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由 浩然文史 發表于 人文2021-07-01

簡介鼠年來咯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或十二年獸,是以十二種動物和十二地支相配的紀年方式,在漢族文化中,十二種動物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大家耳熟能

長安代表什麼生肖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鼠年來咯

十二生肖又稱十二屬相或十二年獸,是以十二種動物和十二地支相配的紀年方式,在漢族文化中,十二種動物分別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依次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配,形成大家耳熟能詳的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一個農曆新年對應一個生肖,這一年出生的人以這個生肖作為屬相,十二年迴圈一輪。今天是除夕,也是豬年的最後一天,明天開始就是鼠年了。

一、中國歷史上的紀年方式

中國歷史採用該多種紀年方式,最為主流文化認可的紀年方式是干支紀年,也就是所謂天干地支紀年,這是一種用十二地支與十天干相配的紀年方式,十天干依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干支不僅可以用來紀年,也可以用來紀月和紀日,組合方式是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後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形成一對干支,比如甲午、庚子、戊戌等,一個週期有六十個組合。

還有一種紀年方式叫做“太歲紀年”,這是漢代歷學家根據歲星在天空中執行時所處的位置取的名稱,依次和十二個太歲年名相配,組成六十個年名,六十年為一個週期,分為歲陽和歲陰,《史記·天官書》記載了這些名稱。《資治通鑑》卷一百五十三的標題是:“

梁紀九 屠維作噩 一年

”,其中“屠維作噩”便屬於太歲紀年,對應天干地支中的己酉年。

還有一種大家比較熟悉的紀年,也是正史紀傳體常用的紀年方式——皇帝年號紀年。

二、趙翼關於十二生肖起源的考證

官方史籍中最常用的是干支紀年和皇帝年號紀年,十二生肖紀年則是民間常用的紀年方式。

生肖紀年起源頗早,清代學問家趙翼曾對十二生肖起源進行過考察,他在《陔餘叢考》卷三十中說:“

蓋北狄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紀歲時,至漢時呼韓邪(單于)款塞入居五原,與齊民相雜,浸尋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呼韓邪入居五原發生在公元前51年以後,公元前54年呼韓邪被郅支單于,於公元前51年前往長安向漢宣帝求救,因此呼韓邪將生肖紀年法帶入中國應該發生在這以後,移風易俗所需要的時日非常漫長,絕非一朝一夕就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因此按照趙翼的觀點,生肖紀年起源於東漢。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影視劇中的呼韓邪單于

東漢王充在《論衡·物勢篇》中有:“

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

”等十一獸的記載,《言毒篇》又補充了龍,與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完全相同。王充生於公元27年,即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三年,約死於公元97年。這證明至遲在東漢初期,十二生肖在中國已經廣為流傳,視乎印證了趙翼的觀點。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十二生肖陶俑

三、從出土文獻看十二生肖紀年的起源

1975年12月,湖北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發現大量秦代竹簡,其中有《日書》兩種,《日書》是西漢以前及漢代的古人選擇時日吉凶的參考書,書中主要記載一年中的每一日是否適合進行婚喪娶嫁、生子、農作、出行等各項活動,是後世曆書的始祖。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睡虎地秦簡

睡虎地11號墓下葬於公元前217年,即秦始皇三十年,證明十二生肖的形成應該不晚於這個時期,《日書》中的內容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的楚國和秦國。其中《盜者》一章中提到了十二生肖,記載如下:

子,鼠也,盜者兌口希須,善弄,面有黑色,疵在耳。醜,牛也,盜者大鼻長頸,大辟瞞而僂。寅,虎也,盜者狀,希須,面有黑焉。卯,兔也,盜者大面頭獲。辰,盜者男子,青赤色……

《日書》用十二地支不完全的配以十二獸,來推測盜者的形象。《日書》中所提到的十二獸與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不完全相同,與東漢王充在《論衡》中提到的十二獸只有一部分相同,分別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亥豕五肖獸,《日書》中的十二獸與東漢盛行十二生肖應該有一個共同的起源。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唐代墓葬出土的十二生肖俑

以十二肖獸描繪盜者的形象,能夠看出《日書》“作者”對十二肖獸持一種鄙夷的態度,或許能夠印證這些肖獸真如趙翼所考證的,乃是從域外傳過來的。

四、十二生肖的域外淵源

清人趙翼提出生肖紀年的北族起源,雖然時間上的推測有問題,但大致思考方向沒有問題。

古代北方各民族使用動物紀念的記載有很多,蒙古人在自己寫的《蒙古秘史》經常使用“狗兒年,猴兒年”等紀年方式。《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九十九記載黯戛斯“

以十二屬紀年,假若歲在子,則謂之鼠年;在戌則謂之狗年,與回鶻同也

”。八世紀中葉突厥文碑銘《磨延啜碑》標有羊年(743)、雞年(745)、豬年(747)、虎年(750)、免年(751)、羊年(755)、雞年(757)等七個屬相紀年。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影視劇中的蒙古騎兵

北方民族的傳統是崇拜強壯,藐視弱小,虎、龍、馬等動物作為紀年生肖獸可以理解,為何雞、羊、豬等家禽也能名列十二生肖呢?

晚近的考古學給出了一個比較可靠的推測,匈奴遊牧帝國橫跨亞歐大陸,其文化也帶有一種歐亞性,成分以北方草原為主,吸收了兩漢、印度、希臘和伊朗文化,形成一種“世界性文化”,十二生肖便是這種世界性文化的產物,主要源頭是古印度文化。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鄂爾多斯高原匈奴貴族墓藏出土文物

五、十二生肖與印度佛教文化

十二生肖在形成過程中,吸收了印度佛經十二神獸輪流值歲的因素。

公元前6世紀,佛教在印度誕生,佛教經典《大集經》中有十二獸虔心敬佛,最終變成神獸,諸佛命令它們輪流值歲巡行南贍部洲的故事。《大集經》中的十二獸是:鼠、牛、獅、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豬。與十二生肖相比,只有“獅”不一樣,這或許是因為華夏地區本無獅子,十二肖獸的習俗傳入中原後,獅子被當地人更熟悉的老虎替代了。

十二生肖:遠溯到戰國末期的生肖紀年,曾受到過印度佛教的影響

傳入中國的獅子經歷了一段在地化的改造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部分統一印度地區後,為了推廣佛教,曾經召開全國佛教大會辯論經義,並向周邊國家派遣僧侶宣揚佛教教義。在這個過程中,以十二生肖輪值巡行南贍部洲的佛教故事隨著佛教的流行而傳入中亞,藉由中亞的貿易和文化網路最後被匈奴所接受。對於沒有文字的遊牧而言,具體的動物紀年更便於記憶和流傳,因此十二獸便成了匈奴境內的十二獸紀年的方式,最後又藉由匈奴傳到了中國。

文史君曰:

殷商周春秋戰國及秦、漢初結以干支紀日,太歲紀年,這種紀年紀日方式對於官方而言自有其用處,但對民間而言,則顯得複雜難懂。十二生肖以其簡單易懂,便於記憶,很快便流行於民間,直到今天還被人們用來紀年。在主流文化的大傳統下,民間文化的小傳統有著不同於大傳統的執行邏輯。

參考文獻:

趙翼,《陔餘叢考》,中華書局1963年版。

馮家升,《匈奴民族及其文化》,《禹貢》第7卷第5期。

馬英昌,《十二生肖起源探微》,《西北師大學報》1999年7月

(作者:浩然文史·南禾)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說明外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Tags:紀年十二生肖十二盜者日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