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再三讀經典3:《中庸》

由 甲骨蔡 發表于 人文2021-06-21

簡介實際上,“喜怒哀樂未發”說的並非是“喜怒哀樂未發”之前,而是是說,在處理事情時,“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出現,受到很好的控制,從而得到能夠使得不受這些情緒的影響,從而產生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龍德而隱者也的文言什麼意

再三讀經典3:《中庸》

《中庸》是《大學》的姊妹篇,都是來自《禮記》,也都被朱熹選入了《四書》。《中庸》之所以排在《大學》之後,屈居《四書》的次席,就在於《中庸》偏重於宏觀講道,而《大學》則著重微觀學道,具體列出了學習的方法和內容。

王陽明曾總結說,《大學》講“誠意”,《中庸》講“誠身”。“誠意”比較好理解,比較具體,但是“誠身”就不好理解,“意”可以“誠”,“身”怎麼去“誠”?其實,“誠身”最終還是透過“誠意”來操作和實現。“意”是微觀的、內在的層面,“身”是宏觀的、外在的層面。

“中庸”的“庸”是道的意思,“中”是合乎、中不中、權衡的意思,因此,“中庸”的意思就是透過判斷和權衡去合乎道。準確地說,“中庸”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中”,就是判斷權衡,以合乎道;一層是“庸”是道本身。《中庸》就是對“中”和“道”進行解釋。

由於“中”的內涵在判斷、選擇,因此是個動態概念,幾乎和“權”同義,或者說“中”的要義就在於“權”。孟子說:“執中無權,猶執一也”。“執一”就是教條主義、迷信,機械固有道的教條。“執中”則是針對實際情況,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去貫徹道。

但是,至少在孟子時期,就已經存在對“中”、“執中”的誤解,將本來是動態的“中”,看成是靜態的。將本來需要獨立判斷和選擇的東西,看成是不判斷不選擇的迷信和盲從,即將“執中”錯解為“執一”,以至於孟子不得不對此進行辯解。

然而,遺憾的是,孟子的辯解並沒有能夠讓後人充分地明白,對“中”的靜態化理解在孟子之後依然得以流行,直至今天。其間,宋明儒家以接續自孟子斷絕的“道統”為使命,就連他們也未能避免這個錯誤。

這就涉及到對《中庸》第一章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的理解。這就話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句話在宋明儒家中反覆被提到,但是卻一致地將這個“中”解釋為在喜怒哀樂未發之前的一種“心”的狀態,而且認為這是“心”的本體。這樣就為“心”注入一個先驗因素。

這為宋明理學帶來兩個方面的影響,一正一負。正面的影響是,透過注入這種先驗的“硬化”因素,“心性”得到支撐,增強了人們對心性的信心,使得宋明理學得以建立和存在。負面的影響是,為宋明理學注入了虛構和假想的成分,讓其呈現“空談”的特徵,以致引發清朝儒家的不滿和批判。正是在所謂的“考據學”的激烈攻擊之下,再加上鴉片戰爭之後西歐人的侵略,整個儒家思想出現系統性崩潰。

實際上,“喜怒哀樂未發”說的並非是“喜怒哀樂未發”之前,而是是說,在處理事情時,“喜怒哀樂”的情緒沒有出現,受到很好的控制,從而得到能夠使得不受這些情緒的影響,從而產生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這是實際和《大學》中對“正心”的解釋是一致的:“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人一旦被“忿懥、恐懼、好樂、憂患”等情緒所影響,就會影響其判斷和選擇的獨立性。

道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獨立的判斷和選擇,一旦保障自己的判斷和選擇是獨立的,那麼判斷和選擇的結果也必然是“中道”的,這就是“中”,也是“誠意”。

因此。“中”和“誠”是等價的,就是道。所以《中庸》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為什麼《中庸》一上來還說“率性之謂道”,“率”是遵循,“性”是“心”之本然的屬性,率性就是遵循心之本然屬性。“本然”就是不受外界影響的,也是獨立的。

但是,在上篇對《大學》的解讀中提到,“心”、“性”都是無法直接感知,針對它們也無法進行直接和具體的操作,都是邏輯推導的結果,是虛擬的存在。能夠直接感知和操作的,唯有“意”,“心”和“性”的存在都是“意”的總結歸納結果,能夠直接和具體操作的也只有“意”。因此,“正心”、“率性”最終都是透過“誠意”來實現。

總之,“中”、“和”、“正心”、“率性”、“道”、“中道”、“誠身”這些概念最終都是透過“誠意”來實現,最終都落到判斷和選擇的真正獨立性上。

要做到判斷和選擇的真正獨立,就需要消除外界的影響,消除因外界的影響而產生情緒波動。朱熹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其實也是這個意思。“天理”就是“誠意”,“人慾”則是外界的不當影響。

《論語》開篇就是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人不知而不慍”其實就是在說要堅持自己判斷的真正獨立,如果人們不理解要不要怕,不要生氣,勇於堅持。

《周易》的乾卦實際也是在說這個問題。第一爻的爻辭是“潛龍勿用”,能夠理解這句話,對《易經》基本把握了90%。“龍”指的就是“心性獨立”、“道義獨立”的狀態,即獨立的判斷和選擇能力。

《文言》傳對“潛龍勿用”的解釋是:“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不悶,不見是而不悶。樂則行之,憂則謂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實際上是強調判斷和選擇的絕對獨立性,以至於可以和整個世界反著來。

保持判斷和選擇的真正獨立性,真的不容易,因為可能意味著有時你要與整個世界作對。《中庸》引用孔子話來說明:“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也就是說“中庸”的難度,要比讓天下恢復公平,辭去高官厚祿,空手與持刀的強人搏殺,這些看似難度很大的事還要難。能做到這些,並意味著你一定能夠做到“中庸”,即做到真正獨立地去判斷和選擇。

Tags:中庸判斷選擇誠意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