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由 池光雪庵 發表于 人文2021-06-26

簡介筆者援引大乘教義的解釋:“佛在阿含類的經典中不願意多說涅槃,是因為聲聞乘弟子不通般若,對於菩薩道的不可思議解脫無法理解,故而佛陀不願意多做解說

四神足為什麼可以住世一劫

導讀:本章為中國佛教史系列的第八十六章,本章所要闡述的內容依舊是與帛法祖的《佛般泥洹經》有關,本章的核心問題在於:“佛明知自己要入滅了,為何不以神通久住世間?”這是所有學佛者應該明白的問題,只有清楚地理解了佛陀的涅槃,才能夠真正意義上掌握佛教的教義。原本這個問題是老生常談的,很多大德都曾經開示過,但是,由於《佛般泥洹經》在三藏經典中比較特殊,它是屬於小乘類的經典,屬於《長阿含經》的一部分,故而本章將從另外的角度去探討這個問題。

能力有限,水平一般,希望能夠與各位共同完成這部中國佛教史,南無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中國佛教史系列

佛陀三次暗示阿難,阿難為何置之不理?

關於佛入滅時的記載,大乘和小乘的經典是有很大的出入的,這一點也是大乘小乘教義不同所導致的。“

涅槃類”經典是佛教三藏十二部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北傳更是將《大般涅槃經》當成五大部經典之一。

晉宋時期道生闡發的“佛性論”思想橫掃南北,“涅槃學”一度代替了原先流行於佛教僧團中的“般若學”,成為了中國佛教哲學最重要的命題之一。“涅槃學”也被認為是“佛陀遺教”,它不僅直接影響了隋唐時期的“天台宗”,還深刻地影響了“淨土學”的根本理念。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但是,南傳涅槃經典與北傳涅槃經典是不同的,而中國本土最早譯出的涅槃經典是南傳的,也就是帛法祖譯出的《佛般泥洹經》以及《大愛道般泥洹經》等經典,而高僧法顯譯出的《大般涅槃經》(《方等大般泥洹經》)也是屬於南傳的經典,這些經典都是《長阿含經·遊行經》的異譯文字。

直到北涼時期的曇無讖,才譯出了北傳的《大般涅槃經》,而後在慧觀、謝靈運等人的整理下,與法顯的譯本結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今天的《大般涅槃經》的基本面貌。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除了義理上的差異,在文字的風格上,南傳與北傳也有著很大的不同。比如,《長阿含經·遊行經》是以敘述為主的,而《大般涅槃經》是以解釋為主的,前者較為貼近生活,而後者顯然符合大乘一貫的神學色彩。

除了我們所知的對於佛陀入滅原因的不同描述外,大乘經典在描述佛教歷史上的另一樁公案時,也有著相當明顯的差異。

南傳的經典描述佛陀入滅的原因,是說佛陀因為接受了不潔淨的食物供養,導致原本年邁虛弱的身體患上了痢疾,最後才不得不入滅的。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而大乘的經典則說,佛陀是故意示現給僧眾看的,釋迦牟尼佛不過是佛因緣化現的應身。佛在入滅前除了說法之外,還三次暗示阿難尊者:

“佛已證得四神足,能住壽一劫。”

但阿難尊者最終沒有正面回答佛陀,於是佛陀只能入了涅槃。

南傳經典將此事怪在了阿難身上,而大乘經典則為阿難開脫,說他因自身修為不夠的原因,被魔王波旬障礙了。

魔王波旬這個形象,最早出現在馬鳴菩薩造的《佛本行經》等經典中,《長阿含經》也出現了魔王波旬這個人物。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但是,在南傳的

律部

經典中,是沒有魔王波旬這個人物出現的,這其中到底有著什麼樣的聯絡和區別呢?

大乘小乘各執一詞,佛滅到底意味什麼?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要從我們熟知的“四阿含”出現的順序講起,我們一般認為“阿含類”的經典都是屬於小乘的經典,這種看法實際上是不太對的。

根據現代佛學巨擘呂澂先生、日本佛教學者平彰川、大德印順法師等人以及歐美佛教學者的研究,“四阿含”是隸屬於不同部派的經典,不能夠完全等同於巴利部聖典,因為這些經典都被翻譯成了梵文再流傳出去。

除了《增一阿含經》所屬的部派存在爭議之外,其他的三部阿含類經典所屬的部派,都已經形成了定論。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其中,《中阿含經》出現的時間最早,隸屬於說一切有部,其次便是《雜阿含經》,出自於說一切有部的分支“根本說一切有部”。而《長阿含經》是隸屬於法藏部的,法藏部是由化地部分化出來的,而化地部是從說一切有部分化而來的。

那麼,造出了《佛所行贊》、《佛本行經》等佛陀文學傳記的馬鳴菩薩,是活躍於那一時期的人物呢?他實際上是說一切有部的重要論師,他出現的時間是要早於法藏部出現的時間的,這一個時間差蘊含著極為重要的資訊。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馬鳴時期是沒有“大乘”這個概念的,他只是大乘的啟蒙者,真正使得大乘出現的人物是龍樹菩薩。那麼,大乘與小乘是涇渭分明的兩種教派嗎?

當然不是,在玄奘大師的《大唐西域記》中,就記載了“大乘上座部”這一概念,也就是有一類經典即不屬於大乘,但是又接受菩薩行、十波羅蜜多的理念,很多的南傳經典中都出現了這類文字。

一些狂熱的“原始佛教愛好者”,因此連“四阿含”都否定了,不僅否定了“四阿含”,他們還剔除了巴利經典中的很多部分,只留下相應部以及部分律藏。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那麼,理解了“大乘上座部”這個概念,我們就能夠知道這些“狂熱的原始佛教愛好者”的行為,我們也能夠清晰地明瞭大乘與小乘之間的所謂界限,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讀到這裡,很多讀者可能都是一頭霧水:

“你到底在講什麼?這和佛入滅有什麼關係?和阿難尊者又有什麼關係?”

當然有關係,佛在“阿含類”的經典不願意多講涅槃,而到了大乘的“涅槃類”經典中,則不厭其煩地宣說涅槃的意義,這其中的變化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或許,除了一般的佛教教義上的解釋,我們還能夠站在更人性化的角度去解釋這一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疑問或許戛然而解

什麼是佛教教義上的解釋?筆者援引大乘教義的解釋:

“佛在阿含類的經典中不願意多說涅槃,是因為聲聞乘弟子不通般若,對於菩薩道的不可思議解脫無法理解,故而佛陀不願意多做解說。而大乘經典是菩薩在檢視了阿含類經典之後,再次集結出來的經典,所演說的無漏的真諦。”

當然,大乘的一些說法是比較過分的,大乘經典對於小乘的貶斥是不遺餘力的,比如“只能成阿羅漢”、“焦芽敗種”等等,那麼小乘自然是不服氣,也採取了種種說法去針對大乘。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關於這些爭論問題有很多,這種互相毀謗的話題就不再提了,筆者所說的另外的角度不是站在大乘或者是小乘的任何一方,而是跳出來以一個從未學過佛的人的角度去看待的。這個角度較為刁鑽,如果大家硬要因此而批評筆者的話,那筆者也毫無辦法,我們只是做一個討論而已。

這個角度是什麼呢?

這個角度就是佛教教主喬達摩自身的矛盾性,具體一點說就是佛陀涅槃的矛盾,我們把宗教教義和宗教神學完全摒棄的話,我們就會發現一個相當矛盾的存在——宗教的教主竟然會死!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在解釋自己教主或者重要的人物的離世時,都有自身的一整套說法,這是宗教形成必要的條件。

神與人是有巨大的隔閡的,他必須要在人間尋找一位代言人,比如基督教,在解釋耶穌被釘十字架去世之後,也採用了復活生天這樣的說法;而道教,從來都沒有描述過老子的死亡,而是以“騎青牛出關”來敘述他的最後蹤跡,這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遐想。

有些宗教,乾脆一開始就不接近人類,比如印度教、拜火教等等,完美地避開了宗教教主或者代言人離世這個矛盾點。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那麼佛教也不例外,無論佛教的教義如何去解釋,但佛教在人間的代言人喬達摩·悉達多確確實實是離世了,而且在早期的經典中還清晰地描述了他離世的過程,經歷了和凡人一樣的衰老與痛苦。

那麼,作為佛教內部的人員,一定會出面掩蓋這個矛盾點的,其他宗教當然也是一樣。

因此,在佛教代代相傳的過程中,這個矛盾就逐漸地被宗教教義和神學理論所覆蓋,直到完全看不出痕跡為止。當然,筆者這樣說肯定又要捱罵,但是筆者想要強調的觀點一直如此——

先否定,再肯定,再否定,再肯定。所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的境界變化,其核心還是要有一雙自我的眼睛去看,否則山水就在那裡,你永遠也看不見。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對於學佛者,筆者一再強調一個態度,那就是你自己是如何看待問題的,或者說,你一開始學佛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無論我們最終得出了什麼結論,我們都要時常捫心自問:“我學的,到底是個什麼佛?”好了,本章的內容到此結束,有討論的地方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釋迦牟尼作為佛教教主,依舊擺脫不了死亡,這個矛盾如何被化解?

隨喜讚歎

Tags:經典大乘涅槃佛教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