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說文解字》中沒有“劉”字

由 穿越歷史的星空 發表于 人文2021-06-17

簡介朱棣做了皇帝,立即派人在國內國外四處打探建文帝的下落,無論是死是活,他都要掌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他皇帝位置穩定

宗的部首是什麼

《說文解字》中沒有“劉”字

《說文解字》(以下簡稱《說文》)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是首部按部首編排的

漢語字典

,原文以小篆書寫,逐字解釋字型來源。原書作於

漢和帝

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

我翻閱《說文》時,想檢視一下“劉”字的註解,但是發現《說文》一書中卻沒有“劉”字。於是我網上查詢了沒有“劉”字的原因。原因最有可能的就是,該書成書於漢代,漢代“劉姓”是國姓,是皇帝的姓氏,書中有意地迴避掉了。

在封建專制社會中,豈能容人隨便點評皇帝的姓氏和名諱?寫得誇大其詞,那是欺君罔上;寫得實事求是,又是大不敬。所以乾脆不寫了。

何止是這樣一部文學典籍中關於國姓的事情,歷朝歷代都有不可觸及的事情和話題。有些話題簡直就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到了唐代,早在太宗執政時期,凡是提及“玄武門之變”和“隱太子”話題之事,太宗皇帝無不敏感異常且猜忌橫生,以至草菅人命。太宗皇帝在晚年時期曾說:“隱太子(李建成)已經死去十幾年了,可是他在民間依然是陰魂不散,很多人打著他的旗號做那些見不得人的事情。”他晚年猜忌異常,推倒魏徵的墓碑發洩,隨後又逼迫宰相劉洎自盡。一年後,他又以謀反的罪名殺掉了開國功臣張亮,這些都多少與隱太子有牽連。所以唐代但凡是“玄武門之變”、“隱太子”之類的話題是不能被隨意提及的,一旦提及,動輒要人性命,還很可能株連很多無辜的生命。

北宋,不可提及之事變成了“燭影斧聲”和“幽雲十六州”。 “燭影斧聲”這件事恐怕是後世永遠也說不清的懸案了。趙匡胤究竟為何暴亡,趙光義又為何登基,恐怕只有死去的這兄弟倆才知道其中的原委曲直。這件事在後來司馬光編著的《資治通鑑》中說,事發之時晉王趙光義並不在場,真是可笑之極。他不在場,繼位的定然是長子趙德昭,怎能是弟弟趙光義!可見,《資治通鑑》撒了謊!

“幽雲十六州”是五代十國後周和宋代永遠的痛!北方屏障割讓給了契丹,自己沒有能力收復,京城開封又無險可守,只能以錢財乞求和平。為了解決京城防務,朝廷大量招收禁軍,導致京城禁軍數量激增。北宋中後期,禁軍人數一度達到八十萬之眾(水滸傳中豹子頭林沖就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到了滄州柴進莊上時,洪教頭就譏笑林沖,說東京禁軍槍棒教頭可以塞滿滄州牢城營)。龐大的禁軍人數,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和財政負擔。最終壓垮了北宋。

南宋時期,迎回二聖是不可提及的話題。“靖康之恥”,徽、欽二宗被金國擄掠而去。僥倖不在京城的徽宗第九子趙構逃到江南建立南宋政權。由於他不是皇帝欽定的皇位繼承人,他生怕主戰派打勝仗,迎回徽、欽二宗。因為這兩個人回來,他的皇位就受到很大的威脅,所以他為確保自己可以做皇帝,不惜割地與金國乞和,殺掉岳飛等主戰派將領。迎回徽、欽二宗不是他忘在腦後,而是他根本就不敢想,這句話就像噩夢一樣纏繞著他的一生。

明朝的時候,建文帝朱允文也是朱棣做皇帝時不能提起的字眼。燕王朱棣造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說建文帝身邊有奸臣,並沒有說要奪侄兒的皇位。但明眼的人都知道,他不奪皇位,造反幹什麼呢!結果南京城破,皇宮突發大火,建文帝不知所蹤。朱棣“不得以”登上皇帝之位。朱棣做了皇帝,立即派人在國內國外四處打探建文帝的下落,無論是死是活,他都要掌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他皇帝位置穩定。之前公眾號中那篇《為何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的文章,就是寫到了,鄭和下西洋的一項極其秘密的任務,就是打探尋找建文帝的下落。

國外也是如此,我們都知道的《皇帝的新衣》的故事,其實滿朝文武和全城的百姓都知道皇帝一絲不掛,甚至連皇帝本人也十分清楚。但是當場揭穿皇帝的那個男孩,他的下場可想而知!

可見,歷朝歷代以及國外都有不可觸及的事情和話題。但這裡面無不摻雜著專權者的私利或不可告人的秘密。所以,要讓權力執行在陽光下,天下為公,淡泊名利,方能安得始終。

Tags:皇帝禁軍建文帝話題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