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由 文話淺說 發表于 人文2021-06-18

簡介魚麗於罶,鱨鯊

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什麼意思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 松尾芭蕉是世界聞名的俳句大家,享有“俳聖”之譽。

Q:

你對夏天的感受是什麼?

很多人的回答會是熱,熱,熱,需要空調西瓜冰淇淋。而在冬天,沒有什麼比一個溫暖的被窩更讓人有幸福感的了。

季節變換帶給人的身體感受,是最真實的。而在文學作品中,季節的語言可以成為最讓人心動的語言。

日本俳句中要求必須出現恰好一個能代表季節的詞語。比如春天有“東風”“春雨”“木之芽”“燕”,夏天有“梅雨”“海之日”,秋天有“重陽”“月見”,冬天有“冬至”“山茶花”“雪”。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 川端康成《我在美麗的日本》

川端康成在諾貝爾文學獎的獲獎演說《我在美麗的日本》中曾引用道元禪師“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一句對日本的美學進行說明。四季的美和人類感情上的美是相通的。

池西言水有句“一人打自花野來,我亦染香花野去”,在秋天的原野,彷彿看到兩個尋香的遊客擦肩而過,不需一聲言語,你帶走了你的心事,我帶走了我的花香。

松尾芭蕉有句“五月的滂沱大雨,覆蓋了一切,除了那座長長的瀨田橋。”歲月會帶走很多東西,又留下了很多東西,這中間的種種情事,或許就如瀨田橋一樣,在雨中又不在雨中。

日本經典俳句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日本俳句以精短見稱,富有韻律和美感。日本文學“物哀”之論,實際上也是源自對人與自然的某種相通。季語的源頭,還是在中國古詩。錢鍾書先生指出:“《三百篇》有‘物色’而無景色。涉筆所及,止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孔子也曾說過:“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學習《詩經》可以使人瞭解大自然中的鳥獸蟲魚,人間草木。事實上,《詩經》是中國最早一批“季語”的來源。

故“灼灼”狀桃花之鮮,“依依”盡楊柳之貌,“杲杲”為出日之容,“瀌瀌”擬雨雪之狀,“喈喈”逐黃鳥之聲,“喓喓”學草蟲之韻。皎日嘒星,一言窮理;參差沃若,兩字窮形:並以少總多,情貌無遺矣。”

《文心雕龍·物色》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 《詩經名物圖解》,由日本江戶時代的儒學者細井徇/細井東陽撰繪,其主要內容為《詩經》輔配百餘幅精美古畫。大約繪製出版於嘉永元年(1848)。

據統計,《詩經》中約有100多種植物,而魚類動物約有10多種,鳥類有30多種,加上各種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動物大抵也有上百種。《小雅·魚麗》就涉及多種魚類。

魚麗於罶,鱨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於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魚麗於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

物其旨矣,維其偕矣!

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各式各樣的魚兒遊進我的竹簍,再配上美酒佳餚,何其歡暢。雖然這裡沒有指出明確的時間,其意蘊卻是和季語相通的。如果說季語是時間給人的情書,那麼方言便是家鄉給遊子的情書。中國古詩的另一大源頭便是《楚辭》,而《楚辭》最吸引人之處便是楚語,是來自南方楚國的聲音。《離騷》中說:“汩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宿莽”就是楚地風物。

經典 季語:來自時間的情書

△ 《離騷》

季語是來自時間的禮物,方言是來自空間的禮物。將人的一生化成一個座標系,其實我們真正所擁有的,也就是時間和空間留在身上的痕跡,俳句中的季語正是如此。後來日本漢字協會推出的“三行情書”體,本是脫胎於俳句的一種形式。

生活的大雨,或許可以覆蓋一切,除了那座長長的瀨田橋。

Tags:季語俳句魚麗日本詩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