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由 鴛鴦繡了從君看 發表于 人文2021-06-26

簡介【星宿】宿,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

白虹貫日有什麼徵兆

【宇宙】四方上下是稱“宇”、古往今來稱“宙”。是天地萬物的總稱。《淮南子·原道訓》中有“紘宇宙而章三光。”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古代人把星空分為二十八個星區,用來說明日、月、五星執行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顆恆星。二十八宿的名稱,自西向東排列為:東方蒼龍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鬥、牛、女、虛、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張、翼、軫)。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四象】我國古代表示天空東、南、西、北四大區星象的四組動物。又稱四維、四獸。二十八宿體系形成後,以每七宿組成一象。即東龍、南鳥、西虎、北龜蛇(武)。春秋戰國五行說流行後,四象配色成為:青龍、朱雀、白虎、玄武。所以東方七宿稱東官蒼龍,南方七宿稱南官朱雀,西方七宿稱西官白虎,北方七宿稱北官玄武。

【流火】火,即東方七宿中的心宿。每年農曆五月左右,黃昏時星宿在中天,六月以後就漸漸偏西。此時暑氣減退,夏天也快結束了。《詩經·豳風·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流火,八月崔葦”。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參商】參和商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參宿在西,心宿在東。兩者此出彼沒,不能在天空中同時出現,因此用來比喻人分離不得相見。《紅樓夢》中描寫寶黛間的親密關係用了這樣的比喻,如“日則同行同坐,夜則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順,略無參商”。

【農曆十二月份別稱】一月,原為“正月”,為避始皇諱,改為“端月”;二月,杏月,二月杏花開;三月,桃月,三月桃花開;四月,槐月,四月槐花開;五月,榴月,五月石榴花開;六月,荷月,六月荷花開滿池;七月,巧月,來源於“乞巧”;八月,桂月,八月桂花開;九月,菊月,九月菊花開;十月,陽月;十一月,葭月,此時葭草生長很茂盛;十二月,臘月。

【農曆】我國傳統曆法,它以月圓月缺朔望的週期來定月,用置閏的辦法使年平均長度接近太陽迴歸年,因這種曆法安排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活動,故稱農曆,又叫中歷、夏曆,俗稱陰曆。古人寫文章,凡用序數紀月的,大多以農曆為據。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紀年法】我國古代紀年法主要有四種:(1)王公即位年次紀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數來紀年。(2)年號紀年法。漢武帝起開始有年號。此後每個皇帝即位都要改元,並以年號紀年。(3)干支紀年法。(4)年號干支兼用法。紀年時皇帝年號置前,干支列後。

【星宿】宿,古代把星座稱作星宿。古人認為人間有功名智慧的人是天上星宿下凡。

【分野】古代占星家為了用天象變化來占卜人間的吉凶禍福,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國州互相對應,稱作分野。具體說就是把某星宿當作某封國的分野,某星宿當作某州的分野,或反過來把某國當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當作某星宿的分野。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彗星襲月】彗星俗稱掃帚星,彗星襲月即彗星的光芒掃過月亮,按迷信的說法是重大災難的徵兆。

【白虹貫日】“虹”實際上是“暈”,大氣中的光學現象。這種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天氣將要變化的預兆,可是古人卻把這種自然現象視作人間將要發生異常事情的徵兆。

【運交華蓋】華蓋,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屬仙后座。舊時迷信,以為人的命運中犯了華蓋星,運氣就不好。

【牽牛織女】“牽牛”即牽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銀河東。“織女”即織女星,在銀河西,與牽牛星相對。

【銀河】又名銀漢、天河、天漢、星漢、雲漢,是橫跨星空的一條乳白色亮帶,由一千億顆以上的恆星組成。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舊時迷信說法,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

【雲氣】古代迷信說法,龍起生雲,虎嘯生風,即所謂“雲龍風虎”。又說真龍天子所產生的地方,天空有異樣雲氣,占卜測望的人能夠看出。

【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農曆以正月、二、三月為春季,分別稱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為夏季,分別稱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類推。

【社日】古代農民祭祀土地神的節日,在春分前後。

【初七】農曆七月初七,民間有七夕乞巧的風俗。傳說牽牛織女聚會之夜。

【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稱。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依次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叫“干支紀法”。

中國古代文化常識之古代曆法

【紀月法】我國古代紀月法主要有三種:(1)序數紀月法。(2)地支紀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稱十二個月,每個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3)時節紀月法。

【紀日法】我國古代紀日法主要有四種:(1)序數紀日法。(2)干支紀日法。(3)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月中叫望,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4)干支月相兼用法。

【紀時法】我國古代紀時法主要有兩種:(1)天色紀時法。古人最初是根據天色的變化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個時辰。(2)地支紀時法。以十二地支來表示一晝夜十二時辰的變化。

【五更】我國古代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用鼓打更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

Tags:星宿七宿紀年干支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