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由 文史道 發表于 人文2021-05-10

簡介為什麼“君子不器”,而小人就“器”呢

君子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很注重“君子”二字,在《易經》《道德經》《論語》《中庸》《孟子》等名篇鉅著裡,都有提到關於“君子”的品德和修養。

上到周易玄學,下到國學百家,甚至在很多佛學著作裡,也有關於“君子”的論斷。其中,佛學裡有一句很有名的話叫“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要解釋這句話,首先我們得鬧懂何為“君子”?一般說到君子,很多人都會說,成功,有品德,有教養的人都是君子。這麼解釋也不為過,只是比較片面。

老子在《道德經》裡講,“上善若水”;孔子在《論語為政》裡講,“君子不器”。其實說的都是君子,都是君子的修養,也是“君子”二字所承載的精神內涵。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尤其是“君子不器”,“器”字很有意思,也有很多門道。為什麼“君子不器”,而小人就“器”呢?這也就是君子和小人的最根本區別。

所謂“器”,就是固定的形狀。從能力方面講,就是某方面的特定能力;從性格方面講,器就是一個人的個性;從處事方面講,器就是計較。所以“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侷限於常態,能夠順應發展,有胸懷,有格局,有氣度,明事理。而這些,正是“小人”做不到的地方。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老子講“上善若水”,和“君子不器”其實是一個道理。老子所講的“道”也是無形的,上善如水就是說,君子就應當像水一樣,沒有固定的形狀,不刻板,不默守,有思想,有教養。

對君子來說,杯子是圓的,他就是圓的;杯子是方的,他就是方的;杯子歪七扭八,他也就歪七扭八;杯子小,水就裝得少,多裝,就會溢位來。

水沒有固定的形狀,所以無所謂。人有不滿意,但水沒有不滿意。這叫做上善。一個人的修養能達到這樣的狀態,才可以成為“君子”。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理解了“君子不器”和“上善若水”,佛學的“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也就好理解了。

前邊我們已經知道了“君子”有修養,通萬物,所以也就知因果。他們清楚的知道,現在所發生的一切,都是己因之果,所以對自己遇到的所有“狀況”都樂得迎之,然後為未來果努力造積極的當下因。這樣他們就在處世方面呈現出一種樂觀祥和的樣貌。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小人冤枉做小人”說的是,對於小人來講,他們往往看不透因果,所以慾望、貪婪、利益燻心等人性弱點全部佔全了。他們不注重當下的言行,過分的我行我素,甚至有的還做出了違法的行為,偷雞摸狗、欺世枉騙,到頭來,不是被抓“判刑”,就是出現不好的“惡報”,這些都是他咎由自取,因果報應的結果。

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寓意很深,到底如何解釋呢?

國學文化,博大精深。不僅見於各大國學名著,其實也滲透到生活和人性的各個方面。我們讀國學,一是學識,二是修養,三是境界。望我們一起進步!

讀者們,關於佛學的這句話,和“君子不器”的理解,大家還有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Tags:君子不器小人修養上善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