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5)

由 鄒城釋出 發表于 人文2021-06-24

簡介這是孟子在這一章中給梁惠王提供的辦法,不是合縱連衡、征伐這樣的辦法,而是王道, 從兩個層次施仁政於民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翻譯

【原文】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 薄稅斂,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

《孟子

·

梁惠王上》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

之前講過

“適梁”,

“適”就是到,“適梁”就是到了大梁這個地方。

大梁這時候是魏國的中心

,當時主政的是

魏惠王,也叫梁惠王。

這次,梁惠王把問題提得更具體了。上來就說“晉國, 天下莫強焉”,晉國是指他自己,因為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本來就是從晉分出來的,所以他自稱為晉。這個時候魏國是三家裡面最強大的,甚至不僅是三家之中,當時在其他各家裡面也是非常強大的。梁惠王說,晉國本來是天下最強的,沒有國家能比得上,先生也知道的。

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

可是到了我這一代,我在魏國主政,情況卻不一樣了:跟齊威王打仗,齊威王派了田忌、孫臏,在馬陵把魏軍打敗了,大兒子也犧牲了; 跟秦國打仗,秦國派了公孫鞅,結果魏國割讓了河西郡的全部,還有上郡的十五個縣,一共有七百里;南邊又跟楚國打仗,楚魏襄陵之戰魏軍被昭陽率領的楚軍所敗,被迫割讓了大片的土地。

寡人恥之,願比死者壹灑之,如之何則可?

這幾件事都是我莫大的恥辱。比,就是為了。我願意為死者一洗冤仇。壹灑之,就是洗血的意思。“如之何則可?”我怎麼樣才能做到,你能不能告訴我? 這就是梁惠王向孟子提出的具體問題。其

實質還是富國強兵的問題。

怎樣在一個天下大亂,以征伐為上的時代做到統一天下、戰勝其他各個國家?孟子給出的答案就是

王道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孟子說,有百里地就可以實現王道,就可以完成王業。王業是和霸業相對的,霸業成就霸主,王業則成就一統天下的王者。 雖然“地方百里”所要求的硬體條件並不是很高,但還

需要主觀條件——政策

。什麼樣的政策呢?就是下面說的“

王如施仁政於民

”,意思是說施仁政於民就可以實現王道了。這裡面是

第一次出現了仁政的概念

。“施仁政於民”,就是說這個仁政的施行物件是人民。下面他就講了 “施仁政於民”的一些具體做法: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5)

“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

,這是一個層次,也就是我們前面講的在教化以前的層次。 “省刑罰”,是要少用刑罰。“薄稅斂”,就是要減輕人民的稅賦。 刑罰賦稅是針對人民的,減輕對人民的刑罰,少徵收對人民的賦斂,這就是施仁政於民。讓老百姓能夠深耕細作,及時除草。易, 是及時的意思。

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壯者就是成人,“孝悌忠信”,孝悌,就是家族內的倫理道德;忠信,就是你出了家族,到社會上做事應該有的道德;忠,是處理上下級關係的德行;信,是跟朋友平輩之間相處的德行。

要讓人民中的壯者有閒暇來接受教 化,能夠培養自己的德行。

培養了這些德行以後怎麼辦呢?他就可以“

入以事其父兄

”,在家用孝悌侍奉父母兄弟;“

出以事其長上

”,離開家族出去做事,用忠信侍奉上級。這是第二個層次。

這兩個層次,一個屬於基本生活保障,另一個屬於教化。如果這兩點你做到了,“

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

”,你的老百姓就是用自己製作的木棍子也能夠打敗秦楚的堅甲利兵,因為他們是真正發自內心地願意為你出力。這是孟子在這一章中給梁惠王提供的辦法,不是合縱連衡、征伐這樣的辦法,而是王道, 從兩個層次施仁政於民。

最後孟子說: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彼,是指那些不行王道、不行仁政的國家。統治者侵奪了人民正常的農業勞動時間,使他們不能按照節令來耕地除草,也就無法獲得收成, 來養他們的父母,致使“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凍餓”這個詞是孟子常用的詞,它所對應的就是溫飽。今天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社會最基本的標準就是溫飽。應該說,從孟子的時代以來大家就盼望實現的理想,是最低階段的理想。除了“父母凍餓”,這裡還提到“兄弟妻子離散”。我想父母因為年紀大了,走不動了,所以他不說父母離散,而是凍餓。但是兄弟妻子找別的地方去生活,就離散了,家庭也就解體了。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陷溺其民”,使人民陷於痛苦之中,陷於生活的困境之中。 這樣的國家,如果梁惠王“往而徵之”,去跟這個國家打仗,“夫誰與王敵?”誰能夠跟你來對抗呢?因為人民凍餓的凍餓,離散的離散,哪有心情為國家打仗!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孟子的結論是:“仁者無敵。”這個仁者就是推行王道、施仁政的人。仁者無敵,

仁者是無敵於天下的

。“王請勿疑!”大王請你不用懷疑。這一段是

孟子第一次明確提出來仁政這個觀念

這一章關鍵性的語句是“

施仁政於民

”。這個語句是這一章最重要的精神,其他都是對仁政的描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就可以王天下了。王天下靠什麼呢?就是仁政。把仁的觀念在治理國家的施政措施中完全貫徹體現,這就是仁政。這一章的中心思想裡面包含一個很重要的認識,即民生與教化。

怎麼保障民生?“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這都是民生保障層次的。同時還有另一個層次,就是教化的層次。所以我們今天講小康,如果說用孟子的思想來講,應該是包括溫飽、有教, 不能僅僅是溫飽。

第二個重要的語句是“仁者無敵”,“仁者無敵”應該是孟子自己得出的結論。“仁者無敵”是把王道和仁政的思想又做了一個申發和總結,這是點明王道和仁政實行的主體是仁者。這就給推行者、施行者提出了人格上的要求。作為一個國家的領導者,要自己爭取成為仁者,這樣他的國家、他的人民才能夠無敵。所以,“仁者無敵”是這一章裡面第二重要的命題。

《孟子》七篇解讀|梁惠王篇(1.5)

Tags:仁政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