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佛教:唸佛之人,常誦這首淨土詩,心生嚮往,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由 慧光雲聚 發表于 人文2021-06-13

簡介特別是對於已經有了流轉痛苦這樣出離心修習基礎的人,一念這首淨土詩——“蕅池無日不華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馬上就可以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就會生起嚮往心,因為他本來就對娑婆世界有一定的厭離了

眾生何事不思來

蕅池無日不華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

淨土宗祖師蕅益大師曾說:“一讀二讀塵念消,三讀四讀染情薄。讀至十百千萬遍,此身已向蓮華託。亦願後來讀誦者,同予畢竟生極樂。”淨土修厭離心與欣求心的竅決之一,就是常讀淨土詩,經常讀誦、受持淨土詩,可以消除塵念,遠離染情,堅定信願,成就往生大事。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元代中峰大師的一首淨土詩,這首詩名為《懷淨土詩》,全文如下:“蕅池無日不華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

佛教:唸佛之人,常誦這首淨土詩,心生嚮往,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蕅池無日不華開”,“蕅”,同“藕”,就是蓮花根部的蓮藕,“蕅池”就是指蓮池。“蕅池無日不華開”,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的蓮花永遠盛開著。“四色光明映寶臺。”“四色光明”就是《阿彌陀經》裡面講的“池中蓮華,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是青、黃、赤、白四色蓮花的光明。當然,這裡的四色只是簡單舉例而已,實際上不只四色。這些蓮花都是“微妙香潔”的,並且都有光明。寶臺就在蓮花下面,蓮花發出的光明映照著寶臺,所以說“四色光明映寶臺”。這是描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蓮花。

佛教:唸佛之人,常誦這首淨土詩,心生嚮往,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金臂遙伸垂念切”,阿彌陀佛的金色臂永恆的一直在遙伸著,接引眾生往生西方。阿彌陀佛一直都在垂念著我們,憶念著我們,從來沒有捨棄過,就像母親對女兒一樣,一直念念不忘。我們看阿彌陀佛的佛像,一般都是一隻手託著蓮花,另一隻手垂在下面,所以是“金臂遙伸垂念切”。

佛教:唸佛之人,常誦這首淨土詩,心生嚮往,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眾生何事不思來。”但是眾生有什麼事情耽誤了,放不下,而不想來西方極樂淨土呢?眾生非常顛倒可憐,這麼殊勝的極樂世界竟然不想往生。就像《無量壽經》中講的,“升道無窮極,易往而無人”,極樂世界是最容易往生的,但偏偏“無人”。“眾生何事不思來”,他還是貪戀流轉中的五欲,竟然覺得極樂世界還不如現在一點小小的、可憐的所謂的五欲享受,這真的是非常顛倒,非常可憐。

佛教:唸佛之人,常誦這首淨土詩,心生嚮往,往生越來越有把握!

這首淨土詩和其他淨土詩略有一點差別。一般的淨土詩都是先講流轉痛苦,講出離,再講極樂世界莊嚴,但是中峰大師的這首淨土詩先描述了極樂世界,其實這也是很好的。特別是對於已經有了流轉痛苦這樣出離心修習基礎的人,一念這首淨土詩——“蕅池無日不華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馬上就可以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就會生起嚮往心,因為他本來就對娑婆世界有一定的厭離了。

但是這首詩最後還是要交代一下:“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事不思來。”特別是最後一句“眾生何事不思來”,他竟然還貪戀流轉,竟然放不下這個無常、痛苦、不淨的世界,那確實太顛倒、太可憐了。

“眾生何事不思來”,這裡其實是從阿彌陀佛的角度上講的,眾生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不想生到淨土來呢?但是我們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去思維,反省自己,我還有什麼事情放不下,而不願意往生呢?

Tags:淨土眾生四色極樂世界不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