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如對孟子的話深信不疑,是另一種盡信書

由 昌達文化課堂 發表于 人文2021-07-04

簡介孟子不相信《尚書》中的這個記載,於是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盡書則不如無書什麼意思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提到儒家,我們總會將孔子和孟子並稱為“孔孟”。晚於孔子接近170年的孟子,不僅對聖人孔子的思想做了闡發和拓展,在行為上也效法孔子。在40歲以前,孟子的主要活動就是學習孔子,廣收門徒,開辦私學。

在教育的過程中,孟子除了繼承孔子的因材施教之外,還有一種非常鮮明的觀點,那就是反對迷信書本、迷信權威。在《孟子·盡心下》中,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句話中的“書”,指的是當時的經典《尚書》。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如對孟子的話深信不疑,是另一種盡信書

殷商末年,周武王繼位後四年,得知商紂王的商軍主力遠征東夷,朝歌空虛,即率兵伐商。商紂王倉促迎戰,商軍的兵力和周軍相比懸殊,但忠於紂王的將士們都決心擊退來犯之敵,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殊死搏鬥,這就是歷史上的牧野之戰。後來,《尚書·武成》一篇中記載這一事件時說:“受(紂王)率其旅如林,會於牧野。罔有敵於我師(沒有人願意和我為敵),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向後邊的自己人攻擊),血流漂杵。”

孟子讀了《尚書·武成》中的這一段,頗有感慨。在他看來,像周武王這樣講仁道的人,討伐商紂王這樣極為不仁的人,怎麼會使血流成河呢?孟子不相信《尚書》中的這個記載,於是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意思是提醒人們,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辯證地去看問題。

在我們的學習中,教科書是重要的參考內容,但它畢竟是供我們學習和參考的工具,真正有價值的規律、經驗、結論,還需要我們自己進一步去思考和實踐。書籍也是一些人根據自己的思想編著而成的,如果盲目迷信書籍,對書上的觀點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在否定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了。事實上,書籍和現實是兩回事,我們不能盲目地崇拜書籍。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如對孟子的話深信不疑,是另一種盡信書

我們都很相信《孫子兵法》的軍事謀略,但是孫子本人也沒有能夠一統天下。相反,歷史上橫掃六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似乎並沒有留下任何關於兵法理論的書籍。當然,各種因素綜合作用,才能決定一個國家的興衰,不能光看一本兵書,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迷信書本。

在歷史上,常常會有經過考證而推翻以前的結論、改變後人觀點的事件。比如由於郭沫若先生的考證,我們接受了李白出生在中亞的碎葉城的說法;由於胡適先生的考證,我們也認為《紅樓夢》是由曹雪芹和高鶚兩個人完成的。

在16世紀的義大利,教會典籍上說星星是上帝釘在天空上的金色的釘子,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布魯諾經過多方面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異議。雖然他因此而被送上了火刑架,但是歷史證明他是正確的。

就算是今天傳下來的各種古籍,也是不可全信的。因為書籍在流傳的過程中要經過傳抄、口述、刻印等,期間免不了發生“三人成虎”、以訛傳訛的情況。孟子說出“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句話的時候,是因為對《尚書》中關於武王伐紂的情形產生了懷疑。反過來,如果我們又對孟子的話深信不疑,那也就是另一種“盡信書”了,事實到底怎樣,還需要我們自己去辨別。

Tags:孟子盡信紂王無書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