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由 老街味道 發表于 人文2021-12-14

簡介二、為被掠女子所寫的沁園春南宋滅亡大約二十年以後,劉將孫路過江西省宜春市的清江橋上,見到無聞翁與楊氏女子的題壁詞,記述了元兵南犯時被擄掠婦女的悲慘遭遇

貝闕珠宮代表什麼生肖

前言

劉將孫生於南宋理宗寶祐五年(1257),字尚友,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做過延平教官、臨江書院山長。有《養吾齋集》傳世。

《四庫總目提要》介紹劉將孫時說:

將孫以文名於宋末,濡染家學,頗習父風,故當時有小須之目。

劉將孫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劉辰翁,門生後人稱須溪先生,所以劉將孫被人稱小須。

宋元之際大儒吳澄認為,劉將孫與劉辰翁,好比蘇軾與蘇洵:

國初廬陵劉會孟(劉辰翁)氏突兀而起,一時氣燄震耀遠邇,鄉人尊之。其子尚友,式克嗣響。會孟諔詭變化,而尚友浩瀚演迤。論者以為尚友之嗣會孟,不忝子瞻(蘇軾)之嗣明允(蘇洵)也。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一、關於解析杜詩

在明朝胡震亨的《唐音癸籖》中,記載了劉將孫關於前人解析杜甫詩的觀點:

劉將孫曰:注杜者,謂少陵詩史。謂少陵一飯不忘君,因深求之字句間,強傅以時事曲折,第知膚引以為忠愛。不自知陷於險薄。凡注詩尚意者,易蹈此弊,而杜集為甚。諸後來忌詩、妬詩、疑詩,開詩禍皆起此。而莫之悟,此不得不為少陵辨者。

將孫辰翁子也。

大意說,前人解析杜甫詩,都說杜甫用詩來記錄歷史。還說杜甫吃飯都不忘記憂國憂民。所以詳細考據杜甫的每一句每一字,一定要找出其忠君愛國之處。卻不知道這樣作的壞處。

後來解析詩歌喜歡探討背後含義的人,容易犯這種毛病,而為杜詩解析的人特別多。後來的詩禍和文字獄因此而起。

劉將孫的話不無道理,後人將前人的作品作過分的解讀,作者原意沒有可是讀者卻認為有此意,固然是詩歌自有的特點,但是未必曲解了作者。因此後來有”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冤死之案。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晚唐花間詞人溫庭筠有《菩薩蠻》詞雲: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清朝大學者張惠言在《詞選》卷一解讀時,就說其中有屈原”初服“之意,是懷才不遇的意思。:

此感士不遇之作也。篇法彷彿《長門賦》,而用節節逆敘。此章從夢曉後領起“懶起”二字,含後文情事。“照花”四句,《離騷》初服之意。。。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就笑話其“深文羅織”:

“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溫庭筠)《菩薩蠻》 、永叔(歐陽修) 《蝶戀花》 、子瞻(蘇軾)《卜算子》 ,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人間詞 話》

是是非非,讀者見仁見智吧。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二、為被掠女子所寫的沁園春

南宋滅亡大約二十年以後,劉將孫路過江西省宜春市的清江橋上,見到無聞翁與楊氏女子的題壁詞,記述了元兵南犯時被擄掠婦女的悲慘遭遇。

劉將孫隱括其事,填了一首《沁園春》,這首詞的詞序記下了填詞的原因:

大橋名清江橋,在樟鎮十里許,有無聞翁賦沁羅春、滿庭芳二闋,書避亂所見女子,末有埋冤姐姐,銜恨婆婆語,極俚。後有螺川楊氏和二首,又自序生楊嫁羅,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騎迫,間逃入山,卒不免於驅掠。行三日,經此橋,睹無聞二詞,以為特未見其苦,乃和於壁。復雲,觀者毋謂弄筆墨非好人家兒女,此詞雖俚,諒當近情,而首及權奸誤國。又云,便歸去、懶東塗西抹,學少年婆。又云,錯應誰鑄。皆追記往日之事,甚可哀也。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適觸於目因其調為賦一詞,悉敘其意,辭不足而情有餘悲矣

在清江橋上,有老者填了兩首詞,寫避亂的女子之事。後來又有楊姓女子在臨安陷落這年(1276年春)逃亡,被元兵劫掠。三天後經過這裡時,看到橋上的兩首詞,認為原詞沒有寫出這些女子的痛苦,因此唱和二首題壁。

劉將孫對楊氏女非常同情,對其詞表示了高度認可。觸目生情,於是自己也填了一首《沁園春》:

流水斷橋,壞壁春風,一曲韋娘。記宰相開元,弄權瘡痏;全家駱谷,追騎倉皇。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麵郎。知他是、燕南牧馬,塞北驅羊?

啼痕自訴哀腸,尚把筆低徊愧下堂。嘆國手無棋,危途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二十載,竟何時委玉,何地埋香。

上闋寫,自己路過這種斷橋,在殘壁上看到一首詞。想起當年禍國的宰相,唐朝開元宰相為李林甫,這裡指南宋禍國殃民的奸相賈似道。

駱谷,是唐明皇逃亡路過之地,很多百姓在此地遇難。

杜甫《絕句》雲:“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殘一人出駱谷。”

彩鳳隨鴉,瓊奴失意,可似人間白麵郎。鳳凰隨了雞,美女失意,不知道嫁給了什麼人?不知道是不是在燕南塞北的牧羊人(指南下搶掠的元兵)?

“下堂”原指妻子被丈夫休棄,如今為元兵俘掠,楊氏女填詞題壁時卻自認為有愧於夫君。更加引起劉將孫的憐惜同情。

嘆國手無棋,危途何策;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回到現實中,詩人嘆息道,執掌國家權柄之人無能誤國,自己作為一介書生,未來的路在何方呢?

青冢琵琶,穹廬笳拍,未比渠儂淚萬行。接著,詩人又把楊氏女比作王昭君、蔡文姬,認為楊氏女的遭遇更甚於王、蔡二人。王昭君作為公主和親,蔡文姬後來畢竟回到了故國。而楊氏女呢?誰能知道,她什麼時候離開這個世界,屍骨又會埋藏在哪裡呢?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三、劉將孫的其他作品

宋末元初很多詞人的優秀作品,其實是寫在南宋(1127—1279年)滅亡以後,那時的元朝(1271年—1368年)已經建立多年了。這些人中,有的歸於宋朝代表詞人,例如劉辰翁、王沂孫、蔣捷等,有的被歸為元朝人,例如趙孟(生於宋理宗時期)、吳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等。

南宋臨安陷落時(1276),劉將孫正好20歲,上面介紹的《沁園春》是他在40歲的作品。下面這首《踏莎行》也是宋亡以後,其閒遊西湖時的感受:

水際輕煙,沙邊微雨。荷花芳草垂楊渡。多情移徙忽成愁,依稀恰是西湖路。

血染紅箋,淚題錦句。西湖豈憶相思苦。只應幽夢解重來,夢中不識從何去

紅箋血染,錦句含淚而題,這種感情並不僅僅是情人間的相思,結合對於西湖的描寫,應該隱晦寄託了他對於過往的懷念。故國的記憶,只能在夢中重溫了。

劉將孫有一首詞,題目為《江城子·和子昂題水仙花捲》:

雲濤白鳳賀瑤池。仗葳蕤。路芳菲。十月溫湯,賜浴卸羅衣。半點檀心天一笑,瓊奴弱,玉環肥。

風流誰合婿金閨。露將晞。雪爭暉。貝闕珠宮,環佩月中歸。誤殺洛濱狂子建,情脈脈,恨依依。

這首詞是一首普普通通的詠物詞,沒有太多出彩之處。題目提到的子昂,可能是元朝著名的詩人、書法家趙孟,他和劉將孫年齡相仿(趙大三歲)有一首《江城子·賦水仙》,二人或有交集。

趙孟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生於宋理宗寶祐二年九月十日(1254年)。入元以後,趙孟、許衡、吳澄等人都在元朝做過高官,其實這三個人都比劉將孫年長。但是,後人都把他們作為元朝人看待。

而劉將孫成為了我看的這本宋詞鑑賞辭典中,最後一個有名有姓的宋朝詞人,儘管他的大半生處在元朝。

觀宋填詞198|書窗如夢,世路方長,劉將孫沁園春寫家國淪亡之慟

結束語

劉將孫的《沁園春》,讓老街不由想起張炎的故事。臨安陷落以後,他的妻妾被籍沒。後來張炎北上元大都寫經,空閒時到處尋找妻妾的下落,最終無功而返。

在國破家亡之時,不知有多少人間悲劇在上演。人們常說:不是我們生活在和平時代,而是生活在一個安全和平的國家。誠哉斯言!

結束時,填詞一闋為今天作業,《踏莎行·西湖閒遊》:

麴院觀荷,斷橋聽雨。滄波柳岸春風渡。詩吟蘇白放輕舟,孤山回望成今古。

詩吟蘇白

梅鶴生涯,臨安警句。湖山宜隱宜歌舞。興亡舊事笑談中,沙鷗數點翩翩去。

@老街味道

Tags:劉將楊氏沁園春杜甫劉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