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吉林氣象面向“精”處發力 準確預測“不測風雲”

由 中國新聞網 發表于 人文2021-12-08

簡介吉林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郭維坦言,防災減災需要多部門合作,氣象部門作為最前端的部門,作出這樣的決定很有壓力,如果沒有雨,反倒貽誤了抗旱時機

不測風雲是什麼意思

吉林氣象面向“精”處發力 準確預測“不測風雲”

長春國家基準氣候站氣象觀測員在觀測資料。(資料圖)張瑤攝

中新網長春8月11日電 (記者 郭佳)俗語有云:天有不測風雲。然而,記者近日在吉林省氣象局瞭解到,隨著氣象事業的發展,氣象工作者已將“不測風雲”變得可預測和可預報。

今年入汛以來,吉林省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少約三成,區域性地區出現旱情。在研判是否該啟動抗旱工作的關鍵時刻,吉林省氣象局預測,降雨即將來臨。

果然,在8月初,吉林省迎來降水天氣過程,加之大規模的人工增雨活動,使得旱情得以緩解或解除。眾所周知,抗旱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一旦啟動將涉及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吉林省氣象局應急與減災處副處長郭維坦言,防災減災需要多部門合作,氣象部門作為最前端的部門,作出這樣的決定很有壓力,如果沒有雨,反倒貽誤了抗旱時機。

從手工繪製天氣圖到數值預報,從傳統定性分析方法到自動化、客觀化、定量化預報分析方法,從站點預報到智慧網格預報……氣象工作者面對困難敢擔當,離不開科技支撐。

據悉,“十三五”期間,吉林省氣象局基本實現氣象業務現代化,並以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為總引擎,不斷向“精”處發力。

2017年,吉林省永吉縣兩次累計降水超過600mm,相當於這裡全年的雨量。永吉附近多座水庫告急,官方向氣象部門詢問:未來2小時,雨能不能停,還有多少雨?這些重要資訊將決定下一步採取何種措施。

“當時天上烏雲密佈,雨一直在下,情況萬分緊急。”吉林省氣象局科技與預報處副處長王寶書回憶,在那種危機情況下,預報必須十分精準才能起到作用。

經過審慎的分析和討論,吉林省氣象局作出了“雨能停”的結論。2個小時後,雨停了,精確且及時,所有人都長舒一口氣。

吉林省氣象臺臺長劉海峰告訴記者,以前氣象部門常用的中尺度數值預報模式解析度最高只能到10公里,這種技術水平下要想對強對流、極端天氣做出精細化預報是很難做到的。

所謂解析度,如同相機畫素,解析度不夠拍出的照片缺少細節,就顯得粗糙。現在,吉林省用上了中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中尺度3公里解析度數值預報模式,預報準確性有明顯提升。

劉海峰說,現在氣象預報九成以上的工作雖由計算機完成,但訂正、分析工作仍需要氣象工作者完成,所以除了科技,推動全省氣象工作進步也有賴於建立了一支傳承有序的人才隊伍。

從全國來看,2017年至2019年,吉林省有7項氣象要素預報質量排名前十,2項排名第一。劉海峰說,尤其在暴雨、暴雪預測預報方面,吉林省氣象局已經積累下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為了將氣象預警資訊及時傳播給民眾,吉林省氣象局成立了突發事件預警資訊釋出中心,極大提升了預警釋出時效。2年多來,該中心累計釋出各類預警資訊2萬餘條。(完)

Tags:預報吉林省氣象局氣象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