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不足觀:《論語》新言“泰伯”之十一

由 蘿蔔讀古文 發表于 人文2021-06-26

簡介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不足觀:《論語》新言“泰伯”之十一,蘿蔔攝影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何尚之字彥德閱讀答案

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不足觀:《論語》新言“泰伯”之十一

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不足觀:《論語》新言“泰伯”之十一,蘿蔔/攝影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周公,姓姬,名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周公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分封的采邑在周,故稱周公。不僅是商末周初,儒學的奠基人,也是周初禮樂的制定者,以及周朝典章制度的創立者。

《論語》“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孔子深以周公為榜樣,行立坐臥甚至睡夢中都願意接近並學習周公,可見孔子是多麼欽佩和欣賞他。

本章句孔子這樣講:

孔子說,周公可謂有大才華之人,但是如果一個人只具備周公的才華,卻心驕氣傲,不論才學還是財富都吝嗇於施與他人的話,其實在我孔子看來,這人除了那點才藝,其它都不值一提。

孔子用了個特別“極致”,甚至“極端”的比方,形容一個人有大才如周公。周公對於孔子來講,已經是孔子的認知範疇裡,最頂級的人物了。但他更重要的想闡明,如果一個人只有才,沒有德、沒有品的話,其實還是一文不值,一無是處,有沒有才其實並不太重要了。

周公有才,能修禮樂、立典章,且是有大德、大格局之人,不驕不嗇,影響深遠……

如果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心高氣傲,只圖利己、很難利人的話,在孔子他老人家的價值觀裡,這類人即使有點才華,也難成大器,前途有限,對於社會的作用也無足輕重。

筆者按,“謙受益,滿招損”,“欲取之,必與之”,“德才兼備”,後人的這些話語與理解,與孔子所言的內容有異曲同工的涵義。人有才,是末,人有“仁”、“義”、“德”,是本。本末倒置,沒有可觀,人,終將無以立!

蘿蔔/文

Tags:孔子周公人有才華周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