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讀《金剛經》|佛陀為何多次提到受持《金剛經》的福德?

由 經典悅讀 發表于 人文2021-08-08

簡介”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三千大千世界七寶是什麼意思

前面第十品中,佛陀講了金剛般若心法。該心法就是“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緊接著,在第十一品《金剛經·無為福勝分》中,佛陀再次提到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的福德。

讀《金剛經》|佛陀為何多次提到受持《金剛經》的福德?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佈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看到這段話是不是很熟悉?在第八品中,佛陀曾言:“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佈施,”不如“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這裡的“滿三千大千世界”,是指一個佛土。

而在本品中,佛陀講的是“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意思是,別說佈施遍滿一個佛土,就是佈施遍滿恆河沙佛土,其福德也不及受持金剛經中的四句偈。

讀《金剛經》|佛陀為何多次提到受持《金剛經》的福德?

七寶佈施是善佈施,不是清淨佈施。這種佈施住在“色、聲、香、味、觸、法”諸相上,故而非清淨。雖然不是清淨佈施,但其中有善意在。

關於佛法中的“七寶”不同的經書,說法略有不同。如《法華經》中是金、銀、琉璃、硨渠、瑪瑙、真珠、玫瑰七寶,而《佛說阿彌陀經》中是金、銀、琉璃、玻璃、硨渠、赤珠、瑪瑙七寶,等等。

無論是哪七寶,總是世間人最珍愛之物。佈施七寶,會令人得到如意滿足。就好比一個人突然得到一大錠金子時,心裡總是會很驚喜而滿足的。如果看到金子能不動心的人,也許就不是凡人了,而是“照見五蘊皆空”的證道者了。

讀《金剛經》|佛陀為何多次提到受持《金剛經》的福德?

因為七寶佈施的這份善意,故而佈施人有很大的世間福德。如果七寶佈施能夠遍及恆河沙數的佛土,其福德之多,那真是很難計數。

但無論再怎麼難以計數,七寶佈施還是住相佈施,由此而產生的福德皆是生滅法,如果其後不繼續行善佈施,再大的福德也會在無量劫的輪迴中逐漸的漏失掉,這就類似世間人常說的“坐吃山空”。

而《金剛經》傳達的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無住於相佈施”,此法乃不生不滅的無漏之法,其福德之廣大,是任何有相佈施都沒有辦法比擬的。這就是佛陀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打比方,讚歎受持《金剛經》乃至四句偈的福德,無非就是點醒喜歡求福德的世間人,究竟什麼樣的福德才是真正的福德。

Tags:佈施七寶福德須菩提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