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遊戲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由 馮曉暉 發表于 遊戲2021-06-09

簡介● 由於當時中國南方的飲食烹飪條件,粽子成為端午的祭品

祭品是什麼

本文為系列美食遊記《尋味中國》的端午節特別篇,上篇名為《沒有屈原的端午》,討論的是端午節的由來。本篇分析粽子為何成為了端午的祭品,最早的粽子是什麼形態,更早的祭品又是什麼。本文討論的並非美食,而是中國古代的祭祀禮儀和飲食的演變,其中或有讓讀者不適的內容,敬請理解。

提示:請勿在吃飯時閱讀本文。

1。 獻祭與犧牲

在上一篇結尾,引用了《西門豹治鄴》的故事。可以看得,至少在屈原的同時代,中國北方仍然延續著用活人祭祀河神的風俗。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連環畫 《西門豹治鄴》

故事中,被祭獻的女孩子身披綵衣,坐在如嫁女的床蓆上,浮之河中,行數十里乃沒。請問:姑娘若是反抗、跳水怎麼辦?是否要將她綁起來?或者衣服就是特製的?

前文做過分析,端午節更可能源自吳越人紀念伍子胥而不是屈原。司馬遷《史記》中記載,吳王夫差聽聞伍子胥死前詛咒後,盛怒之下命人將伍子胥的屍體用皮革包裹,投入錢塘江。按照吳越人的傳說,這就是粽子的來歷。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史記·伍子胥列傳》

民間傳說未必可信,但千百年來形成的傳說總有其背後的邏輯。為何將屍體丟入江中?為什麼用革囊?如果是為了不讓伍子胥入土為安,焚屍才對。

伍子胥傳說中所隱喻和《西門豹治鄴》一樣,都指向了端午祭的原始形態——人牲。

所謂人牲就是用活人向天地神靈獻祭的祭品(犧牲)。人牲以及之後出現的人殉(陪葬)在世界各地在早期文明中都曾存在。無論是華夏族的仰韶文化,還是吳越族的良渚文化,遺址發掘中都有人殉證據。河南安陽殷墟,陪葬的屍骨更是多得令人髮指。

到了戰國末期,人牲的風氣才被逐步改變,但在民間卻仍在延續。《西門豹治鄴》恰恰說明這一轉變的過程,請注意作為主官的西門豹沒有公開反對這一惡俗,而是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正說明了用活人獻祭在當時並不違法。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殷墟甲骨文中對人牲的記載 來源:知乎

人殉是對死者的,古人對天地神靈的人牲,是否有明確的記載?

當然有,《殷墟文字甲編》二九九二片的卜辭就記載了商王一次將三十名羌人獻祭河神。河神就是是西門豹故事裡的河伯(黃河之神),羌是北部少數民族的俘虜。

人殉的證據到處都有,對河神的獻祭如何進行,目前尚不得而知。是咔嚓了還是活著丟進水裡?殷墟里的人殉很多是活埋的。如果活人進水,是否需要用繩子綁好?或者裝入皮囊裡(那時候沒有布袋子)?再來看,吳王夫差對伍子胥是怎麼做的?

2。 祭品的演變

漢朝,道教興起、佛教傳入,華夏民族進入儒家文化時代,東漢前後,吳越之地納入到華夏版圖中。如前篇所述,正是在這個時期,發源於吳越的端午祭從對水神、瘟神的祭祀轉向紀念屈原的端午節,這是文化發展與民族融合的結果。

在此期間,某些以現代眼光看來是殘忍的習俗,已經悄悄地隱去或變身,例如,用陶殉代替人殉。然而,那些原始的巫俗是否就已絕跡?當然不會,下圖這種祭祀用品象徵著什麼?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祭祀用品 來源:淘寶網

人牲雖已消亡,但人們對天地鬼神先祖的敬畏,以供奉換取庇佑、驅邪避惡的心態從未改變。獻祭仍在繼續,只是祭品發生了改變,就如用紙紮的童男童替代商周時期陪葬的僕人。

下面我們來看看除了活人之外,早期的祭品是什麼。《禮記·內則》中記載周天子祭祀用九鼎八簋。商代的鼎裡放的是牛羊豬等肉食,簋(讀guǐ)則用來盛放稻、黍、稷、粱、麥、苽等所謂的“六穀”一類。請注意,都是食材。到了周朝,祭品開始向熟食轉變,簋裡出現了煮熟的飯。顯然,這一轉變與烹飪技術的發展有關。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九鼎八簋(簋為中間

我們供奉的給神靈先祖的,一定是我們喜歡吃的,我們現有的飲食。就如當今的嶺南地區,烤乳豬代替了生豬頭。在閩南地區,宗祠用的祭品也都是做好的家常菜。。

現在的祭品多也是做做樣子,供完了拿回家接著吃喝。到了端午節,你看過誰拿粽子丟水裡紀念屈原?除了某些地方為了旅遊造勢,沒人會做這種敗家的事兒。

古人供奉比現在更虔誠,祭品必須消耗掉。例如祭天,牛羊就要燒成灰。向河神、瘟神祭獻,祭品如何處理?顯然不能在河邊擺一會兒就拿回去分贓,也不能像祭天一樣燒成灰。祭品必須丟入河中,就如人牲一樣。全豬全羊的還好說,穀物怎麼辦?往水裡撒?你把人家龍王當小雞不成?

祭品從食材轉向烹飪好的食物後,選擇主食做端午的祭品?春秋戰國時代,烹飪技術只限於烤、煮、蒸等有限的幾種。由於小麥較晚才從西亞被引進,人們日常的主食是蒸煮後的大米飯(南方)和小米飯(北方),澆上醬汁,或配以蔬菜瓜果、肉脯魚乾之類。這種蓋澆飯往河裡倒合適不?

在端午節的故事中,百姓們本就是向江裡投入大米、飯糰,後來因為屈原託夢,才發明了粽子。傳說都有背後的邏輯和隱喻,從散米到粽子,就是祭品演變的過程,印證了飲食發展的軌跡。

3。 為什麼是粽子

為什麼不是饅頭?為何不用年糕、發糕?土豆、紅薯這種整個的塊莖丟進去豈不是更簡單?

這就是本文第二個主題,關於古代的食材與烹飪技術演變。

出於虔誠,我們必然向神靈獻祭最好的食物,祭品的形式由當時的飲食水平決定。商代可以供奉一頭大象——彼時河南有象(“豫”的由來)——但不可能盛一碗土豆燒肉,醬油、鐵鍋還沒被髮明,土豆、紅薯之類的也沒被引進。同樣道理,由於石磨技術在漢代才進入中原,春秋戰國沒有饅頭、年糕。在端午誕生中國南方,主食只有大米飯一種選項,雜糧顯然不適合做祭品。

換一個角度,如果端午發源於北方,且是在漢代以後,或許饅頭就成了主角。饅頭能否做祭品?中國北方的花饃象徵著什麼?難道就是為了過壽或者逗孩子玩?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山西棗花饃 來源:鳳凰網

再來到長江中下游的端午誕生地,有沒有什麼食品能夠盛得住米飯作為祭品?裝在陶罐裡當然可以,罐子丟水裡就太奢侈了。這麼說來,唯一的指向已經確定,那就是——粽。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

粽,是粽的原字,讀音相同。中國第一部部首字典《說文解字》中,對粽解釋為“蘆葉裹米也”。春秋時期,粽分兩種,一是用茭白葉子裹米做成牛角狀煮熟,稱為“角黍”,另一種是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也就是現在的竹筒飯。

竹筒飯的歷史早於粽子(角黍)。在盛產竹子的南方,將生食(不限於稻米)裝入竹筒,煨入炭火中,也能帶來美味佳餚。此時竹筒就成為了一種烹飪器具,古時被稱為“竹釜”。顯然,竹釜是最古老的烹飪器具,甚至早於陶器。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竹筒飯 來源:網路

竹筒烹飪,需要以竹葉或其它樹葉封口,用竹木纖維紮緊,見上圖。這就是粽子最早的來歷。

《康熙字典》中引用了《續齊諧記》,說明粽子就是竹筒飯,文中提到的楝(讀:liàn)葉就是生長於南方的苦楝樹葉,與五色絲一起用來驅蛟龍。

《續齊諧記》作於南朝,彼時祭祀屈原的端午習俗已成型。這一段貌似說明了粽子的起源,其實是以果為因。在上一篇《端午論粽(上)沒有屈原的端午》中已經分析過,端午源自祭獻龍神和五毒神(瘟神)的端午祭。楝葉有毒,可驅蛔蟲、滅釘螺、治皮癬,五色絲線可辟邪,更說明了早期的端午並非是祭奠屈原或伍子胥。

傳說的背後:粽子為何成為端午的祭品,此前的祭品是什麼?

《康熙字典》

採用粽子而非其它作為端午的主要祭品,是否還隱含著其他的寓意,或者說殘留著上古人牲的痕跡?角粽象徵著什麼?竹粽又象徵著什麼?為何捆紮多道?回到伍子胥的故事,為何將他裝入革囊?

宗教民俗的演變有其必然的邏輯,傳說的背後有時很黑暗。

至於為何竹筒飯為何讓位於角狀的粽子,就很好解釋了。一方面是民俗定型後需要統一的形式與象徵,另一方面,粽子的烹飪成本更低,也易於普及。畢竟找張大一點的葉子將米飯裹起來,哪兒都能做得到,竹子可不是南北都有。

4。 觀點總結

● 商周時期,人牲是獻祭河神的最高禮儀。

●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牲讓位於日常食物。

● 由於當時中國南方的飲食烹飪條件,粽子成為端午的祭品。

● 端午傳說和粽子的形式,依然殘留著早期人牲的痕跡。

最後一條,筆者不能完全確定。

到這裡讀者會發現,粽子是不是因端午而被髮明的?

當然不是,粽子甚至都不是中國獨有的飲食。這一問題,我們下篇再說。《端午論粽(下)沒有端午的粽子》,敬請期待。

後記

本想這一篇搞定,結果又是太長,不得已再分成兩篇。這種勞心勞力、又臭又長,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文章,真是折磨人。

能讀到這兒就給點個贊吧,祝您胃口好。

Tags:端午祭品粽子人牲伍子胥