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三國此人謀略直逼諸葛亮,曾助袁紹決勝冀州?很多人將他名字唸錯

由 白馬晉一 發表于 人文2021-06-26

簡介(不過如果逄紀真的是完成袁紹廢長立幼的想法,也只能說是盡忠之事,而非袁家的掘墓之人,畢竟逄紀最後也沒有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是成了兄弟奪權的炮灰)而第二件事,交好審配,就是逄紀深得袁紹信任的重要體現,任憑再多的人詆譭審配,不及逄紀一席話,而這其

冀州牧韓馥怎麼讀

文:操雲飛(作者原創授權)

三國時代,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三國時代,是一個諸侯並起的時代。每一個風光的諸侯背後都有一位多謀的謀士、軍師或儒臣,這些謀士們有的通曉軍事,臨軍陣前,從容淡定;有的精通人事,運籌帷幄,決勝人心;有的精通政事,護國佐王,理事安邦。本篇,我們來談一談袁紹帳下一位鮮有名氣的謀士逄紀。

逄紀,一位在大眾心目中印象不好或者只會進讒言(甚至於完全沒有印象,完全沒牌面)的角色,一位經常被唸錯名字的角色(逄這個字在這裡應該唸作páng),又是怎麼和這些事情所關聯在一起的呢?逄紀又到底是不是荀彧口中的“果而無用”呢?

三國此人謀略直逼諸葛亮,曾助袁紹決勝冀州?很多人將他名字唸錯

一、少識大志

逄紀在袁紹的謀士陣容中,對於袁紹而言是非常特殊的一個,他不像大部分人是在袁紹的巔峰時期慕名而來,也不是冀州本地收復的豪族,恰恰相反,逄紀是最早跟隨袁紹的那一批人。逄紀最早出名是在大將軍何進時期,以智謀同荀攸等人同列(《後漢書》:“智謀之士逄紀、何顒、荀攸等,與同腹心”),後來到董卓時期的時候就麻溜的另投明主了,這個時候正好趕上袁紹和董卓鬧翻掀桌,逄紀迅速站隊跑到了袁紹的下面,這次的站隊是雙方的一次雙向選擇,逄紀選擇袁紹,可以說是他看中了袁紹身上的某些具有成功的潛質;而袁紹選擇了逄紀,是看中了逄紀的“紀聰達,有計策”,而這兩人的互相賞識也很快就得到了成功的印證。

三國此人謀略直逼諸葛亮,曾助袁紹決勝冀州?很多人將他名字唸錯

二、計圖冀州

袁紹想實現大業,逄紀想得到功名;袁紹落魄且受制於他人,處境窮破,逄紀則有妙計可助袁紹脫險,成就偉業。這一主一謀兩個人在公元191年,共同謀劃了一個徹底使袁紹騰飛的計劃。袁紹一開始其實並不是什麼大諸侯,非常受制於人,也就是他的上司——冀州牧韓馥,韓馥雖然資質平平,但是這個時候哪怕是用腳指頭想問題也能看得出來袁紹的野心,正好自己掌控者袁紹的物資供應,所以是處處針對。

這個時候的袁紹,就處於一個人生尷尬的階段,和大家熟知的劉備就很像,名氣不小但是實力不大。

而這個時候

紀就如同諸葛亮一樣,給予了袁紹一條可以“飛起來”的妙計。

逄紀的妙計分為規劃和謀略兩個部分組成,逄紀看得很清楚,袁紹想幹大事,那就得先有根據地,冀州是一塊非常好的地方,人才充沛而且物資充足。(“夫舉大事,非據一州,無以自立。今冀部強實”),那麼隨後怎麼做呢?逄紀此計可以說是非常的漂亮了,做到了內外兼攻、兩面施計:一面製造壓力,暗中把公孫瓚約出來當工具人;一面內在攻破,派遣一名能言善辯且韓馥深信之人去當說客。不出意料,逄紀此計成功,順利的幫助袁紹反客為主,拿下了冀州。而後來袁紹青睞並非常信任逄紀,可以說與此事有著莫大的關聯。(筆者認為,袁紹集團中,逄紀的功勞其實是最大的,取得一州之地的難度可以橫向對比劉皇叔拿荊州和益州,由此看來,袁紹重用逄紀其實很合理)。

三國此人謀略直逼諸葛亮,曾助袁紹決勝冀州?很多人將他名字唸錯

三、明察君心

逄紀是袁紹最為親近的一個人,除了其跟隨袁紹時間最久、幫袁紹拿下冀州之外,還有一點非常的重要,那就是“明察君心”。逄紀是最懂袁紹心思的人,袁紹其實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人,很多事情他都比較喜歡聽自己的。(袁紹也確實有這個才華,袁家江山其實大部分都是袁紹自己出決策並且自己上陣打下來的)那麼面對這樣的老闆,能懂老闆心思其實就是很大的本事了,而能夠在懂老闆心思的情況下還達成自己的利益,就更妙不過了。

逄紀的“識君心”有著明確的三次記載,分別是:“煽風點火燒田豐”、“家國大義結審配”和“私下改命立幼子”。逄紀人生中最大的兩個詬病就是第一條和第三條,但其實仔細思考,這三件事情逄紀都是“順君意”的,所以才會執行的如此順利。

田豐之事,無論是從田豐的視角還是袁紹的視角,田豐都是活不久的,這基本上是既定的事實,逄紀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做的就是推波助瀾,把袁紹的決策往前推了一步,順帶解決掉了冀州派系中最大“股東”,奠定自己的地位。改遺命之事,同樣如此,按照記載,袁紹本身就是對袁尚喜愛有加,逄紀又善於猜測主公的心思,且深得袁紹信任,所以筆者認為篡改遺命其實是袁譚一方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而發出的謠言(審配也是個死忠的愣頭青,違背袁紹想法的事情,不像是審配做得出來的事),但不能否認的是,這件事情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袁家的勢力。(不過如果逄紀真的是完成袁紹廢長立幼的想法,也只能說是盡忠之事,而非袁家的掘墓之人,畢竟逄紀最後也沒有保全自己的利益,而是成了兄弟奪權的炮灰)而第二件事,交好審配,就是逄紀深得袁紹信任的重要體現,任憑再多的人詆譭審配,不及逄紀一席話,而這其中雖然逄紀的話說的很漂亮,(“先所爭者私情,今所陳者國事”)但是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審配和逄紀都是堅定的袁尚派系,(這兩個人也正好都是袁紹的死忠之臣,堅定的執行袁紹“廢長立幼”的想法)所以逄紀作為最弱勢的老人派系,抱好審配這個大腿是有必要性的。至於自己表現的風度雅量,更可能是在享有袁紹信任後交好審配所獲得的附加品罷了。

四、後話

逄紀,確如孔融所說一般,是一位盡忠之臣,而且還是一位有計策、懂領導心思的盡忠之臣,更是利用自己善於拿捏人心這一點屢屢受益。在袁紹集團中,作為外來派系的他,除了享有袁紹的信任,在各方面都應該是弱勢的一方,但他卻沒有像許攸一般中途叛變,反而是為袁家盡忠到了最後。這般看來,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組織,逄紀都盡到了應盡的義務。

Tags:逄紀袁紹審配冀州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