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文

聖人作而萬物睹是什麼意思?《聖人作而萬物睹》中有哪些歷史典故?

由 南無零七 發表于 人文2021-06-11

簡介”堯舜禹之時的天子都是以德禮智善孝為基礎,都經過四方州官得到認可並取得成績才委以重任,可見對善讓君位的重視性,是不可言語的,就算讓給更有能力的接任人時,被接受的賢者也會想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會推脫

聖人作而萬物睹是什麼意思

伯夷列專列為七十之首,不僅是記錄形式上不同,更透露著司馬遷傾注個人情感的表達,字裡行間流露出他正義直言不諱、對儒家的尊崇又夾雜著對其質疑的態度。成書背景是在漢武帝時期因李陵事件以後,漢武帝讓他對李陵投降匈奴的看法時,司馬遷結合當時實際情況陳述自己真實的看法。不曾想到會因君王的個人喜惡,竟然落得殺頭之罪。死不可怕,想起父親司馬談的託重,忍辱苟活。以宮行替死!再來看首專的開頭。

夫學者載籍極博。尤考信於六藝。《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堯將遜位,讓於虞舜,舜、禹之間,嶽牧鹹薦,乃試之於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後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統,傳天下若斯之難也。而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

堯舜禹之時的天子都是以德禮智善孝為基礎,都經過四方州官得到認可並取得成績才委以重任,可見對善讓君位的重視性,是不可言語的,就算讓給更有能力的接任人時,被接受的賢者也會想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會推脫!從側面表達家天下的弊端,如處善讓之時,也不會因自己對事物客觀表達會因君王的個人喜好而招殺身之禍。

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這段就說自己的,平時為人謹慎,不投機取巧,在自己為公正發憤時,卻慘遭禍亂。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司馬遷選擇苟活著書也是為了和他一樣被世俗埋沒的有德行之人留名於竹帛正其名延其德!

文章留下司馬遷著多疑惑,個人愚見並非他心中所之疑惑,只是個人情感的發洩。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

這段話足說明萬物本質的秉性是與生俱來的,如同勤勞的蜜蜂和嗜血的蚊蟲,我們不能評判哪個該生哪個該死,它們既然存在就不能被否定,只會去歌頌或者貶低!

更如司馬遷整個史記都以孔子思想為至高,我私下認為司馬遷讀書的多寡更優於孔子,奈何司馬遷沒有思想上的成就在於個人秉性之根上!更在其修心上!如同在李陵事件上的表現,在整個史記的個人情感的表達,當然這種內心奔放充滿正義情感也成就了史記更成就了司馬遷!

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餘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

愚以為孔子將伯夷、叔齊,之事提煉出來,為其揚名,實事是遂餓死首陽山,其詩有怨之意,乃人之常情,終留名於世。求仁最終得到。而司馬遷卻賦情懷去讀其詩難免會有私心雜念,得出怨氣有之。這就是為何在思想上沒有成就的最好說明!

與其說是伯夷列專,不如說司馬遷的寫史的個人心中的序。

Tags:司馬遷個人李陵孔子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