦松之大夫、漢柏之將軍乎。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豹房勇士銅牌 明 高9。8釐米 厚0。7釐米 國家博物館官網

隨著財政的吃緊,嘉靖皇帝就很反對養大型動物,到了嘉靖末年宮中豢養動物種類大幅減少,數量只有不到3000只。到了崇禎年間,思宗乾脆“殺虎以賜近臣,餘皆縱之”。到了清朝,豹子的形象出現在三品武官的官服補子上,比老虎還高一品。

03

鴕雞到底是什麼?

《明史·外國傳七·祖法兒》

中有記載:“

有駝雞,頸長類鶴,足高三四尺,毛色若駝,行亦如之,常以充貢。

”清朝吳偉業

《讀史偶述》

詩之三二:“

廣南異物進駝雞,錦背雙峰一寸齊。

”前者告訴我們阿拉伯半島的祖法兒(Zufar,位於阿曼西南部)有一種叫鴕雞的動物,毛色像是駱駝,後者敘述鴕雞產自廣東南部,後背有駝峰。我們都知道駱駝的毛色大多是偏棕色的,可鶴類和鴕鳥通常都是黑白灰的搭配。只有非洲地區的灰冠鶴身上有棕色。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灰冠鶴(出處:國家動物博物館官網)

而鴕鳥身高則遠遠超過三四尺。因此毛色和駱駝相近的大鳥,應該是大鴇,也分佈在從東歐到朝鮮半島的廣袤地區,最高也能有一米左右。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大鴇(出處:國家動物博物館官網)

《魏書》

中提到在波斯國(今伊朗)有“形如橐(tuó)駝”的大鳥,但沒有具體說明。早在西晉郭義恭的

《廣志》

中就記載:“

安息國貢大雀。雁身駝蹄,蒼色,舉頭高七八尺,張翅丈餘,食大麥,其卵如甕,其名駝鳥。

《新唐書·列傳卷一百四十六》

中也有記載:“

永徽元年,獻大鳥,高七尺,色黑,足類橐駝,翅而行,日三百里,能啖鐵, 俗謂駝鳥。

”鴕鳥只有兩個腳趾,和駱駝足比較像,所以得名鴕鳥。雄鴕鳥發情期時腿部變紅,因此也有人認為它是神鳥朱雀的原型。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唐代乾陵鴕鳥石刻(出處:乾陵博物館官網)

而清代人記載後背有駝峰的鴕雞,則是東南亞的食火雞,有非常寫實的影象流傳下來。食火雞又名鶴鴕,雖然身高不如非洲鴕鳥,但是性格要生猛許多,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收錄進“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它會對闖入領地的其他動物用鉤爪猛踹,比人手指還長的指甲足以產生開膛破肚的效果,有殺死人類的記錄。

古人的寵物陣容:沒有最猛,只有更猛

額摩鳥圖軸(區域性)楊大章 清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隨著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安全,這些能夠殺死人類的生猛動物,再也不可能出現在你我的家中,想要看它們的話,只能去動物園或是保護區了。

end

Tags:獵豹豹子出處劉累土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