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佛法中的常見問題(四)

由 蓮海沐浴人 發表于 人文2021-06-22

簡介謗佛之人,在生活中接觸佛教的機會太多了,他隨時都可以謗佛,如果要用這種不宣講的方式挽救他們的話,那麼只能把寺院全拆了,和尚全部還俗,所有書籍和網路中不再出現佛字

優婆塞優婆夷什麼意思

佛法中的常見問題(四)

佛像

一, 為什麼寺院要收門票?為什麼佛教中也有一些涉及經濟利益的負面訊息?

按道理說,寺院是不能收門票的,這是違背佛教本意的。現在收門票的寺院多是名寺古寺,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國家旅遊資源及文物資源問題,一些寺院收不收門票不是寺院單方面能說了算的,而且許多寺院本身一直在呼籲取消門票。

由佛門弟子捐建的寺院基本上都不收門票,但由於經濟原因,一般比較偏;佛門外的人對這種寺院瞭解很少。有心禮佛也可以去這種寺院。有人對寺院收門票之事不理解,那是因為與佛教接觸太少,只看到景區及作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寺院,更普遍的真實情況卻不太瞭解。

寺院是不能占卦、算命、相面、看風水的,這些都是佛陀在《佛遺教經》中明確反對的行為,也是正規寺院所不允許的;對於抽籤,部分寺院為了順應眾生,還是採取一種寬容的態度,但借解籤來索人錢財就不是佛教所允許的了。

如果碰到出家人以預測為藉口,幾百、上千元誘導你上香、捐功德、開光、祈福等等,那基本可以肯定是假的了。真正的出家人,是不可能以算命看相等預測吉凶的方式謀取錢財的。這個時代,清淨佛門竟也被某些人當成了騙錢的工具。在騙子手上,沒有不能用的工具。如果碰到借佛的名義威脅利誘你出錢,你完全可以不用理他,你心中有佛就行;如果放不下心中的包袱的話,下次找個正規的寺院燒燒香,心誠即可,佛菩薩不會計較你出不出錢,計較你的是借佛名義發不義之財的人,你不欠他們的錢。

當然對正規佛門的佈施,還是必須的。雖然寺院的生活簡單清靜,但畢竟僧人也要吃飯,寺院也要必要的經費維持。根據因果律,對佛門的佈施能讓人得無量福報。你的善心佈施讓佛教能存於世間,讓佛法導人向善,也使很多人有機會修證佛法,走向解脫,實在是功德無量的善舉。

在外看相、算命、占卦、賣護身符、寫功德簿的“和尚”與“尼姑”基本都是假的,甚至有的所謂“尼姑”假到頭髮都不理,拿個帽子把頭髮遮住就冒充尼姑;不要上他們的當,不要理他們就行了。考察真假有一個屢試不爽的方法,就是讓來者背大悲咒,背大悲咒並不難,是佛門的最基本功課,那是天天要做的功課,沒有哪個真正的出家人不會背的;也可以詢問他們一些專業的常識問題,以驗證真偽,比如,請問師父上下(指名字)?假和尚一般都不會知道上下是什麼意思。

乞食的出家人倒基本上沒有假的,因為這是佛陀提倡的行為,東南亞國家的南傳佛教至今託缽為生;毫無牽掛方能了生脫死。由於歷史及現實原因,在漢地,這種託缽的出家人極少。

為什麼會有上述這麼多不好的現象,即使佛門也不得清淨?因為按佛教經典而言,現在是末法時期。末法時期,道德日漸敗壞,爭鬥日漸激烈,眾生沉淪而不自知,累及佛門。君不見現在道德底線日漸後退,以一種不可逆轉的態勢加速沉淪。過去認為不可接受的現象與觀念,現在都成了家常便飯甚至引以為榮。傳統美德風雨飄搖、土崩瓦解。佛法在世間,不可能不受世間的影響。

二,佛教戒律森嚴,是束縛人性嗎?

沒有剎車的汽車沒有人敢開,沒有法制的社會無法給人安全感。無規矩不成方圓,任何事都不可能沒有約束的。

佛教的戒律基本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條戒律的擴充套件與細化,這五戒與一般的社會公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是儒家所提倡的仁、義、禮、智、信的另外一種表現形式,不殺近乎仁,不盜近乎義,不邪淫近乎禮,不飲酒能護智,不妄語近乎信。只不過儒家五德說得比較抽象,而佛教五戒落實得比較具體,更有可操作性。

制戒的目的,是對眾生的尊重,也是對修行者自身的約束,同時也保護佛教這個團體的長存久安,能持戒律就能完全避免違法亂紀。

戒律還能透過約束行為的同時,約束自心,有助於修行。戒能生定,定可發慧,依慧可得解脫。

三,佛教會長存於世嗎?

世間沒有恆久不變的事物,一切事物都有個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法。在世間的佛教必須遵循世間的規律。佛教誕生至今2500多年。在佛經中,佛說佛滅度後,佛法在我們這個世間只能存在一萬二千年,其中一千年正法時期,一千年像法時期,一萬年末法時期。佛陀住世的時候經常寥寥數語就讓人證得阿羅漢果,末法時期單憑自己的力量已很難證果,惟藉助佛力(唸佛)可度生死。

正法時期中,佛滅度後幾次佛法大集結中,高僧輩出,阿羅漢與菩薩多如繁星;像法與末法早期,我國的五代時期,禪宗在古印度傳承二十八代之後,由達摩祖師傳到東土,在我國開始大行其道,六祖惠能大師一人門下,即有四十三人開悟,後分成五大宗派:溈仰、雲門、臨濟、曹洞、法眼,祖師大德層出不窮;進入末法時期後,唸佛法門開始發展起來,自唐而始,尤其明代以來,淨土宗大行其道,繁盛至今。佛陀當年的預言至今一一應驗。佛教對自身的審視是很客觀的。我們也應當把握這短暫的時機,不然等我們在惡道中僥倖再回人世,佛法早已滅盡,我們只能在六道輪迴之中隨波逐流,不知所終了。再等彌勒佛降世,對我們而言,那是太遙遠的事,能不能剛好回到人間、趕上佛法存世也很難說。

四,西方極樂世界是否與佛教解脫的根本目的相矛盾?

在末法時期,人的雜念極重、貪慾極重、爭鬥心極重;附佛外道極多(借用佛教概念的邪教)、邪教橫行;佛門之中,不持戒律、汙染佛門的人也特別多;假和尚遍地都是。而這一時期的人於佛法極難生信,生信之後修行也很難成功。這是個不適合修行的時代與地方。要想求解脫,最好的辦法是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西方極樂世界是個佛國,在距我們極遠的另一個世界。這個西方,是站在三千大千世界的角度上說的,而不是地球意義上的西方。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極樂世界條件很好,特別適合信佛的人修行。信佛的人如果在佛前發願,願意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就會在此人命終時過來接引,讓人下一輩子往生到那個世界,而不再在我們這個世界的六道中輪迴。

形象地說,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條件很好的成佛的培訓基地、是成佛的預科班,進了這個預科班的人,在那種氛圍的薰陶下,很容易修成功。

淨土宗也是個方便法門,極樂世界是個過渡站點,終極目的是成佛。在極樂世,在佛菩薩的親自教導下,還得靠我們自己修行才能成佛,就象吃飯,非得自己吃下去才能飽。

民間熟悉的觀世音菩薩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一位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大弟子。

五,佛教是否不適宜在公眾場討論?

許多佛門師兄提過這個問題。不敢講的原因,是認為一旦在公眾場合討論,必有人謗佛,這就給了他們造罪的機會。

凡事都要權衡利弊,比較之下,宣講佛法之利遠大於弊。如果怕人謗佛,佛法就不該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只要出現的事物,就有人說好、有人說壞,不能因為這個理由而不傳播佛法。

謗佛之人,在生活中接觸佛教的機會太多了,他隨時都可以謗佛,如果要用這種不宣講的方式挽救他們的話,那麼只能把寺院全拆了,和尚全部還俗,所有書籍和網路中不再出現佛字。

《佛說信佛功德經》中說:“當善以如是正法,廣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沙門婆羅門,流佈宣說;乃至諸魔外道尼乾子等、所有邪見不信佛者,聞此正法,令起深信,歸向於佛,而生正見,了知正法。”這裡大意是說,佛弟子應當對所有出家人、居士、世俗之人、其它宗教信仰者,對佛法有誤會的人、不信佛的人,都要宣講佛法,使他們生信,歸入佛門。這是佛陀的親口教誨。

Tags:寺院佛法佛教佛門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