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道德經裡面的處無為之事如何理解?

由 言一說 發表于 人文2022-12-30

簡介不要從字面去理解認為無為是一個消極的面,他反而是一種無比積極的智慧與想法,你要想做好有為的事,你得從反面才能把這個事情認識得更清楚,哪些是我們該無為的,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有為的效果

事無鉅細怎麼解釋

《道德經》在第二章裡講有智慧有修養的人做事,好的這些領導者做事,應該怎麼做?

處無為之事!

道德經裡面的處無為之事如何理解?

怎麼去理解?從反面來理解,正因為要讓你有所為,所以才處無為之事。是不是繞懵了?先別爭,事情都是相反相成的。有為就是天天忙,天天折騰。是讓我們要了解哪些是該無為該舍掉地,處無為之事,才能達到更好的有為的效果。不要從字面去理解認為無為是一個消極的面,他反而是一種無比積極的智慧與想法,你要想做好有為的事,你得從反面才能把這個事情認識得更清楚,哪些是我們該無為的,這樣才能夠達到更好有為的效果。

《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了,用兵如神,料事如神,也是我們心目中智慧的化身。我們先來看看《三國演義》中寫諸葛亮的領導方法。諸葛亮怎麼打仗?跟誰商量過?而且提前還不告訴你。讓你領兵去了,給你個錦囊,不許看,到時候再開啟。結果每個人把那個錦囊開啟的時候都是一句話,丞相此計大妙。那你就妙去吧,再也沒人動腦子了。就你一個人在那,這樣你能夠把他們鍛煉出來嗎?還有呢?事無鉅細全掌握在自己手上。可是真有為,全掌握在自己手上。

司馬懿逮住一個蜀國小兵時候就問他,你家丞相在幹嗎?我家丞相可忙了!二十軍棍以上的事情全都親自過問。司馬懿就撂下一句話,你家丞相這樣豈能久乎?能堅持多久,五十歲左右鞠躬盡瘁了。問題最關鍵的就是手下一個人都沒鍛煉出來。你平常不給他壓擔子,不讓他獨當一面,不讓他練出這個能力,你完了蜀國不也完了嗎?現在成都武侯祠,有副對聯寫道:“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這不是表揚他,是在批評他。所以老子講要處無為之事,想要有為先把無為的事情認清楚,哪些事是你該無為該不做的,你才能真正做好有為的這個事情。

道德經裡面的處無為之事如何理解?

“行不言之教”,這句話大家熟悉,身教重於言教,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身教重於言教,行不言之教,為什麼?話說多了反而是一種負面的作用。所以按照《道德經》的思維角度來說,諸葛亮這樣的做法並不是一個領導者應該有的做法,或者說他不具備一個領導者應有的素質,最起碼在這方面是有缺失的,不合格的。最後引用一句名言,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話講得越多,最後就把自己逼到死衚衕,山窮水盡了,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恰到好處就好!這是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Tags:無為行不言之教諸葛亮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